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銅鑼灣事件 文章列表
#
銅鑼灣事件
約 3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政治
兩岸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2017年9月11日 李明哲成為第一個觸犯中國顛覆國家政權罪的台灣人
2017年9月11日,在中國「被失蹤」超過170天之後,NGO工作者李明哲在湖南省岳陽中級人民法院認了「顛覆國家政權」罪。李明哲於2017年11月28日上午9時15分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入監服刑直到2022年4月13日才被釋放,首個以顛覆國家政權罪入獄的台灣人。
林庭瑤
2024-09-11 09: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追捕到天涯海角?學者解析香港懸賞通緝流亡民主人士的意涵
香港政府3日擴大打壓海外政治異見的力度,以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為由,對8名流亡民主人士發出通緝令,每人懸賞100萬港幣(約新台幣397萬元),呼籲公眾就有關人士或案件提供消息。
蔡娪嫣
2023-07-05 10:00
評論
兩岸
藝文
歷史
專欄
李怡專文:為什麼收回主權後,到香港抓個人都不可以呀?
怎樣看梁天琦?自愧不如。怎樣看梁頌恆、游蕙禎?自愧不如。對敢於以卵擊石的向強權抗爭者,無論他們多麼錯誤,我都永感自愧不如。
李怡
2022-09-04 13:5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誰殺了香港?
香港在1997年回歸中國大陸後,雖未達到充分民主的境界,但是,已經享有高度的自治,港英時期的自由氣息及法治制度仍然維持,然而,前二年發生的反送中事件,促成港版國安法的訂定,施行以後,氣氛已遽然大變,如最近的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果,建制派大獲全勝,泛民主派已幾無生存空間,又有媒體人被拘捕法辦,以前的繽紛多元燦爛的香港,應該是回不去了。
許銘文
2022-01-01 14:10
新聞
國際
兩岸
戰狼外交》到任2年被瑞典政府召見逾40次 中國大使桂從友:面對敵人,我們開槍反擊!
過去當中國遭受外國批評時,中國駐外使節的名字頂多出現在回應聲明,但現在中國似乎改變做法,展開「戰狼外交」,而近期引發熱議的是中國駐澳洲公使王晰寧,他日前上節目為中國政府辯護,面對外界對中國的諸多質疑,王晰寧都面不改色覆述官方說詞,不過中國駐瑞典大使桂從友「功力」更高,他先前接受瑞典媒體訪問時直言:「面對敵人,我們開槍反擊!」
簡恒宇
2020-03-01 16:15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吳祚來專欄:王立強共諜案,台軍情副局長的質疑靠不靠譜?
向心在香港的公司既可以視為中共在香港隱性勢力的派伸,也可以視為中共內部一個派系力量在香港以新的方式謀求獨立發展,還可以將其看成一個「詐騙」中共的團夥。因為只要向中共有關部門編造完美的謊言,譬如發展了多少下線,統戰了多少重要人物,組成了多少次網路攻擊,甚至成功讓臺灣某人士獲得了五合一選舉勝利,就可以獲得中共有關部門的獎勵,並可以獲取更多的專案經費。但這些經費有多少派發給了相關人士,有多少直接資助了具體專案,不得而知。
吳祚來
2019-11-27 05:50
新聞
國際
兩岸
香港反送中》BBC專訪美國亞太權威卜睿哲:政治的結只有選舉改革才能解開
「香港政治的這個結,如果沒有選舉改革,是解不了的。」
BBC News 中文
2019-07-07 20:30
風生活
新知
世界
強硬趕走外國記者、書店股東被失蹤都成日常⋯香港還有沒有言論自由?「一國兩制」承諾成了白紙?
香港基本法第27條規定,「香港居民享有言論、新聞、出版的自由…」但近年來,港人愈來愈憂慮這種承諾「僅剩下一張白紙」。
中央社
2019-01-09 15:13
新聞
國際
兩岸
藝文
文化
缺席香港書展的40年獨立書店》不只是「貓書店」,更要做閱讀的自由飛地
2018年香港書展即將閉幕,根據統計,入場人次已近百萬。310場文化活動,將書展背後的文化氛圍推向最高潮。但不管書展多喧囂,缺席書展的北角的森記圖書,依然在商場地庫,有書、有貓、有音樂。
BBC News 中文
2018-07-25 0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港獨越打越旺?最新民調:香港民眾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認同創新低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公布最新香港人身分調查,「香港人」的身分認同指數錄得顯著升幅,創2008年以來新高;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身分的認同指數卻最低分,不及「亞洲人」、「中國人」等身分認同。
德國之聲
2018-06-21 1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六四周年》主動遺忘還是不得不忘?困在政治與經濟壓力之間的中國年輕人
北京人印小小18歲那年看完美國傳來的「六四」天安門影片,心裡滿是不敢相信,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BBC News 中文
2018-06-04 10:10
新聞
政治
兩岸
中國惠台31條 銅鑼灣書店店長:中國為統一,花錢買人心
中國國台辦昨天宣布31條「惠台措施」,香港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今天在台受訪表示,中國就是「花錢買人心」,從政治考量來看,目的就是統一。
中央社
2018-03-02 10:00
新聞
國際
兩岸
你的聖誕節,他們的受難日》自由之家報告:中國利用西方節慶轉移焦點 藉機判決異議人士、加強言論審查
上個月,當美國家庭在準備他們的感恩節大餐時,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中國人權律師江天勇入獄兩年,罪名為企圖「推翻社會主義制度」,採用的方式是在網路上發表文章、與外國新聞媒體談話以及通過社群媒體公佈當事人案情等等。幾天之內,台灣非政府組織工作者李明哲,由於在網路上討論與民主相關的議題,也在湖南被判五年有期徒刑,成為第一個因為倡導人權而在中國被判刑的台灣人。
自由之家
2017-12-16 08: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國際媒體怎麼看「香港回歸20周年」?一國兩制瓦解 年輕人對中國的認同跌到谷底
在7月1日中國接管香港統治20周年之際,香港人的身份認同以及對政治和經濟現狀的失望成為世界媒體報導的重點。
美國之音
2017-07-01 20:00
風影音
國際
兩岸
銅鑼灣書店事件「被失蹤者」林榮基:中國不再派人跨境抓人,改找香港黑社會辦事
2015年發生的香港銅鑼灣書店5人「被失蹤」事件引起國際社會關注,也被視為中國對香港「一國兩制」和言論自由的嚴重破壞。林榮基是銅鑼灣書店創辦人和前店長,他在美國國會作證後,9日在紐約跟海外民運人士聚會。
美國之音
2017-05-10 12:30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兩岸關係是專制與民主的分野 楊魯軍:積極參與推動中國政治轉型 台灣才真正真正安全
「統一是否天然的正確?統一真的有理嗎?不容置疑嗎?其實嚴肅的學者都會發現,中國歷史上分裂的時間略長於統一的時間,在分裂時代中國經濟發展速度遠遠快於分裂時代,這是一個基本歷史事實。」來台參訪的中國經濟學者楊魯軍接受訪問時直陳,兩岸關係最大的危機是台灣自我邊緣化,喪失兩岸關係走向的話語權,身處專制大國的旁邊,「不看他,不表示他不存在。」不理不問不批評,絕對不是台灣安全之道,相反的,應該積極研究中國大陸,參與甚至影響大陸的政治轉型。
呂紹煒
2017-04-23 09:00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中國抓李明哲是測試」中國媒體人賈葭:要看台灣還能失去什麼?
我國NGO工作者李明哲入境中國後被國安單位關押至今已28天,政府的營救作為被認為異常低調。對於總統蔡英文沒有對李明哲事件發聲,中國知名評論家賈葭16日在《新新聞》雜誌社舉辦的兩岸三地新領袖論壇指出,他不知道蔡政府怎麼想,若完全沒對大陸抗議,「怎麼取信於民?」香港公民黨黨魁楊岳橋則認為,他覺得台灣政府對李案的處理「有點像香港政府」。
石秀娟
2017-04-16 19:54
風影音
國際
兩岸
被失蹤、被認罪、被自願》監控抓捕、言論噤聲 國際特赦組織看中國人權
中國的人權狀況向來為國際社會所詬病,國際特赦組織在22日公布的《全球人權報告》中,中國的人權現況也以橫跨六頁的篇幅,與敘利亞並列最受關注的國家。國際特赦組織詳述包括維權人士受到監控抓捕、銅鑼灣書局事件、中國政府對網路與媒體持續高壓控管,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及藏族聚居區,更以「反恐、反分裂」之名實施宗教壓迫。
李忠謙
2017-02-22 13:54
新聞
國內
為了中國市場拒出王丹的書 詩人鴻鴻:台灣出版業已發生內在審查
年度台北國際書展正在盛大展開,詩人鴻鴻(閻鴻亞)9日說,台灣的出版環境看起來繁榮多元,內在審查卻已在發生,有出版社因為要到中國市場發展就不再出版特定作家的書,例如「九歌出版社」就以此理由拒絕出版中國民運人士王丹的詩集,也有創作者考量中國市場,在題材選擇和修辭上都自我設限。
石秀娟
2017-02-09 19:49
新聞
兩岸
國內
「台灣出版沒有政治干預,愛出什麼書就出什麼書」林榮基:就怕台灣將來變成香港
被中國關押8個月後收掉香港銅鑼灣書店的書商林榮基,今(9)日在台北國際書展聊起香港回歸中國對出版業的影響。他指出,1997年後有許多原自行從台灣批發書籍到香港的小代理商倒閉,起而代之的是三聯、商務、中華等具中資背景的書商,他們成立的聯合代理商不進口與台灣研究或台灣獨立相關書籍,例如前衛出版社的書,也不賣香港本土文化書籍,完全封殺小出版商的出路。
石秀娟
2017-02-09 14:2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