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鐵幕 文章列表
#
鐵幕
約 36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汽車
來自東歐的經濟型小車 Yugo 即將捲土重來
來自鐵幕時代南斯拉夫的車廠Yugo將重返汽車市場,該品牌專門生產一款小型掀背車,並由ZastavaAutomobiles從1980年生產至2008年,停產後多年未有消息,直到近日舉辦的慕尼黑汽車設計展(CDE)才公布預計2027年將發表全新產品。
小七車觀點
2025-05-08 11:48
新聞
國際
財經
經濟
歐盟擬全面告別俄天然氣,斯洛伐克總理稱「難以接受」
歐盟委員會5月6日表示,將在下個月提交一份法律提案,計劃在2027年底前,逐步停止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隨後,斯洛伐克總理菲佐(RobertFico)7日表示,斯洛伐克拒絕接受歐委會逐步停止進口俄羅斯天然氣和其他能源的計劃。他稱,「以目前的形式對斯洛伐克政府來說是不可接受的」,此舉也將影響歐盟的能源價格。
德國之聲
2025-05-08 11:09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羅斯福主義是否將離我們而去
今年4月12日是羅斯福(FranklinD.Roosevelt)總統逝世80周年的日子,筆者在遊歷了國家太平洋戰爭博物館與國家二戰博物館之後,非常確信羅斯福雖然並非沒有犯過重大歷史錯誤,卻仍是一位扭轉了世界格局,為人類立下重大貢獻的美國總統。他不只是領導美國打贏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還給我們帶來了一個遠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更完美的戰後結局。
許劍虹
2025-04-20 07:20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鄭義聖觀點:川普棄守北韓人權議題?韓、英等國苦撐待變?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本會期(2月24日至4月4日)預計公布去年11月對北韓進行的第四次「普遍定期審查」(UPR,UniversalPeriodicReview)之最終報告。表面上,北韓聲稱將接受關於人民資訊獲取權的「建議」,實際上,卻進一步修法,加強媒體封鎖、切斷國際通訊、嚴格限制外國廣播與出版物流通,全面隔絕人民與外界接觸。在此嚴峻情勢下,我們呼籲國際社會,不能對北韓政權的暴行坐視不管,應持續對平壤提高限度施壓,迫使其停止資訊封鎖與系統性人權迫害。
鄭義聖
2025-04-11 07:00
VIP
國際
財經
商業
經濟
大國博弈
46%關稅重擊:「越南製造」成為Nike的致命傷,川普重挫全球運動鞋供應鏈
過去這幾年,許多企業為了躲避美中貿易戰的風波,紛紛將生產線從中國轉移到越南,但現在他們躲也躲不掉了。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4月2日宣布,要把貿易戰推向全球,而越南更是首當其衝,被加徵46%的進口關稅。《金融時報》6日指出,這對在越南擁有130家工廠、鞋類產量一半來自當地的Nike來說,無疑是一記重拳。
李岱青
2025-04-07 14:01
評論
政治
兩岸
藝文
歷史
專欄
文化
書頁下的戰場》冷戰時代香港的文化戰爭與記憶承傳
你可曾想像,一本泛黃舊書、一頁雜誌,在冷戰時代的香港,竟是一場文化戰爭的見證?三月,「壹玖肆伍.國際香港圖書典藏館」推出全新專題——「冷戰時代的香港文化戰爭」,帶你走進書頁背後那段無聲卻激烈的歷史。出版、電影、新聞、翻譯,無不捲入東西方的意識形態角力,而香港,正是那場文化冷戰的前線。讓我們透過這些書籍與故事,重溫那段影響深遠的時代,亦思考我們今日如何承傳這份記憶。
壹玖肆伍・國際香港圖書典藏館
2025-03-25 05:40
新聞
國際
兩岸
川普奉行「美國優先」政策 王毅:大國應承擔起國際義務,不能恃強凌弱
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奉行「美國優先」政策,美中大國博弈升溫,中國外交部長王毅3月7日在兩會外長記者會上回應中美問題時說,大國應承擔起國際義務,不能唯利是圖,更不能恃強凌弱,並稱只有心懷「大家」,才能成為真正的「贏家」。
兩岸中心
2025-03-07 10:45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律師轉成詐團,司法正義掉漆
近期司法界傳出震撼彈,黑幫分子組「假檢警」詐團,成員包括「真律師」,震驚各界。當律師成為詐欺犯罪共犯結構的一部分,參與詐欺犯罪活動,成為詐騙結構中重要元素,這一行為對於整個國家防制詐欺犯罪的努力帶來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也直接挑戰了法律制度的核心價值和完整性。
范振家
2025-02-24 05:4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專欄
文化
商業
VIP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小紅書成小洋芋,意外揭露當代「鐵幕」
美國西部時間18日19時30分左右,TikTok關停了對美國用戶的服務。有人說,這個夜晚,「TikTok與燈塔一起熄燈」。在此之前,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以9:0,裁定支持TikTok「非賣即禁」的法案,更讓前面這句話顯得無比真實。TikTok在美國約有1.7億用戶,其中一波自稱為「TikTok難民」,湧向了中國大陸的社群軟體「小紅書」。一覺醒來,「小紅『薯』」變成了「小洋芋」。
張鈞凱
2025-01-20 06:10
評論
國內
專欄
觀點
科技
AI
阿將伊崮喜瀾觀點:算法鐵幕―2025,全球AI的裂變元年
在AI科技狂飆的時代,科技巨頭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出新產品與服務,彷彿每一天都在改寫人類文明進程。然而,在這場轟轟烈烈的AI革命背後正是一股暗潮洶湧。當我們沉醉於目眩的科技進步,極少有人注意AI發展正悄然走向一個危險分歧點。即不同文化背景與價值取向發展的AI正在形成各自的科技壁壘和意識形態陣營。
阿將伊崮喜瀾
2025-01-02 05:50
評論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莊秉漢觀點:「黑貓中隊」殞落的客家英雄
吳載熙烈士,第一位臺灣客家籍的黑貓中隊飛行員,在臺海局勢動盪不安的年代裡,懷抱著凌雲御風的夢想,駕駛美製U2高空偵察機,穿越中國大陸「鐵幕」,出生入死,義無旋踵,完成數次艱鉅特種任務,經國先生曾公開讚揚:「吳上尉完成了普通人所無法完成的任務」,但卻在一次任務中不幸為國殉職,壯志未竟。
莊秉漢
2024-12-01 07:10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閻紀宇專欄:俄羅斯狂人的核武恫嚇
誰是當今全球核武狂人?這個封號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非北韓金正日、金正恩父子莫屬,兩人讓好萊塢動作片、諜報片的反派相形見絀:先後進行6次核彈(包括氫彈)試爆,至今攢了大約50枚核彈的家當,手中原料還可以再製造70至90枚核彈。但2022年迄今,地緣政治舞台出現一位升級版的核武狂人,金氏父子只能自嘆弗如。
閻紀宇
2024-11-23 06:20
新聞
國際
BBC解析「川普2.0」的四類成員:「深層政府」瓦解者、科技自由主義者、邊境強硬派、對中鷹派
如果人事任免風向和政策直接掛鉤的話,那麼本週我們已經了解到很多關於川普(DonaldTrump)打算如何在第二個任期內執政的信息。
BBC News 中文
2024-11-19 09:45
風生活
國際
商業
熱議華爾街
經濟
下班經濟學
經濟熱議》 「名畫+香港」如何讓8兆資金順利衝出「資本鐵幕」? 數千億美元逃離中國大奇案…
中國房地產市場崩盤和經濟不確定,促使不少有錢人往海外轉移資金,就算中國資本管制嚴格,截至今年6月底的一年內,外流資金規模或多達2,540億美元(約8.1兆台幣)。
金牛幫幫忙
2024-10-29 12:00
新聞
兩岸
藝文
歷史
文化
走過「三輩子」人生 聶華苓99歲過世:「果實在全世界」
「我是一棵樹。根在大陸。幹在台灣。枝葉在愛荷華。」知名華文作家聶華苓21日於美國辭世,享耆壽99歲。除了聞名於世的經典文學《桑青與桃紅》、《三輩子》,她更是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的創辦人,多年來嘉惠文壇無數。熟悉她的作家李銳認為,《三輩子》後面還應該加上一句:「果實在全世界」。
兩岸中心
2024-10-22 07:58
新聞
政治
兩岸
財經
科技
先進技術領頭羊不是美國!郭正亮秀澳洲智庫報告:中國已經狠狠甩開
美國在關鍵科技製造產業加強圍堵中國力道,不過根據澳洲智庫「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發布的各國先進技術研究競爭力排行榜,中國在64項關鍵技術中有57項、近9成都取得領先地位。對此,前立委郭正亮在節目《亮子力學》直言,這顯示即使美國頻頻對中出招,但中國憑著科技研究上的優勢,終究能夠後來居上。
蔣帆威
2024-10-11 08:1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鄭兆希觀點:到底誰才是誰的祖國?在自家廚房迷路的國民黨
如果民進黨有一個最莫名其妙的政黨核心理念,絕對不是台獨,而是反核。台獨與維持現狀比較像是吃素與吃肉的選擇,每個人可以有自己的選擇。
鄭兆希
2024-10-10 06:3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中華民國」爭霸戰─中華民國是台灣 Vs. 台灣在民主中國?
當民進黨的國家論述,從最初的台灣獨立,歷經多次擺盪式的修正,直到賴清德總統上任後,定調為「中華民國是台灣」,甚或在國慶晚會中,一番「中華民國可能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祖國」的「祖國論」,等同默認台灣政權源自於中國的歷史事實,儼然將過去「中華民國在台灣」,進一步大幅修正使兩者合而為一,企求獲得國人的最大認同,藉以擴張支持者的基本盤,政治戰略上可謂之成功。
江欣彥
2024-10-09 06:0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專欄
段心儀觀點:兩岸對抗不就是場認知戰
國府遷臺以來,美國對臺箝制掌控之心從未改變,但領導人戒惕防範有所不為的風骨卻已蕩然無存,兩岸對峙的根本原因也完全轉向,臺灣已從捍衛文化倫理正統的堂堂之師變成李敖所稱「自備口糧的看門狗」,毫無原則,唯命是從,何其可悲!
段心儀
2024-09-24 06:30
VIP
評論
國際
藝文
歷史
專欄
文化
名家專欄
閻紀宇專欄:如何善用一份來自大獨裁者的「禮物」
「請保持安靜,遊隼在這裡築巢。」
閻紀宇
2024-08-31 06: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