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陸域風機 文章列表
#
陸域風機
約 9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朱淑娟專欄:陸域風機更新潮來臨,誰看見居民的眼淚?
自從2001年台電在澎湖中屯,設立第一批陸域風機以來,後續設立的風機,都因接近20年使用年限,進入更新潮。包括:新北市石門核一廠內的6部風機、苗栗後龍好望角的21部風機,都已開始環評(澎湖已通過)。還有業者順勢在石門新設2座風機,明天14日,將在環境部進行第2次環評審查。
朱淑娟
2025-05-13 05:50
VIP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鴻海華邦電買綠電 下包商負責人竟是小英之友副總會長
由於台灣低價綠電,長期以來由台積電獨買,其他科技業者這幾年為了達到RE100要求,也開始進場投資綠能。2023年電子組裝龍頭鴻海與凱基金控合組綠能公司,並邀請華新麗華集團入股,並挾著三大集團豐沛的資本優勢,陸續在彰化、雲嘉等地鎖定綠能投資案場,其中雲林光電投資規模就達150MW,在彰化、雲嘉地區合作對象「誠逸科技」與綠營頗有淵源,該公司前董事兼下包商蔡家豐,正是嘉義小英之友會副總會長。
林上祚
2025-05-09 08:50
VIP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朱淑娟專欄:東海岸陸域風電能擋下?現在說還太早
東海岸2個陸域風力計畫:東風、東成,先後在環說書公告後,引發當地居民連署反對,並獲得很大的回響。在這個氛圍下,經濟部長郭智輝被問到,是否支持在東海岸設置風機時,他說:「如果台東縣政府不同意,我們也不可能同意。」
朱淑娟
2025-04-22 05:50
新聞
政治
業者計畫台東海岸線設置58座大風機 環境部長彭啓明2點分析:不鼓勵開發
日前傳出有再生能源業者在台東沿海設置陸域風機,相關程序依規定送進環境部後,地方民意炸鍋,認為不應設置風機,質疑環境部護航。環境部長彭啟明今(14)日受訪時表示,由於台灣地狹人稠,並不鼓勵陸域風機開發,並強調風機周邊500公尺內不適合人與動物居住。
馮建棨
2025-04-14 15:40
VIP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逆轉 股市聞人所創公司「轉進」、與這建商有密切合作
台灣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大逆轉,由於3-2區塊開發,並未給予風機葉片更多權重,丹麥風機廠商維特斯(Vestas),去年3月確定不在台灣生產。儘管如此,Vestas在台合作廠商「天力離岸」,已經另闢蹊徑轉進複合材料領域,與聚合興企業合資成立「安能複材」公司,生產葉片大樑及高壓氫氣瓶。天力大股東吳坤達與張天福家族,也轉而投入風場開發,插旗台亞風電與力麗集團「海峽風電」。為了降低漁民反彈,台亞還在澎湖舉辦「暑期夏令營」,希望綠能與漁場共存。
林上祚
2025-01-24 09:10
風生活
即時
科技
環境
台中
台中「葉片墳場」誰造成的?高美濕地風機殘骸曝 台電最新回應來了
台灣首批陸域風機、位於澎湖中屯風場的8支風機預計於今年4月正式退役,但其處置問題至今仍無理想解決方案,官方僅能暫時存放於澎湖地區;此外,過去因颱風災損吹落的多支葉片,台電稱其中8支暫時存放於台中港區,未來可能用於裝置藝術、回收測試,但近日卻有民眾投訴,該區草地上仍散落大量風機殘骸,從空中俯瞰猶如「葉片墳場」。
黃卓霖
2025-01-23 12:57
VIP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離岸風電大贏家 「竹北吊車大王」身家大漲13.6億元
今年1月11日歲末年關之際,身穿「東北大花」服飾的啟德重機負責人胡漢龑,與他帶領的「東北大花」超跑車隊,募捐了50萬元給景仁教養院。如此醒目的公開活動,並不是胡漢龑的第一遭,去年底耶誕前夕,他也帶領著雷風哈雷重機車隊,出席新竹大遠百活動。根據媒體報導,胡漢龑旗下的啟德重機,年收入高達30億元,這個數字或許無法跟他財富劃上等號,不過,有一個客觀指標,可以具體佐證胡漢龑「身價」,胡漢龑個人投資的「佳運重機械」,去年10月25日正式登錄股票興櫃市場,讓他個人的身價又上漲了13.6億元。
林上祚
2025-01-22 08:5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官俊榮觀點:在魔術中付出超額的社會成本?
核三1號機就在昨天除役,我國核電占比也降至3%。除了再見到廢核爭議,輿論質疑造成缺電、火電排碳污染、綠電無法及時提升等。同樣可見並沒有具體議論AI發展欠缺綠電的問題。論者固然以民生需求為優先。主政者則或刻意隱瞞國內綠電發展所涉不當,尤其廢核猶如被用來轉移焦點?
官俊榮
2024-07-30 06:50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全球陸域風機台灣占快1成!」謝金河點出風電隱憂:請童子賢研究核能技術在地化
AI浪潮湧起,台灣供電議題一直是討論焦點,近日屢對民進黨政府「非核家園」政策提出逆風建言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力主核電與綠能共存立場。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指出,能源配置組合很多,他尊重各方專家看法,但不要忘了發電是台灣的大產業,而核電技術有無機會能在台灣產業化?他要請童子賢和他一起研究一下。
李瑋萱
2024-06-26 13:23
新聞
政治
財經
調查
新新聞
重磅專訪
專訪》「AI是新護國神山!」童子賢憶回首反核初心今扮烏鴉:非核家園會削弱台灣
為凝聚社會共識,總統賴清德6月20日宣布成立三大委員會,並在其中最關鍵的能源議題上,親自擔任「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召集人,並請和碩集團董事長童子賢擔任副召集人。童子賢24日接受《新新聞》專訪,再次強調核電與綠能共存立場,「台灣正站在AI人工智慧潮流的中心點,但台灣卻面臨電力不穩定問題」,堅持非核家園,可能會削弱台灣競爭力。
林上祚
2024-06-26 08:40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商業
捨棄「打破世界紀錄」的業務!這家台灣風機葉片商,為何要放掉製造轉做風場維運?
座落在台中港西碼頭旁,一支離岸風力葉片長達85公尺,比巨無霸客機A380還寬,台灣唯一葉片製造商天力離岸風電,過去創下2年生產百支葉片,打破丹麥葉片製造商Vestas紀錄,寫下全球最短生產時間成績。
中央社
2024-06-25 09:40
新聞
國內
財經
國票搶進70億元綠能聯貸 攜手兆豐銀擔任共同統籌主辦行
銀行擔任聯貸案的共同主辦行不稀奇,票券公司就不常見了。國票金控核心子公司國際票券積極搶進綠能融資商機,今(28)日宣布,與兆豐銀行共同擔任漁電共生業者新勝能源70億元聯合授信案的共同統籌主辦行,以協助綠能產業發展。
陳怡慈
2024-05-28 19:34
VIP
政治
調查
新新聞
氣象是門好生意?被提名環境部長前 綠電生態監務少不了彭啟明
準總統賴清德閣員名單,再度出現「跌破眼鏡」人選,氣象專家彭啟明獲提名為下屆環境部長,從1987年環保署正式升格為行政院二級機關,彭啟明應該是第一個「大氣科學」系所出身的首長。
林上祚
2024-04-20 09:20
VIP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綠友友插旗供應鏈 離岸風電國產化肥了誰?
離岸風電區塊開發,迄今已經進入第3階段,民進黨政府透過「國產化」政策,打造風電「國家隊」,企圖十分明顯,但「國家隊」背後暗藏「綠友友」的指控,也從未間斷。目前申請簽訂區塊開發3之1期行政契約的五家業者,有2家本土團隊,其中,「海盛」的股東成員,有雲豹能源、寶佳集團(永冠大股東)背景,「台亞」的前身「台灣新綠複合材料」,過去也曾被媒體質疑與綠營有淵源。另外,海事工程、水下基建等供應鏈廠商,也能看到「綠友友」身影。例如,國民黨中常委陳宗興家族投資的「東方風能」,背後的股東也有雲豹能源大股東王海翎,連同力麗集團準備建置的300MW「海峽風電」,「綠友友」幾乎無所不在。
林上祚
2023-12-12 08:40
VIP
政治
新新聞
兩岸經營環境丕變 綠營人士成上市櫃公司救火隊
民進黨執政後,兩岸經營環境丕變,近年台商回流,經營權異動的過程,也間接創造了綠營人士進入企業界的機會,天方能源、易飛網,就是兩個例子。
林上祚
2023-11-24 08:50
新聞
國內
財經
科技
商業
風機葉片廢棄後只能當垃圾?亞泥測試新技術,水泥窯可協同處理
亞泥積極布局循環經濟,與環境部資源循環署及工研院開發「水泥窯協同處理廢風機葉片技術」,目前已成功處理約9噸台電陸域風機廢棄葉片,預計11月初進一步測試處理12噸。
中央社
2023-10-29 17:1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陳立誠觀點:畫虎類犬的臺灣氫能
氫能在今日臺灣是當紅炸子雞,蔡政府投入極大資源發展,媒體上新聞不斷。出風頭的程度絕對不輸離岸風電與太陽光電,給大眾的印象為氫能是臺灣減碳抗暖大救星。
陳立誠
2023-09-06 05:40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會發電的「穿山甲」!台電離岸風電運維中心動工 打造全台首座淨零建築
台電發展持續發展離岸風電,在2021年完成離岸風電一期併聯發電,離岸二期在去年也邁入施工階段,為了滿足風場20年的運維需求,台電打造首座綠能運維中心,預計2024年底完工,作為台電離岸風電運維基地及再生能源設備材料倉儲中心,同時外部覆蓋太陽光電版,落實邁向電力淨零目標。
馮建棨
2023-08-14 10:32
VIP
財經
新新聞
搭綠能大企業搞《食神》策略 郭台強、太電家族紛紛搶進「洗綠」
台灣資本市場,在綠營執政後出現了一波「洗綠」風潮,不止綠能公司股票掛牌如雨後春筍,原本一些失去「題材」的公司,也開始轉投資綠能「華麗轉身」。台中建商總太地產,上月股東會甚至表示「看淡房市前景」,通過公司更名決議,將跨入綠電與儲能產業;另一家生產光碟片的上櫃公司「華鎂鑫」,先前也併入了台南七股漁電、屏東漁電及桃園儲能案場,5月正式掛牌「環保綠能」類股。民進黨政府過去七年的綠能大躍進政策,不僅創造了「綠能新貴」,還為股市創造了新的炒作題材,這樣的「洗綠」風潮,能夠持續多久?
林上祚
2023-07-19 08:40
VIP
公共政策
財經
新新聞
1度5.5元太貴?政府端綠電平價專案、逼台糖拿「林相不佳」土地種電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規定,契約容量達5,000瓩以上的電力用戶(俗稱用電大戶),必須在2025年以前,設置至少契約容量達10%以上的綠能,提早於今年底前建置者,義務容量最高可減免20%,這項「早鳥方案」,伴隨著全球再生能源倡議「RE100」,以及歐盟「碳邊境稅」等規定「發功」,已經讓台灣吃緊的綠電供應雪上加霜。如今,綠電的購電成本,每度已高達5.5元,為了讓廠商買得到相對低價的綠電,民進黨政府正逼著台糖與農委會,釋出「林相不佳」與「低地力」農地,希望開發成光電場後,3成綠電保留給中小企業認購。
林上祚
2023-07-04 08:50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