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達林 文章列表
#
達林
約 11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專欄
呂恆君觀點:范斯的外交—威權與「規訓」
范斯的成名作是其2016年所出版的自傳性回憶錄《鄉下人的悲歌》(HillbillyElegy:AMemoirofaFamilyandCultureinCrisis)。這是一部關於美國鐵鏽地帶底層貧困白人階層的危機錄:作者不僅以親身經歷刻畫了他們的無望與無助,同時亦以「規訓」之目光處處審視著他們的不堪,譬如粗魯、缺乏責任感、不夠勤奮努力等。
德國之聲
2025-03-07 07: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VIP
大國博弈
中共為何放棄武力犯台?沈志華曝「這1項因素」扭轉:美國考慮幹掉蔣介石的多種計謀
俄烏戰爭、中東戰火後,台灣海峽被視為潛在的國際火藥庫,美國智庫模擬許多中共武力犯台的兵推,中共對台政策思維回到毛澤東的「解放台灣」戰略。冷戰史研究權威、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沈志華梳理史料指出,毛澤東最終未能完成統一台灣的宏圖大業,直接和表面的原因是朝鮮戰爭(韓戰)爆發,但另有其深層原因和問題本質——為什麼1950年中共放棄武力攻台的計劃?
林庭瑤
2024-11-28 08:00
VIP
評論
國際
藝文
歷史
專欄
文化
名家專欄
閻紀宇專欄:如何善用一份來自大獨裁者的「禮物」
「請保持安靜,遊隼在這裡築巢。」
閻紀宇
2024-08-31 06:20
新聞
國際
歷史
列寧逝世百年之謎:史達林為何一度與他合葬,列寧棺木又為何要防彈
2024年8月1日,莫斯科紅場上的列寧墓(LeninMausoleum)將迎來建造100週年的紀念日。
BBC News 中文
2024-08-03 14:00
VIP
評論
兩岸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吳鯤鵬專欄:2023關鍵詞—「史達林」式大清洗,習近平為什麼連親信都不放過?
鄰近歲末,若有人問:2023年的中國政壇的關鍵詞是什麼,我會說出一個來,那就是「大清洗」,而且比之當年「史達林式的大清洗」,有過之而無不及。
吳鯤鵬
2023-12-30 0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Politico獨家:他是習近平「史達林化」的最新受害者—秦剛已不在人間,可能死於自殺或酷刑
習近平的朝廷上有些東西已經腐朽。
李忠謙
2023-12-08 16:28
評論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開羅宣言的先聲─莫斯科外長會議80周年
今年是開羅會議80周年,雖然在當今由對《開羅宣言》抱持質疑態度的民進黨主政下,台灣的紀念氛圍相信不會比10年前馬英九執政時來得熱絡,但國史館館長陳儀深已承諾會舉辦活動,我們還是拭目以待。當然大家都知道,根據1943年12月1日發佈的《開羅宣言》,「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
許劍虹
2023-10-29 07:20
VIP
國際
兩岸
歷史
大國博弈
當習近平與普京更加老邁,世界會更安全嗎?美國學者:想想毛澤東、金日成、史達林與蔣介石
拜登政府在去年發布的國家安全報告中,將中國稱為「全球秩序的最大挑戰」,目前仍與烏克蘭交戰中的俄羅斯,更對歐陸的安全與和平造成莫大傷害。不過中國與俄羅斯的領導人均已年屆70,當習近平或普京交出手中權力,這個世界會更安全嗎?美國塔夫茨大學的政治學家貝克利(MichaelBeckley)認為正好相反,因為從毛澤東、金日成與史達林的經驗看來,當獨裁者變得年邁,他們反而會更願意放手一搏。
李忠謙
2023-08-18 16:13
VIP
國際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1991年的「八月政變」只比「一日兵變」多兩天 卻要了蘇聯老命
俄羅斯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WagnerGroup)負責人普里格津(YevgenyPrigozhin)在6月24日發動兵變,一度威脅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雖然歷時僅僅一日,仍震撼全球。
石翁仲
2023-06-28 10:00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共產國際解散80周年—論抗戰時的國軍何以難以消滅中共?
1943年6月10日是人類史上一個重要的日子,這個日子也深深影響著今天的兩岸關係,那就是蘇聯正式宣告解散共產國際。到底何為共產國際?相信今日多數台灣讀者對這個名詞十分陌生,該組織其實為蘇聯所領導,以莫斯科為據點的一個國際組織,目的是在世界各國成立共產黨,發動範圍遍及全球的共產主義革命。
許劍虹
2023-06-11 07:2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兩腳分別踏在歐洲和亞洲的巨獸─俄羅斯:《野生的東歐(下)》選摘(4)
俄羅斯小檔案
法蘭西斯.塔朋(Francis Tapon)
2022-11-09 13:00
新聞
政治
重申是「被挖角非她求官」 沈慧虹:與柯文哲會面通話都轉達林智堅
民進黨新竹市長參選人沈慧虹今(5)日上午舉行交通政策記者會,針對曾與台北市長柯文哲會面掀起的「吃碗內看碗外」爭議表示,柯文哲已承認是他挖角而非她求官,且基於信任,自己當時也清楚告知前新竹市長林智堅。另針對民眾黨竹北市長參選人林冠年因酒駕被火速切割,沈慧虹質疑,民眾黨新竹市長參選人高虹安遇到事情總是顧左右言他,閃躲、說謊、切割,如何能承擔市政?
楊舒媚
2022-10-05 21:08
評論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到底中國該開戰、參戰還是觀戰?
今(2022)年是抗戰爆發85周年,中國國民黨於7月6日邀請郭岱君與李君山等研究中國近代史的學者齊聚杭州南路智庫,探討到底85年前中日雙方是如何走向戰爭的。筆者認為這場研討會的主辦者立意良善,尤其是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侵略戰爭以後,與會學者專家們都十分憂慮台海很有可能如同85年前的盧溝橋一樣成為21世紀的火藥庫,所以我們當然有必要瞭解中日是怎樣打起來的。
許劍虹
2022-07-31 15:2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專欄
許詠翔觀點:OMG! 追求公平正義的「最好的學校要是公立」竟讓窮人幫有錢人付學費
高教工會理事長周平回憶,他在清華大學任教時曾問班上同學多少人有學貸,現場幾乎沒人舉手,但當他後來到私立大學時,超過半數學生都扛著學貸,如果繼續調漲學費,對這些學生無疑更是雪上加霜。
許詠翔
2022-07-10 14:2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呂紹煒專欄:更難測的安全議題─俄會因芬蘭入北約而攻擊嗎?
先忘了烏克蘭吧!近期全球最讓人關注的地緣政治議題,應該是芬蘭要決定加入北約一事,俄羅斯如何反應、甚至是否引來攻擊,是關注焦點。現實來看,短期俄國不太可能因此發動攻擊,因為無此能力,長期而言就要視視雙方力量對比變化而定了,但歐洲的安全議題肯定因此更複雜、難測了。
呂紹煒
2022-05-11 14:20
新聞
國際
歷史
重返史達林恐怖時代?俄羅斯人人自危,在恐懼中應對普京的獨裁統治
距離史達林建立政權已經100年,籠罩俄羅斯的極權陰影仍揮之不去。
蔡娪嫣
2022-05-06 02:10
評論
政治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蔡登山專文:「史達林八字鬚如亂柴」─那些親歷史事的北洋人物
2022年四月間我重新整理出版張國淦的《北洋從政實錄》,另外找到從未出版過的段祺瑞軍師曾毓雋的《曾毓雋回憶錄》,和先前已出版的薛觀瀾的《北洋政壇見聞錄》,這三本可以構成研究北洋的「三書」,其重要性在於張國淦、曾毓雋他們都是實際在北洋政府裡面擔任要職的,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他們最清楚不過的。而薛觀瀾更是袁世凱的女婿,親歷親聞的回憶文章,歷歷如繪,其重要性自不待言,比之後人寫有關北洋的書籍,真有若天壤之別。
蔡登山
2022-04-26 13:5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歷史
「禁忌會讓我們分裂為部落,無知會讓我們淪為暴民」:《血色大地》選摘(1)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曾說,每個人都只能踏進一條河一次,到了第二次,河就不再是同一條河,你也不再是同一個你。兩千年後,蘇聯猶太作家瓦西里.格羅斯曼(VasilyGrossman)加上了一句:每個人也只能搭火車前往集中營一次。一切都在流動,一切都在變化。幫這個版本的《血色大地》作序,就像是在逆著河水而行。因為我不能把同一段歷史寫兩次,現在已經不是同一個時刻,我也不是當年那位歷史學家。不過我還是可以談談這本書的誕生,談談它所引起的反響。
提摩希.史奈德(Timothy Snyder)
2022-04-10 13:10
國際
兩岸
歐美擔憂的中國挑戰》經濟崛起卻更加獨裁 恐成其他專制政權榜樣
英國《經濟學人》智庫2月10日發布《2021年民主指數》報告,顯示「威權政權」國家高達59個,而屬於「有缺失的民主」的國家有53個,「混合型政權」及「完全民主」分別為34、21國。《經濟學人》歐洲區主任霍伊在24日的線上討論會中說,中國雖經濟起飛,但變得更獨裁,甚至成為其他專制政權榜樣。
簡恒宇
2022-03-26 02:00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從沙俄、蘇聯到普丁,烏克蘭人長期被打壓…回顧100年來,他們在海外捍衛祖國的艱辛歷程
面對極權來襲,有人選擇身土不二,留守故鄉,也有人選擇離鄉別井,呼吸自由的空氣,這兩類人都可以發揮各自角色。過去一個多世紀,由沙俄到蘇聯,烏克蘭人長期被打壓,很多人因而流亡海外,到今天烏克蘭再被俄國入侵,這班海外烏克蘭人就繼續捍衛民族認同和祖國的國家主權。
*CUP
2022-03-02 00:01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