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陳定信 文章列表
#
陳定信
約 3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專欄
科技
吳成文專文:一部科學成長的競爭史─吳妍華的驚異之旅
翻閱《求真無私:吳妍華的大學之道》,腦海中像有一幕幕鮮活的相片閃過,她那一向劍及履及、勇往直前、自律不苟的特質就在我的回憶圖庫中。一位女性科學人要在臺灣、甚而世界的學術舞臺上爭得地位,尤為不易,尤其是上一世紀,年輕的女性科學研究者在男尊女弱的臺灣學術環境中嶄露頭角,當然更為艱難。這樣的學術環境是我與吳妍華初識的開始,但是當時的我並不認識她。
吳成文
2025-01-19 05:50
新聞
國內
中研院通過院士行為準則 禁止造假抄襲但無罰則
中研院院士會議今天通過「中央研究院院士行為準則」,明定中研院院士從事學術研究,不得有造假、竄改或抄襲等不當行為,且提出觀點與建議時應避免讓外界誤會為中研院立場等。
中央社
2024-07-02 23:21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專欄
李遠哲《返鄉記》1:今天活過來了,還有明天
這本《返鄉記》,主要記錄我從美國回到台灣之後的事情。我年輕時很拚,除了唸書,也經歷了很多事。當時有兩個理想,一個是希望成為好的科學家,另一個是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打造美好的世界。一九六二年,我留學前往美國,父母親跟朋友來送我。飛機起飛的時候,我有點難過,當時的台灣,還很窮很亂,我心裡想,要早日學成歸國,要回來跟家鄉父老同甘苦。我本來的規劃,是六十歲回來協助台灣的學術界。好友張昭鼎去世後,我想,該提早回來了,就打包行李,回到台灣來。那是一九九四年的事情。時間過得很快,已經快三十年。
李遠哲
2024-01-18 05:50
風生活
品味生活
健康
2022世界肝炎日「I CAN’T WAIT」 專家:肝炎、肝癌治療加快前行
為提升國際對肝病防治的重視,避免患者陷入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的健康威脅,世界衛生組織訂定每年7月28日為世界肝炎日,今年主題為「ICAN’TWAIT」,呼籲各國政府肝病防治應及時採取行動。國內權威專家建議,肝病是臺灣國病,政府投入大量精力、資源推動防治政策,近40年成績已傲視全球,若要持續領先國際,強化肝癌防治應加快腳步。
唐可欣
2022-08-02 20:2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俯首甘為英系牛,陳建仁完美詮釋權力的滋味
權力的滋味到底有多甜美,以致讓人沈溺其中難以自拔,看看前副總統、中研院士專任特聘研究員陳建仁,即可見一斑。
主筆室
2022-07-22 15:10
新聞
國際
世界走走》新冠肺炎教我的民主第一課:疫苗公共化
文/張馨文
世界走走
2021-09-02 15:00
新冠肺炎教我的民主第一課:疫苗公共化
新冠肺炎是場突來的暴雨海嘯,2020年春曆年前驟臨,先是武漢,緊接著義大利、西班牙、美國,全世界。海嘯帶來的死亡與失去排山倒海使人失語,隔離與恐懼又令哀慟格外孤寂,孤寂到幾乎聽得見大地的哭嚎。而這驟來的暴雨也將世界沖刷地異常清晰赤裸:現實越發清晰,權力更為赤裸。病毒讓生活中的許多事情變得困難,有件事情卻因清晰而變得更為急迫,那就是「民主」。
張馨文
2021-09-02 10:00
VIP
國內
歷史
新新聞
科技
歷史新新聞》新冠疫苗的基礎建設,2000年的台灣基因科技產業,檢測儀器只有歐美、日本的1%
已開始施打的高端新冠肺炎疫苗,採用的是基因重組S-2P棘蛋白技術。美國莫德納(Moderna)和近期即將來台的輝瑞-BNT新冠肺炎疫苗,採用的是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術。英國的AZ疫苗,則採用腺病毒載體技術。換句話說,這些對付新冠肺炎疫情的疫苗,都是基因科技下的產物。
陳靜雲
2021-08-28 17:00
評論
國內
藝文
專欄
魏國彥專文:台北官場現形記之襄陽人搶冬蟲夏草
話說這年襄陽城端午節過得很不痛快,外頭蒙古兵馬圍困,襄陽城裡怪病橫行,安撫使呂永德下令封城,進出城採取實名制,避免蒙古細作混進城裡。郭靖率領夫人黃蓉幫忙守城,枕戈待旦。
魏國彥
2021-06-13 05:4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愛台院士陳培哲為何被當成病毒
「老師強調兩個P,第一個P是policy(政策),第二個P是product(產品)。」科學家發現解方之後,必須促使政府推動相關政策,也與製藥、疫苗公司合作研發產品,才能造福所有人。醫學不只是自然科學,也是社會科學。
主筆室
2021-06-09 07:20
新聞
政治
國內
身患胰臟癌仍擔任抗疫顧問 蔡英文親頒褒揚令予「台灣肝帝」陳定信
中研院院士、臺大醫院前院長陳定信長年進行肝病研究,有「台灣肝帝」美名,他在今年3月確診胰臟癌、但當時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他仍擔任中研院COVID-19研究團隊顧問,但在6月24日不敵病情與世長辭、享壽76歲。台大醫學院今(16)日舉行追思會,並由總統蔡英文親自頒授褒揚令,由陳定信之子陳志恆代表接受。蔡英文致詞時強調,陳定信用學術生涯實踐「上醫醫國」的目標,並期許各界代表都要將其精神延續下去。
盧逸峰
2020-08-16 11:21
新聞
國內
新新聞
新新聞》肝帝陳定信傳奇,將台灣國病變罕見病
「美國人拿台灣小孩當實驗品嗎?」「台灣小孩是天竺鼠嗎?」新生兒全面接種B肝疫苗開全球先例,卻引起質疑,監察院甚至出馬調查。陳定信一面向監委說明,一面消弭輿論,親上火線到廣播或電視節目,向民眾講清楚說明白。
李佳穎
2020-07-02 10:30
新聞
政治
當年陳定信偕大老挺「蔡賴配」 賴清德今發文哀悼:努力完成他的遺願
台灣肝病權威、中研院士陳定信24日因胰臟癌病逝,繼總統蔡英文在臉書發文,醫師出身的副總統賴清德今也表示悼念,強調會盡最大努力完成陳定信的願望,在2025年讓台灣肝病能夠完全獲得控制。而在2020年總統大選前,民進黨內初選階段,陳定信曾偕同醫界大老廖運範等人,共同呼籲蔡賴能夠合作。
方莉婷
2020-06-26 16:46
新聞
政治
「台灣肝帝」陳定信辭世 蔡英文PO照悼念:拯救了台灣無數肝苦人
中研院院士,肝病權威陳定信辭世,總統蔡英文今(25)日臉書發文表示,一生致力於研究和對抗肝炎的陳定信院士,昨天離大家而去,這是國家的損失,也是國際醫療學界的損失。蔡英文在文中更透露,這幾年,她推動C型肝炎新藥納入健保給付,也是來自他的建議。
顏振凱
2020-06-25 20:18
新聞
政治
1828位海內外學者連署支持蔡英文 中研院院士:若英德配無法連任,後果不堪設想
2020大選倒數6天,1800多位海內外學者連署公開支持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連任,多位連署學者及前校長今(5)日喊出「學術挺英德、全力拚改革」口號。發起人、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定信表示,雖然蔡政府3年來的執政推動有值得批評之處,但改革方向是正確的,不做不行,若「英德配」無法連任,很可能前功盡棄、後果不堪設想。
顏振凱
2020-01-05 12:5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權威醫學期刊竟然視台灣為中國一省!陳建仁聯名中研院士致函要求更正
權威醫學期刊《TheLancet》(刺胳針)日前刊登一篇中國的醫學研究,文內將台灣列為中國其中一省,引發台灣大批民眾抗議。對此,副總統陳建仁昨(28)在臉書發文表示,為捍衛台灣主權與學術尊嚴,將和多名中研院院士聯名致函《TheLancet》編輯部,要求該期刊更正,並呼籲民眾踴躍至《TheLancet》粉絲專頁表達意見。
王品力
2019-06-29 14:58
風生活
日本人吃得到草蝦、泰國蝦、烏魚子,都是託他的福!台灣草蝦之父廖一久獲頒日經亞洲獎
有「台灣草蝦之父」美譽的中研院院士廖一久今天在東京獲頒日本經濟新聞社主辦的「日經亞洲獎」。82歲的他今天獲獎後表示,很高興這年紀還能拿到此大獎。
中央社
2019-05-30 11:57
新聞
政治
學界、醫界挺蔡賴配 醫界大老訓賴清德:你有點分寸,以後前途無量
民進黨總統黨內初選,英德相持不下,和前衛生署長李明亮共同發起支持「蔡賴配」連署的中研院院士廖運範及陳定信、前駐日代表羅福全、圓神出版社社長簡志中等,下午公開現身呼籲「蔡賴配」,醫界輩份甚高的廖運範,更隔空「訓」前行政院長賴清德,指他跟陳都是醫生,和賴差20歲,輩份都是祖父級了:「阿公跟你講,拜託,你卡稍站折點(有點分寸,台語),以後前途無量!」
顏振凱
2019-05-17 18:11
新聞
政治
國內
宋楚瑜反台獨獲聘府資政 林濁水酸「台灣價值的典範」
總統府今(20)日宣布,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前行政院長林全等人都獲續聘資政。對此,民進黨大老、前立委林濁水在臉書開酸,指宋楚瑜的立場是九二共識、兩岸一中、反台獨,當官時曾禁台語節目,禁黨外雜誌,「(資政)名列第二,在所有為民主犧牲前輩之前」。
朱冠諭
2018-05-20 16:21
新聞
政治
總統府資政續聘名單 宋楚瑜、林全、吳晟都入列
總統府今天公布續聘資政和國策顧問名單,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前行政院長林全等人續聘資政;「崑濱伯」黃崑濱、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紀政、前全聯總裁徐重仁等,則續聘國策顧問。
中央社
2018-05-20 14:3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