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陳馮富珍 文章列表
#
陳馮富珍
約 9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從「驅逐蔣介石代表」到「支持台灣參與」:聯大第2758號決議的曲折轉變
牽涉中國和台灣在聯合國地位的「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在發佈超過半世紀之後最近再度成為台灣的輿論焦點。
BBC News 中文
2024-09-17 15:3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趙春山觀點:中共從「反獨」到「促統」的戰略轉移
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基里諾(JohnAquilino)本月16日在夏威智庫「太平洋論壇」(PacificForum)舉辦的一場研討會上說,中共過去幾年的行動相當一致,當發生其「不喜歡」的事時,往往會採取行動。阿基里諾認為,中共對這次台灣大選結果顯然「不高興」,因此恐在近期對台展示武力。近年來,美國軍方基於各種理由,曾多次針對中共對台用武提出警告。阿基里諾沒有說明選後中共何時,以及運用什麼方式對台展示武力,也沒有說明中共的目的為何。
趙春山
2024-01-24 07:00
新聞
政治
趙少康拋「外交休兵」、柯文哲接受「邦交歸零」 綠批:將台灣外交帶向災難
賴清德競選總部發言人戴瑋姍、趙怡翔今(10)日共同召開記者會表示,近年來台灣與美日歐等地的合作持續加溫,各國更加關注台海的和平與安全。日前召開的民進黨選前國際記者會,吸引歷年來最多外媒報名參與,顯示各國高度關注選舉結果對國際情勢帶來的影響。未來不能讓藍白帶領台灣外交走向災難,甚至再度接受馬英九時期的「一中外交」。
黃信維
2024-01-10 12:31
新聞
國際
「要是讓你們進去,我的工作也將不保」台灣記者親述:我如何被世衛大會拒於門外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本周決定再次拒絕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出席世界衛生大會(WHA)之後,台灣官方媒體中央社稱,已經成功申請採訪證的兩名記者,在大會當日突然被聯合國工作人員禁止入會採訪。
BBC News 中文
2023-05-26 02:08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香港移交中國25周年》從SARS來襲、雨傘運動、魚蛋革命到反送中,香港令人難忘的十件大事
1997年,英國向中國移交香港,中方稱之為「回歸」。25年中,香港經歷和見證了許多跌宕起伏。如今,中國《香港國安法》頒布已有兩年,北京以「愛國者治港」作為「一國兩制」的新標凖,親北京陣營高呼「二次回歸」;與此同時,也有數以萬計的港人選擇移民他國。
BBC News 中文
2022-06-29 20:00
國際
兩岸
軍事
科技
「中共正全面無聲入侵美國!」VOA專訪《最後的鬥爭:中共全球戰略大揭秘》作者易思安
近年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政下的中共對內更壓制,對外更強勢,同時結合網路科技進化為「數位極權」,不但在全球範圍發揮影響力,也對美國的國家安全與國際秩序造成威脅。從好萊塢到長春藤大學,從西岸的矽谷到東岸的華爾街,中共究竟是如何縝密地佈局和策劃他的「全球戰略」?美中之間的這場競爭究竟誰佔上風?
美國之音
2022-06-21 21:25
新聞
國際
兩岸
習近平支持的林鄭月娥即將交棒:香港特首選戰持續沉寂,顯示北京仍未敲定人選
香港政府上月公布特首選舉的提名期,從2月20日至3月5日接受提名,是北京政府去年改變香港的選舉制度後,第一次特首選舉。雖然特首選舉即將在3月27日舉行,但至今只有一人正式公布參選意向,與以往的選舉氣氛完全不同。
BBC News 中文
2022-02-10 05:00
VIP
評論
兩岸
新新聞
專欄
黎蝸藤專欄:香港選舉後的政局──立法會選舉與特首競賽
香港在國安法時代的第一次立法會選舉結果出爐,立法會雖然「清一色」建制派,但建制派內又變得「五光十色」、勢力重組趨勢明顯。此外,更令人關注的是2022年3月的行政長官選舉,到底林鄭月娥會不會連任。
黎蝸藤
2021-12-30 14:50
新聞
國際
Omicron風暴來襲》全世界都在問:什麼樣的政策才能帶我們走出新冠疫情困境?
嘉賓端坐台上,帶著口罩,由透明隔板隔開,更多嘉賓的實時影像則出現在屏幕上,碩大的頭像一字排開——這一幕似乎在好萊塢的科幻電影中見過,卻因為一場久久不結束的疫情,提前進入我們的生活。
BBC News 中文
2021-11-29 18: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聯大2758號決議與台灣:為什麼一項50年前的決議再引爭議
在聯合國更改中國代表權50週年之際,有關台灣參與聯合國事務的問題再度引發爭議。50年前通過的聯大2758號決議成為美中台三方之間的新「角力場」。
BBC News 中文
2021-10-29 20:1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中華台北」是謊言, 真實世界沒有一個地方叫「中華台北」 專家呼籲:阻止中國在國際組織的「惡意影響力」!
在本屆東京奧運會步入尾聲之際,台灣選手截至星期五(8月6日)已得到包括兩面金牌、4面銀牌及6面銅牌共12個破紀錄獎牌數,「中華台北」奧運隊的表現及媒體報道,引發人們對台灣選手為何不能以「台灣」,或台灣政府使用的正式名稱「中華民國」參加奧運一事的關注。,但有人更關注的是這個議題背後所涉及的,中國在聯合國體系內及其他國際組織間越來越大的影響力。
美國之音
2021-08-09 16:0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華台北這地方不存在」 美國學者籲採取新方式助台灣參與國際
2020東京奧運即將步入尾聲。本屆賽事台灣選手表現優異,讓外界開始關注,台灣為何會以「中華台北」名義參賽。也有人指出,中國在國際組織影響力日益增加,這才是問題的根源。
中央社
2021-08-08 17:00
評論
國際
歷史
專欄
觀點
閻紀宇專欄:川普退群,中國當家,世界衛生組織何去何從?
如果「退出」、「放棄」可以當成國家領袖的政績指標,那麼美國總統川普有希望被後世尊為21世紀最偉大的領導人。2017年1月上任以來,川普讓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退出《巴黎協定》(ParisAgreement)、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退出通稱《伊朗核子協議》的《聯合全面行動計畫》(JCPOA)、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UNHRC)、退出美國與俄羅斯的《中程飛彈條約》(INFTreaty)、退出《開放天空條約》(TreatyonOpenSkies)……
閻紀宇
2020-07-14 06:10
風影音
國際
兩岸
央視主播當WHO親善大使狂幫中國洗白 國際NGO:世衛想挽救信譽就該換掉他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017年走馬上任時,就因任命當時仍健在的辛巴威萬年總統穆加比當親善大使而遭到撻伐,結果在宣布4天後撤回任命,不過現在世界衛生組織的親善大使又有爭議,國際非政府組織「聯合國觀察」執行董事諾耶撰文指出,中國中央電視台英國籍華裔主播周柳建成,正利用他的親善大使身分,為中國隱瞞疫情資訊洗白。
簡恒宇
2020-05-20 19:10
新聞
國際
國內
國際支持聲量勝以往》台灣參與WHA提案4種可能情況 我國努力爭取至最後一刻
受要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將於5月18日登場的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改以視訊方式召開,而我國亮眼的抗疫表現受到國際關注,也凸顯世界衛生組織把我國拒於門外的不合理情況,不過距離大會召開只剩3天,評估大會討論我國參與案的可能情況有4種,知情人士表示,由於仍在交涉,任何可能都有,我國努力爭取到最後一刻。
簡恒宇
2020-05-15 15:51
新聞
國際
兩岸
新冠防疫優等生加上美國力挺:台灣今年能否重返世衛大會?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世界衛生組織(WHO,世衛)的年度大會「世界衛生大會」(WHA,WolrdHealthAssembly,世衛大會)定在日內瓦當地時間5月18日以視訊會議方式舉行。
BBC News 中文
2020-05-11 12: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習近平致函金正恩「關心」北韓防疫 平壤能擋得住疫情大爆發嗎?
近日,習近平和金正恩互致口信。習近平表示「很關心」北韓疫情防控情況,金正恩則高度評價中國抗疫的「輝煌成就和巨大勝利」。
BBC News 中文
2020-05-10 21:30
風影音
國際
兩岸
國內
參與WHA》美國務卿公開力挺、5友邦完成提案 外交部:中國阻撓只會讓台灣人民更反感
「今天,我想要呼籲包括在歐洲的所有國家,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加世界衛生大會,以及其他聯合國相關活動」,美國國務卿龐畢歐6日在國務院記者會表態,敦促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邀請台灣出席即將召開的大會。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今(7)日表示,外交部由衷感謝龐畢歐公開力挺,重申世界衛生組織勿因中國不當干預,阻礙台灣「專業、務實、有貢獻」參與。
簡恒宇
2020-05-07 12:48
新聞
國際
國內
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出席WHA要會員國同意? 外交部:WHO秘書長有權決定邀請
世界衛生大會將於5月17至21日登場,台灣因對抗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有成,能否參與這次大會也成為國際焦點,對於世界衛生組織4日重申,台灣參與交由會員國決定,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今(5)日強調,秘書長具有邀請觀察員與會的裁量權,我國2009至2016年連續8年以此模式出席世界衛生大會。
簡恒宇
2020-05-05 17:53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司馬亮觀點:台灣新冠肺炎的危機才剛開始
蔡英文和民進黨在台灣不斷的吹噓處理新冠肺炎多成功,那是給自己臉上貼金。台灣能控制新冠肺炎是二個原因:島國和全民健保。美國的夏威夷不是就一下控制住新冠肺炎了嗎?沒有全民健保,許多沒保險的人不敢去看病,會帶菌、不停的傳染給別人,所以難控制。
司馬亮
2020-04-27 06:40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