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防疫津貼 文章列表
#
防疫津貼
約 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疫後是另一個地獄?護理人員爆離職潮,病安危機一觸即發
「疫情期間壓力大,但至少有防疫津貼支撐,現在疫情並未歸零,防疫津貼卻說沒就沒。」「衛福部宣稱防疫津貼都發了,實則是發給醫院,很多護理人員到現在都未領到。」「疫後一般病人大批回流,護理人力不足,跨科支援、花花班都是常態。」「整個護理職場都是髒水,誰進來都是死。」熬過3年疫情,原以為雲開見日,不料國內各大醫院卻爆護理人員離職潮,導致醫院關床,病人一路回堵,造成急診壅塞,許多急症病人命懸一線卻等不到床,儼然人間地獄。
黃天如
2023-07-28 09:10
新聞
地方新聞
台南
南市發放防疫津貼、重陽敬老暨健保福利金29日入帳 黃偉哲:照顧長者弱勢
台南市為體恤因受疫情影響的弱勢族群,並隨時做好防疫整備工作,針對長者、未滿6歲之嬰幼兒、經濟弱勢,以及其他具有社會救助資格民眾,發放防疫補貼金每人至少新台幣1千元,預計發放人數約51萬人,預估總經費新台幣5億1,000萬元整。在長者部分,南市府除發放重陽敬老禮金1千元外,加碼發放健保福利金,符合資格者,可領取重陽敬老暨健保福利金共2千元,加上防疫補貼金,有機會領到3千元。
徐炳文
2022-09-27 03:10
風生活
被放無薪假能領哪些補助?勞工紓困補助3大方案申請資格、補助金額一次看,最高可領26萬元
根據勞動部「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實施人數」統計,截至5月底,全台有2578家企業進行減班,而被迫放無薪假的人數更是超過1.7萬人,達到今年疫情爆發以來的高峰。對此,勞動部祭出「充電再出發訓練計畫」、「安心就業計畫」、「安心即時上工計畫」等無薪假補貼方案,每位勞工最多可補貼24個月,總金額約26.4萬元,緩解無薪假為生活帶來的困擾。
劉潔謙
2022-06-09 20:05
地方新聞
高雄
陳其邁視察防疫旅館 員工每月加發3000元防疫津貼
全台疫情升溫,為體恤勞苦功高的防疫工作人員,高雄市長陳其邁今(20)日親至防疫旅館視察,除查看防疫旅館出入動線及相關防疫工作流程外,並親自慰勞第一線工作人員辛勞,還使用室內電話與在隔離的許小姐閒話家常,關心居住狀況,也感謝她為整個社區健康的配合。另為獎勵本市防疫旅宿業者配合市府防疫政策,陳市長更當場宣佈將發放防疫旅館第一線工作人員,每人每月3000元的防疫津貼,發放至疫情趨緩為止,感謝他們勞心勞力的貢獻。
徐炳文
2021-05-20 16:42
新聞
政治
國內
防疫津貼小黃6萬、醫護僅1500?朱學恒怒批:挺醫護不要只出一張嘴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未歇,桃園醫院院內感染擴大,讓在第一線抗疫的醫護士氣受到打擊。「宅神」朱學恒今(22)日臉書談及醫護福利,批評政府說要挺醫護「卻只出一張嘴」,更揭露護理師防疫津貼的才拿1500元,但計程車司機卻有6萬元。
陳芷晴
2021-01-22 15:38
新聞
國內
衛福部獎勵措施跳票?醫護怒控:防疫津貼比SARS時期少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與台大醫院企業工會今(28)日在衛福部疾管署前召開「防疫做得好,津貼領更少?」記者會,認為醫護在防疫工作的成果各界有目共睹,但衛福部原先承諾的獎勵措施卻大打折扣,盼醫護人員在第一線努力抗疫的同時,也能得到應有津貼。
盧逸峰
2020-04-28 15:15
地方新聞
新竹
力抗疫情拖垮民生經濟 新竹建商發放2萬防疫津貼
新竹一名網友今(6)日在臉書社團Po出1張公文及存褶影本,披露新竹1家知名建商集團在清明連假後宣布,公司事業體所有員工不分職等,一律發給2萬元防疫津貼,並在今明2天將陸續入帳,網友還po出存褶影本,秀出防疫津貼,羡煞新竹地區許多企業員工。據了解,這家建設公司集團員工近200人,每個人除了三節獎金外,年終還發放4個月,如今再補上2萬防疫津貼,讓網友們大呼「別人的老板總是不會讓人失望!」
方詠騰
2020-04-06 18:00
新聞
政治
國民黨團版紓困條例多4項:防疫津貼、獎勵疫苗研發、遠距教學、擴大適用通訊診察
針對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政院公布政院版紓困條例,立院國民黨團書記長蔣萬安20日表示,國民黨團版的防疫紓困條例共12條,名為《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紓困暨獎勵暫行條例草案》,其中有4項特點是政院版沒有,推估下周2(25日)可能朝野協商,也會把黨團版或個人委員提案的內容在朝野協商提出意見。
潘維庭
2020-02-20 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