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酸中毒 文章列表
#
酸中毒
約 1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寶林茶室邦克列酸中毒案真的「始料未及」?關鍵時刻沒「標準品」為何問題很大
寶林茶室食品中毒案造成嚴重死傷,第一時間專家學者雖從症狀及食材屬性,高度懷疑肇禍毒素是邦克列酸(BongkrekicAcid,簡稱BKA,原譯米酵菌酸),無奈國家實驗室卻沒有標準品可供比對,最後還是透過供應商才意外得知彰化基督教醫院有一瓶研究用的標準品,方解燃眉之急。專家指出,近年國際上尤其是中國的邦克列酸食物中毒事件,並不如衛福部說的那麼「罕見」,最新一起案例就在去年底發生在中國河南,「這麼毒的食物中毒毒素標準品,政府早該置備。」
黃天如
2024-04-15 08:5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抗中保台竟成公衛知識才是最毒的洗腦
寶林茶室發生數起死亡和重症食安憾事後,經專家研判可能就是米酵菌酸所導致,就當整個醫療體系為此全力動員,甚至有搶救病患的醫師莫名其妙被告,此時公衛學者何美鄉發表看法,認為該菌源自於唐菖蒲伯克氏菌,而根據資料中國大陸以往發生類似事件,認為米酵菌酸來自對岸。隨後滿腦子政治意識者紛紛跟進,王浩宇說台灣本身也有此菌種,但是不含毒素,原來最美風景,包含台灣特有種細菌?同是醫師的基進黨成員吳欣岱,更稱該菌在中國大陸落地生根,難道國內發生了生化戰了嗎。
張勳慶
2024-04-07 06:10
風生活
即時
台北
3/20「沒人中毒」原因找到了!蔣萬安證實「驗出米酵菌酸」撂話:寶林責任跑不掉
寶林茶室中毒案延燒至今已累計2死,死者體內驗出罕見毒素「米酵菌酸」,疑似就是此次事件的元凶,原因出在寶林茶室的內場環境整潔度可能比衛生局稽查情況更差,導致廚師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將發霉的粿條做成料理讓顧客吃下肚,而寶林創辦人黎仿軒聲稱自己「當天也吃了粿條但沒事」很可能是因為他吃的是新鮮粿條,而非有問題的食材。稍早台北市長蔣萬安證實,環境、生物跡證驗出米酵菌酸,「寶林的責任,你跑不掉!」
陳怡穎
2024-04-02 11:17
風生活
即時
寶林茶室中毒案最高罰300萬!「新北再+1」累計32例 王必勝:2人恐換肝
信義遠百的寶林茶室A13食物中毒案釀成2死,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今(1日)表示,目前,共有12名患者檢出米酵菌酸,其中5人仍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4人狀況危急,肝損傷嚴重,甚至有2人可能需進行換肝手術。
陳怡穎
2024-04-01 12:39
風生活
國內
健康
美食
新知
杏鮑菇曾被驗出「這種病菌」!營養師:出現2狀況就不要吃了
台北市信義區知名素食餐廳「寶林茶室」遠百A13店,近日爆發嚴重的食物中毒事件,患者都曾食用炒粿條和滑蛋河粉等食物,引發討論,而檢測結果顯示,患者體內含有罕見的強烈粒線體呼吸毒素「米酵菌酸」(Bongkrekacid)。針對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台灣過去也在腐敗鳳梨果核、杏鮑菇中驗出米酵菌酸」,台北市公共衛生師公會理事長翁瑞宏澄清,媒體報導誤解他發文的原意。台灣過去有學術研究發現,在具有鳳梨果腐病的鳳梨和腐敗的杏鮑菇驗出唐菖蒲伯克氏菌,並不是驗出米酵菌酸。
王若桐
2024-03-31 11:03
風生活
即時
台北
2大保險公司點頭願賠!寶林茶室原訂3/31撤櫃…疑「清庫存釀禍」最新進貨日期曝
位於台北市信義遠百的「寶林茶室A13」中毒事件延燒多日,2位死者體內都驗出疑似元凶「米酵菌酸」。由於官網上早就顯示該店因租約到期,3月31日就撤櫃,如今卻爆出嚴重食安事件,也掀起外界部分聲浪質疑「結束營業前把剩下的食物清一清」才出事,對此台北市衛生局也於昨(29日)公布寶林茶室最近3次進貨的時間點。
陳怡穎
2024-03-30 10:04
風生活
國內
台北A13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米酵菌酸有多毒?醫示警2食物別加熱吃,誤食毒素恐有生命危險
台北A13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造成人心惶惶,大家都怕誤食到致命毒素米酵菌酸,究竟米酵菌酸會出現在哪裡?有可能會誤食嗎?
社群中心
2024-03-29 12:21
風生活
國內
米酵菌酸是什麼?毒素怎麼產生?3類食物保存不當恐誤食!中毒症狀與處理方式懶人包一次看
台北A13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已有19人受害,衛服部昨(28)日晚間加開記者會公布,解剖2名死者血液中都驗出「米酵菌酸」,究竟米酵菌酸毒素是什麼?為何會害人致命?該如何預防?《風傳媒》整理懶人包帶你一文看懂。
風傳媒新聞焦點
2024-03-29 11:45
風生活
國內
健康
米酵菌酸是什麼?哪些食物有?營養師一圖揭中毒症狀、如何預防,出現6狀況立刻就醫
近期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鬧很大,甚至涉及死亡案例,目前已於遺體內確認有米酵菌酸,到底米酵菌酸是什麼?症狀有哪些?又該如何預防?對此,好食課營養師李宜樺用一圖讓你看懂!
好食課
2024-03-29 11:20
風生活
國內
美食
健康
新知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釀2死!米酵菌酸是什麼、怎麼產生、中毒症狀一次看,玉米木耳都危險
台北市信義區遠東百貨素食餐廳「寶林茶室」2024年3月26日爆出疑似食品中毒,累計至3月27日中午案例至少9例,其中2人死亡。食藥署目前已啟動聯合調查,會同疾管署、北市衛生局與毒理專家赴現場了解可能導致中毒之相關環節,並現場抽驗食材進行相關檢驗。
食力foodNEXT
2024-03-28 11:41
風生活
健康
寶林茶室已釀2死!米酵菌酸中毒症狀、5大高風險食物曝光
台北市「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持續延燒,目前累計已有2人死亡。衛福部長薛瑞元指出,食物中毒可以分為三類,包括微生物、內生性毒素、外加的毒物。專家認為本案不太偏向由微生物引起的,因此將專注於後兩者進行討論。若為內生性毒素,情況與「米酵菌酸」中毒相似。同時,也不排除是否有人下毒所致。若吃到米酵菌酸食物,中毒症狀有哪些,可以怎麼解決呢?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4-03-28 11:27
風生活
國內
健康
寶林茶室中毒元凶疑米酵菌酸!小劑量就會致命,營養師曝「9大危險食物」濕冬粉也上榜
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爆發疑似集體食物中毒,截至28日止,已經有2人死亡,除了台北,新北、台南等其他縣市也出現民眾用餐完身體不適的狀況。目前相關情況還在調查,衛福部專家研判恐是米酵菌酸所致。 營養師程涵宇說明,米酵菌酸少少劑量就可能致命,除了粿條之外,還有9種高危險食物要注意。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4-03-28 10:54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台北
新北
消費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重症「都有器官衰竭、敗血性休克」!衛生局:很罕見,不排除有更多個案
台北市信義區遠東百貨知名素食餐廳的「寶林茶室」26日爆出嚴重食安事故,目前已有11人中毒,其中4人重症、2人身亡,引起全台關注。不料,如今卻發現重症患者都有器官衰竭、酸中毒、敗血性休克等急性症狀,這次事件恐為非常罕見的食物中毒,目前衛生局、食藥署都在針對罕見細菌性毒素進行檢驗,但仍需時間才能有結果。
古靜兒
2024-03-27 18:05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寶林茶室疑凶是它!列強烈污染物「1mg就死、比砒霜毒20倍」還沒解藥 至今害死14人…台灣又+2
台北市信義區素食餐廳「寶林茶室」出現疑似食物中毒案例,2名新北民眾22日用餐後,出現噁心、腹痛、拉肚子等情況,目前共有10人通報身體不適,2人死亡、3人病危。有醫師推測,元兇可能是米酵菌酸(BongkrekicAcid)毒素,只要1mg就有可能致命。
林瑩真
2024-03-27 17:46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台北
新北
消費
66歲爸吃了炒粿條就天人永隔…愛女淚訴「一定會究責」!醫揭原因「全身器官衰竭」生前病況曝
台北市信義區遠東百貨知名素食餐廳的「寶林茶室」26日爆出嚴重食安事故,目前已有10人中毒,其中3名患者需裝葉克膜搶救、2人身亡,引起全台關注。其中66歲的楊姓男子因急性腎衰竭不治身亡,其女兒今(27)日也出面受訪,還原父親從用餐到食物中毒是事發經過,也表示家屬已同意相驗,「一定會究責,不會讓父親死得不明不白!」
古靜兒
2024-03-27 17:07
風生活
健康
別再亂喝防彈咖啡瘦身啦!醫生警告:喝錯恐酮酸中毒、越減越肥…還會有這些症狀
近年來運用生酮飲食的防彈咖啡減重蔚為風潮,市面上甚至出現許多號稱添加提升代謝成份的防彈咖啡,讓減肥族群趨之若鶩,但這些成份真的純正且安全嗎?知名健康管理中心丘亮醫師說明,防彈咖啡雖然確有其功效,但現在市面上即溶式防彈咖啡越來越多、成份雜亂,消費者需睜大眼睛看清楚成份內容,否則錯買加入發泡奶精或添加不明成份的即溶咖啡粉,不僅越減越胖,對身體也容易造成危害。
健康醫療網
2019-10-03 15:39
風生活
健康
糖尿病有4種?誰是高風險族群?這篇超簡單圖解帶你從頭了解糖尿病的發生與控制!
對於糖尿病,你聯想到什麼?國人十大死因、胰島素、多吃、多喝、多尿......這些都沒錯,但糖尿病能討論的議題不只如此,事實上,早在古埃及時期,人類就已留下關於糖尿病的紀錄,它曾經是個絕症,直到20世紀才發現控制病情的方法。
iHealth
2017-08-24 12:14
風生活
健康
用高油低醣飲食減肥,怕酮酸中毒?採低碳水飲食法前,先聽營養師這樣建議…
其實很久沒有寫飲食法的相關議題,主要是因為無論是高脂低碳水、低脂高碳水或均衡飲食等等,各有文獻在支持,對於我而言,我不反對任何的飲食方式,但在採取這種飲食方式前,你應該要知道這些飲食的利與弊、潛在風險等等,所以我的角色開始轉向將這些正反的問題都丟出來,選擇權在你手上,這一篇文稿超過4000字文長慎入,但如果你可以仔細看完,應該能獲得不錯的小結論。
好食課
2017-08-02 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