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軍事防衛 文章列表
#
軍事防衛
約 11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美中矛盾下的台灣—給台灣政府與人民的建議
美中關係在如今愈發的受到世界關注,甚至可以說世界不關注也不行。一個正要崛起的大國遇上一個已經稱霸幾十年的霸權,兩者之間的矛盾與衝突再近幾年來不斷地推升。這體現在軍事的競爭、聯盟的對抗(以美國為首的「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五眼聯盟」與「四方安全對話」vs以中國為首的「亞投行」與「北京香山論壇」)以及經濟的相互牽制(美中貿易戰)等等……。
黃凱祥
2025-04-26 06:00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惹毛美國又被賴17條嚇到!國民黨下訪中禁足令 朱立倫雙D快變「雙Dead」
藍綠罷免大戰延燒全台,近日藍營罷免民進黨立委第一階段提案終於破蛋,過關8案,讓罷免比數變成比較不難堪的35:8,但由於3月13日總統賴清德宣布「賴17條」國安策略,隨後驅逐談武統的在台陸配,懷有中國情感的北一女教師區桂芝也遭檢舉約談,台灣社會隱然出現的肅殺氛圍,讓藍營承受的壓力有增無減;尤其在費心對抗綠營罷免,力保國會優勢席次之餘,還得同時應對來自美國、中國的不滿,國民黨可說是左支右絀、處境艱困。
晏明強
2025-04-01 08:2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韋安觀點:台灣如何不成為下一個烏克蘭?從美烏「談崩」看台海現實!
「疑美論」或「信美論」都不重要,只有「自強論」才是出路。
韋安
2025-03-05 06:30
新聞
國際
軍事
關稅、釣魚島以及台灣問題:BBC帶你看懂石破茂與川普簽署的聯合聲明
在全球高度關注下,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日本首相石破茂(ShigeruIshiba)上週(2月7日)在白宮會晤後發布了美日領袖聯合聲明。有分析表示,根據這次會面及會後的聯合聲明,先暫停了川普重返白宮後風雨欲來的美日關稅戰,並有效降低外界對同樣擔任首相不久的石破茂的「親中」立場的猜測。更重要的是確立二戰後數十年,美日兩國同盟關係的持續。
BBC News 中文
2025-02-17 1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你相信是意外嗎?順興39號拖壞海底電纜,引發「灰色地帶行動」激辯
根據英媒報導,台灣北部基隆港外的海底通信電纜上週遭到損壞,初步調查應是由一艘香港背景的貨輪「順興39號」(Shunxig39)「拖錨」所致。
BBC News 中文
2025-01-06 20:13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大國博弈
台海解碼》對號入座還是假戲真做?「怪怪的」軍演,解放軍對台「聯合利劍」又出鞘?
賴清德總統出訪返台,中共對台軍事出手?近期以來,包括國安系統與國防部在內,各種解放軍動態消息不斷,一則比一則驚人。先是國安人士透露,中國大陸可能在賴總統12月6日返台前後,發動「聯合利劍─2024C」軍演,並表示「不排除中俄有可能進行聯合演訓」。
張鈞凱
2024-12-11 08:30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劉燕婷觀點:俄烏戰爭終局大哉問─美俄如何「共管」烏克蘭?
川普(DonaldTrump)勝選後,外界原本預期俄烏戰場很快能停火,卻沒想到會在近日陡然升級。
劉燕婷
2024-11-26 07:1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解析天空之眼─中共高分衛星對我防禦策略的啟示
吉林一號高分5B星的發射與其後續衛星星座的佈局,對臺灣的國防與安全構成了重大的威脅與挑戰,特別是在情報蒐集、戰略態勢感知、軍事部署反應與國際科技競爭等層面帶來深遠影響。
劉嘉霖
2024-11-19 06:10
新聞
國際
兩岸
BBC看美國大選:新任總統將如何影響美中台關係?北京更希望誰進白宮?
11月5日美國總統大選進入最後倒數階段,賀錦麗與川普的支持率緊咬,選舉結果將影響美中關係的走向。
BBC News 中文
2024-11-02 09:37
風生活
旅遊
台北
台北最強景點不是西門町!遊客推1地「風景優美、永遠有新東西可看」:值得常去
說道台北景點你會想到哪裡呢?是充滿文青氣息的松山菸廠,還是時尚潮流的西門町呢?根據旺旺中時《一城市一特色》的旅遊票選活動中,台北市奪得第一高票的是陽明山,以3270票高票當選。第二名、第三名分別為,松山文創園區、西門商圈。票選頁面介紹到,陽明山上的花鐘已成為許多遊客的熱門必去景點,也是台北市和全台民眾集體記憶的指標。花鐘整點會播放專門為花季創作的音樂,為這個城市指標增添獨特氛圍。不過,除了花鐘,陽明山還有哪些可看之處?去過陽明山的人評價又是如何呢?本文一次整理。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4-11-01 10:36
新聞
國際
財經
科技
美國總統大選前,拜登再收緊跟中國人做生意:2025年起,連馬斯克也將受影響?
週一(10月28日),拜登政府公布新法規,要求美國人若與中國進行可能威脅國家安全的特定交易,必須通報;部分交易若進一步被認定為構成「特別嚴重的國安威脅」,則予以禁止。新規自明年1月2日起施行,涵蓋三大領域:半導體和微電子、量子資訊科技、人工智慧。
德國之聲
2024-10-31 10:10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政經解密
幕後》保證互相毀滅!美國戰斧飛彈嚇阻中國 未公開的解放軍新型核潛艦瞄準台灣
2024年10月14日中共解放軍因不滿總統賴清德國慶談話,宣布在台海周邊舉行「聯合利劍-2024B」圍台軍演,共軍遼寧號航艦戰鬥群也到台灣東部外海,模擬對我花蓮、台東戰力保存基地進行打擊。只不過正當全球及台灣均聚焦解放軍對台封鎖、實戰意味越來越濃的聯合利劍系列演習,幾乎在同一時間發生在黃海的共軍動態,則沒有得到太多關注,只是在我軍情人士眼中,該件事才是國軍防衛作戰真正要高度警惕的威脅。
晏明強
2024-10-23 08:30
評論
政治
財經
風評
風評:至死不悟!2件事點出能源政策的重大錯誤
近期深受矚目的中共圍台軍演、及經濟部長郭智輝說赴菲律賓種綠電等2個事件,雖然性質迴異,但某個角度而言,卻同樣指出了綠營能源政策的重大錯誤,遺憾的是民進黨顯然是至死不悟、鐵尺到底。
主筆室
2024-10-19 07:20
新聞
政治
海基會馬祖服務中心揭牌 羅文嘉:盼兩岸和平交流而非軍演威嚇
中共解放軍昨針對台灣舉行「聯合利劍-2024B」軍事演習。對此,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羅文嘉今(15)日在馬祖表示,軍事追求的是單方勝利,交流追求的是雙方共贏,和平是共同的目標與心願。羅文嘉表示,昨日的軍演對和平只有傷害,他認為,正統的中華文化強調近悅遠來、大同世界,中國大陸應該思考自身在國際社會的角色、正統中華文化的價值,當和平的支持者,而非戰爭的發動者。
黃信維
2024-10-15 16:37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虛幌的亞洲北約─石破政權日臺交流關鍵字是地方與社會
日本新首相石破茂提出的「亞洲北約」,實際並非著眼於「北約」,而是著眼於「亞洲」。
陳冠智
2024-10-08 05:4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國際法與主權─美國對臺灣的法律承諾
近期,美國通過《臺灣衝突嚇阻法案》,這項法案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該法案旨在加強臺灣的防禦力量,應對來自中國的軍事威脅;然而,這項立法也引發了一個重要問題:從國際法的角度來看,這是否標誌著美國對臺灣主權的某種正式承諾?此外,該法案與過去美國對臺灣的法律承諾,如《臺灣關係法》之間的關聯又是什麼?本文將探討這些問題,分析該法案在國際法框架下對臺灣地位及國際秩序的影響。
林哲宇
2024-09-15 05:30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軍事
BBC看台灣國防預算激辯:川普跟馬英九誰更有道理?要不要向以色列看齊?
台灣行政院於上周四(8月22日)通過了2025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其中,有關軍事防衛的支出預計增長到佔GDP2.45%左右,超過去年的2.38%,同比增長7.7%,總額達到6470億新台幣,創下紀錄。
BBC News 中文
2024-08-30 09:31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調查》早被共軍摸得一清二楚!已劇透的漢光演習 暴雷台灣的隱憂
原規劃5天4夜跨晝夜實施的國軍漢光40號演習,因受凱米颱風攪局提前一天半結束,反登陸、反空機降、戰機熱加油等諸多實兵操演都被取消,僅有戰力保存等科目順利完成。惟2024年漢光演習強調貼近實戰,取消作秀性質濃厚的火力展示,更首度進行「去中心指揮管制」作戰演練,各方評價確實要比往年高得多,只不過部分想定及接戰作為,若以嚴格的實戰化標準來衡量,恐怕仍有不符現實的商榷空間。
晏明強
2024-07-30 08:4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金彥斌觀點:「Be Water!」面對美中,請賴政府勿雙標!
賴清德總統曾說,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來臺灣,願意招待吃蝦仁炒飯與珍珠奶茶,引起輿論熱議,賴一言,當時是有意拉攏認為對陸須以「對話交流代替對立」的選民,國台辦卻冷回,要他務實,別講賴皮話自討沒趣。果然,賴總統上任不到一個月,隨即印證國台辦對賴的評判,陸委會借陸發布二十二條「懲獨」新規,將赴陸港澳旅遊提升為「橙色」警示作為回應。加上2/14「金廈事件」至今爭議未落幕,與近日澎湖漁船越界捕魚事件等零星海域糾紛,臺海情勢緊張,正走向CNN時事評論員札卡利亞說,臺海情勢沒有最危險,只有「更危險」。
金彥斌
2024-07-29 06:30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重磅專訪
大國博弈
專訪》不怕中共再軍演?余茂春揭唯一理由:建議川普當選後接賴清德賀電
美國總統大選進入倒數,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川普再度問鼎白宮,挑戰現任民主黨總統拜登,川普當選或拜登當選,對中政策會有何改變?美國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中國中心主任余茂春接受《風傳媒》專訪指出,兩個陣營不會有根本的不同,美國對中的底線仍然是絕對「反對使用武力改變現狀」,但川普政府會非常側重於對中國有效的「嚇阻」(deterrence),而且比拜登政府還要有效。
林庭瑤
2024-07-14 08:50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