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五月之後,台灣的疫情趨緩,歡樂、安心的氣氛便瀰漫在空氣中,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受衝擊的產業,更是蠢蠢欲動。不過本要延續去年底的熱度,準備翻轉向上的房市,更有一種軍心穩定、銳不可檔的的氣勢。只不過在新聞、建商喊衝的時刻,卻也正是歐美、特別是美國,正值從衰退、步向復甦的陣痛期,因此國際的經濟情勢,正是牽動股市、連動房市的變化最不確定時刻。大量依靠進出口的台灣,有接近70%得看國外訂單的消長,當歐美國家消費緊縮、需求減少,台灣的企業就還沒渡過危機,因為可怕的不是疫情、是消費信心喪失。總結美國5月的就業資料,已經累計2千萬人失業、即使有400萬人回到就業市場,但因為異地辦公、社會隔離政策而永久消失的工作機會,使得部分的人失去工作的機會,而就美國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消費心態,在沒有明顯看到美國進入復甦徵兆的環境中,高度依賴貿易、進出口的經濟體,實在沒有高興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