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軍備管制 文章列表
#
軍備管制
約 2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劉燕婷觀點:加入「川普2.0」,馬斯克能不能做中美的「季辛吉2.0」?
川普(DonaldTrump)的執政班底已在近日陸續公布,基本上從盧比奧(MarcoRubio)、沃爾茲(MikeWaltz)等人皆獲提名來看,對華強硬將是川普未來的執政主調。只不過一眾熟悉臉譜中,卻有一人引發「下一個季辛吉(HenryKissinger)」的有趣討論,那就是美國企業家、特斯拉(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Musk)。
劉燕婷
2024-11-22 07:00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陳思德專文:美國人對中國崛起的反應─權力轉移、問題轉移和政策轉移
據報導,鄧小平曾經堅稱,「台灣問題歸根結底是美國問題,沒有美國干涉中國内政就不會有台灣問題」。換句話說,鄧小平認定美國掌握著解決台海兩岸關係的關鍵。不論是否同意鄧的看法,重要的是,他的觀點代表(且將繼續代表)中國官方對於台灣問題的解讀。因此,台灣民眾有責任去了解美國在這個問題上扮演的角色,尤其是要了解,中國在鄧小平去世後持續崛起,華府作何反應。
陳思德
2023-02-09 13:50
國際
兩岸
軍事
歷史
美國的中國政策必須調整!布魯金斯研究院發布重磅報告,提出5項關鍵政策建議
近年華府與北京最大的共識可能就是:美中/中美關係沒有最壞、只有更壞。雙方對於問題的性質與解決之道欠缺共識,各自的國內政治趨勢讓改善關係成了遙不可及。儘管如此,美中關係太過重要,惡化不能成為唯一選項,對立不能成為唯一觀點。華府/北京還是可以發展出更能持久、更具建設性、符合美國/中國利益的美中關係。
閻紀宇
2022-11-09 16:10
政治
軍事
韓國潛艦技術傳遭洩密給台灣 專家揭關鍵:符合2條件就沒問題
南韓《朝鮮日報》日前報導,韓國張保皋級潛艦部分技術,疑似遭擔任台船建造技協的SI公司洩露給台灣。台船回應,雙方潛艦構型不同,沒有抄襲問題。對此,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8日接受《中時新聞網》訪問時表示,假設過程透明且韓國政府正式對台灣簽發輸出許可,絕對沒有問題,否則後患無窮。
蔡佩珈
2022-06-09 16:20
新聞
國際
軍事
俄羅斯再祭核武威脅!試射可攜核彈頭「薩爾馬特」洲際彈道飛彈,普京警告敵人要「三思」
俄羅斯總統普京20日表示,成功試射新一代的遠程武器──「薩爾馬特」洲際彈道飛彈,這項可攜核彈頭的武器將使克里姆林宮的敵人「三思而後行」。俄電視台播報畫面顯示,俄軍向普京說明飛彈從俄羅斯西北部的普列謝茨克發射,擊中了遠東地區堪察加半島的目標。不過,美國國防部表示知情,對這次發射「不感意外」,也不會將它視作對美國與其盟友的威脅。
蔡娪嫣
2022-04-21 22:00
VIP
國際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烏克蘭戰爭引發的核能辯論》正方:可降低對俄羅斯能源依賴,反方:受威脅國家蓋核電廠安全嗎?
儘管歐美國家紛紛祭出制裁,以施壓俄羅斯停止侵略烏克蘭的行為,但歐洲國家因仰賴俄羅斯出口的石油和天然氣,處境陷入兩難。《華盛頓郵報》15日指出,部分歐洲國家想改用核能,降低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只是建造核能廠的時間與成本,以及俄羅斯擁有大量濃縮鈾,讓此目標面臨挑戰。
簡恒宇
2022-04-19 11:10
評論
國際
歷史
專欄
閻紀宇專欄:在烏克蘭成長,從烏克蘭發跡的俄羅斯獨裁者——赫魯雪夫
「赫魯雪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重建了基輔,他對這座城市滿懷摯愛……現在,它卻被另一位俄羅斯領導人轟炸。我爺爺會認為這種事情非常惡劣、非常可鄙、根本不應該發生。」
閻紀宇
2022-03-22 14:20
新聞
國際
軍事
首都保衛戰》俄羅斯大舉空襲基輔,主力部隊距離市中心30公里,烏俄兩國軍力比一比
俄羅斯24日動用19萬大軍、發動侵略烏克蘭戰爭,戰事進入第4天,在烏克蘭軍民頑強英勇抵抗之下,俄軍攻勢顯然沒有戰犯總統普京預想的順利。26日晚間,俄軍大舉空襲首都基輔,市區頻頻傳出劇烈爆炸聲,已傳出平民死傷。
閻紀宇
2022-02-27 20:02
國際
軍事
烏克蘭危機》美俄聯合國大使唇槍舌劍,但俄羅斯撤軍9000人、召回20艘船艦!
俄羅斯大軍壓境烏克蘭的危機持續籠罩歐洲,外交與軍事情勢同樣瞬息萬變。31日,美國與俄羅斯的外交官在聯合國「對撞」,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指控俄羅斯侵略成性,而且這回作賊喊捉賊,將烏克蘭與西方國家醜化為侵略者,企圖製造開戰藉口。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則反咬美國無端指控,企圖弄假成真,而且美國扶植的烏克蘭領導階層「根本就是納粹」。
閻紀宇
2022-02-01 19:30
新聞
國際
歷史
科技
他們的「偉大發明」讓自己終身後悔莫及!四位科學家的故事
創造出能夠改變世界歷史的東西應該極其振奮人心,但這四位發明家卻對自己創造成果懊悔到無以複加。
BBC News 中文
2021-11-22 08:1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德媒:缺乏美蘇裁軍機制,美中軍備競賽比冷戰更危險!
美國國防部預測中國核彈頭數量將突破1000枚,引發了德語報刊的擔憂。《法蘭克福匯報》認為,盡管中國核武庫比美俄兩國弱很多,但是軍備競賽已經開啟。《南德意志報》則擔心地指出,眼下的這場軍備競賽缺乏當年美蘇之間的裁軍機制。
德國之聲
2021-11-08 14: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前北約盟軍最高司令:美國的「台灣戰略」應有軍事、外交、價值、經濟、科技5個層面
今年以來,台灣安全、中國軍事威脅、美國是否防衛台灣等議題,成為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熱烈討論的焦點。前北約盟軍最高司令、美國海軍退役四星上將史塔夫瑞迪斯在《時代》雜誌撰文指出,美國必須儘快提出明確的台灣戰略與東亞戰略,從軍事、外交、經濟、科技、價值等層面多管齊下,與中國該對抗時對抗、能合作時合作。
閻紀宇
2021-11-08 09: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當美中軍機、軍艦在台灣海峽發生「撞擊意外」,如何避免戰爭全面爆發?《外交事務》雜誌提出解方
2001年4月1日愚人節當天上午,中國海南島附近空域發生一樁絕非愚人節惡作劇的事件,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一架殲-8戰鬥機意外撞擊美國海一架軍EP-3偵察機。殲-8斷裂墜毀,飛行員王偉死亡;EP-3機身受創,迫降海南島陵水機場,24名美軍機組人員遭中方扣留;南海上空戰雲密布。
閻紀宇
2021-10-18 09:00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軍事
歷史
專欄
觀點
科技
閻紀宇專欄:美中軍事、安全、科技爭鋒,華府AI人工智慧大戰略出爐
「人工智慧國家安全委員會(NSCAI)的最終報告提出一套整合型的國家戰略,將改造政府組織、調整國家方向、號召關係最密切的盟邦與夥伴,面對競爭與衝突都由人工智慧加速推動的新年代,展開防衛與競爭。」
閻紀宇
2021-03-09 06:1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衛星照片揭密》中國建造「東風41型」飛彈地下發射井,承受美國核子第一擊!
美國核武專家根據人造衛星照片研判,中國正在北部一座軍事基地全力建設地下洲際彈道飛彈發射設施,而且是為較新型的「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ICBM)量身打造,目的在於加強自身的戰略嚇阻能力、反制來自美國的威脅:一旦遭到敵國核子攻擊(第一擊),能夠立刻發動核子反擊。
閻紀宇
2021-03-02 08:10
VIP
國際
軍事
歷史
新新聞
原子彈逼迫日本投降,有必要嗎?(下)現代歷史學家抨擊:杜魯門分明知道,沒有原爆也能贏!
第一枚、第二枚核彈爆炸後的75年內,我們感激核爆沒有再發生,並仍然保持對核武的恐懼。戰爭總是殘酷與不人道的,儘管美國過去曾有主流說法稱,原爆拯救了更多美國人與全世界公民的性命,但是1945年扔擲的這兩枚核彈真的有必要嗎?
蔡娪嫣
2020-08-18 16:20
評論
國際
歷史
專欄
觀點
閻紀宇專欄:如何為超級強權對決的冷戰畫下句點?一位國際關係智者的寶貴經驗
他是數十年來華府國安外交領域最受尊重的人物之一,曾經擔任兩位美國總統的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為七位總統提供政策諮詢、在美蘇關係、美中關係、波灣戰爭、冷戰終結等議題上扮演重要角色。然而歷史照片中的他往往非常低調,不是廁身眾人之中,就是佇立在邊邊角角。
閻紀宇
2020-08-11 06: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邁向阿拉伯核武大國?沙烏地阿拉伯與中國合建「黃餅鈾」提煉設施 美警告「危險」
沙烏地阿拉伯疑在中國幫助下,建造了一座能將鈾礦提煉成「黃餅」的核設施,再度掀起外界疑慮,擔憂這個中東能源大國一步步實現發展核武野心。
王穎芝
2020-08-05 20:10
評論
政治
國內
軍事
專欄
張競觀點:潛艦產業園區-甭做夢囉!
媒體再度就基隆設立潛艦產業園區引發論戰,特別是基隆市議會參訪臺船基隆廠區時,該廠廠長對該案毫無所悉,更讓人覺得這個純粹就是選戰花招,未來勢必要成為唬弄基隆鄉親必然跳票之政治芭樂票。
張競
2019-11-13 05:50
新聞
國際
軍事
美國、俄羅斯唯一核武條約2021年到期 《經濟學人》警告川普:搶救條約比跨越南北韓邊界還重要
美國總統川普2018年6月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新加坡舉行「川金會」,成為史上首位任內與北韓領導人會面的美國總統,而他時隔1年後再創「第一」紀錄,在板門店跨過南北韓分界,成為第1位任內踏上北韓領土的美國總統,不過《經濟學人》9日指出,美國與俄羅斯之間僅剩《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限制核武擴張,而加快腳步與俄羅斯談判,延長條約效期,比跨越板門店邊界還重要。
簡恒宇
2019-07-11 10:0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