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車諾比事件 文章列表
#
車諾比事件
約 4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國內
財經
風評
風評:非核廢核不轉彎─話術解決不了供電危機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本周四開了首次會議,從總統到官員的發言,再看會議型式、成員結構、過往「歷史教訓」,只看到滿滿的口水、政治用語,外界不必期待委員會有成效、為能源政策帶來改變。
主筆室
2024-08-10 07:48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王伯輝觀點:您可以不喜歡核能,但台灣需要核能!
車諾比一個最大的核能事故,它給了我們什麼啓示或教育。
王伯輝
2024-04-29 06:40
財經
福島核處理水排海真的安全嗎?
日本政府正在努力說服本國國民及其鄰國,經過處理的福島第一核電站污水排放進海洋不會危害人類健康或者自然環境。然而,反對的聲音仍然此起彼伏。
德國之聲
2023-07-10 14:10
VIP
國際
新新聞
核電復活-全球篇》多國重新擁抱核電,核能為何能由黑翻紅?
311東日本大地震至今屆滿12週年,當時震驚全球的福島核災令人餘悸猶存,部分歐美國家更以此為鑑,推動逐步廢核。然而,隨著俄烏戰爭推升全球能源價格、各地缺電危機頻傳,以及氣候變遷加劇,曾被棄如敝屣的核能卻由黑翻紅,許多國家紛紛表示將重新考慮讓核電廠延役或增建反應爐。《新新聞》特別策畫「核電復活」專題,深入探討這股「核能復興」浪潮對全球與台灣有著什麼樣的意義?
陳艾伶
2023-03-14 16:5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俄烏之戰中,四處謠傳的各類核安假新聞
在筆者上一篇談到關於國安與能源的投書後,隔日隨即爆發各類所謂,關於俄國如何意圖摧毀核設施來毀滅烏克蘭的消息,更糟糕的是,部分人士甚至掛著引用IAEA的大旗,卻惡意扭曲IAEA聲明本意,意圖將人誤導至與IAEA所言完全相反的結果,公然偽造文書,藉以達成其製造恐懼與造謠抹黑之目的。
林琬寧
2022-03-14 14:1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調查
新新聞
獨家》303大停電只是冰山一角,核三去年底險出包 台電曾估2025停電機率恐更頻繁
3月3日全台大停電,政府歸咎於人員疏失的個案,但這只是台電管理螺絲鬆散的冰山一角,《新新聞》獨家掌握,核三廠去年12月大修期間發生過恐釀嚴重核災的核燃料回填反應爐錯置的情況,顯示在供電壓力下維修的狀況連連;且台電在前年針對新進人員的訓練講義曾預估,2025年綠能占一定供電比例下,若未建構足夠的儲能設備,傳統機組跳機、停電機率可能會更加頻繁;而綠能缺乏儲電設備,也影響303停電逾12小時才恢復供電。對於供電不穩,全民恐怕得「剉咧等」。
洪敏隆
2022-03-08 17:00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財經
軍事
觀點投書:能源與國安─看好了!台灣,烏克蘭與德國只示範一次
俄烏衝突,是最近版面上最常被討論的國際時事話題,許多人從歷史淵源、國際布局、美俄博弈、戰術推演等各方面進行討論,甚至延伸出關於若中國武力犯台時可能的想像,尤其那句「看好了XX,OO只示範一次」的網路語句,更是讓許多人朗朗上口。
林琬寧
2022-03-04 14:00
國際
軍事
「這是向全歐洲宣戰!」俄羅斯軍隊控制車諾比核電廠 烏克蘭:核災悲劇可能重演
俄羅斯24日入侵鄰國烏克蘭,發起二戰落幕後歐洲最大規模的地面戰。烏克蘭官員表示,俄羅斯當天已經控制位在首都基輔以北的車諾比核電廠。該核電廠曾在1986年爆炸,釀成人類史上最嚴重的核災,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警告,如果俄羅斯持續入侵烏克蘭,當年的核災悲劇可能重演。
廖綉玉
2022-02-25 22:00
風生活
新知
世界
日本
即將解禁!日本福島食品到底能不能安心吃?各國專家學者研究揭真相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食力foodNEXT
2022-02-12 18:3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核四公投」早已是純然政治問題
朱立倫不演了?不用演了!一心一意要翻盤。
劉志堅
2021-11-06 05:20
新聞
國際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商業
經濟
COP26》廢核與減碳的兩難:25位能源專家呼籲德國「留下核電廠」!
「廢核」已是德國社會長期以來的共識,從公民社會到中央政府都為此目標努力,現仍運作的6座核電廠預計將於明年全數退役。不過,在這最後一哩路的關鍵時刻,來自國內外各領域的專家與作家卻共同撰寫一封公開信〈親愛的德國,請留下核電廠〉,呼籲德國暫緩關閉核電廠,原因是非核化將導致碳排放量上升。不過,評論認為,能源政策隨著新任聯邦政府上任而改變的可能性不高,因為反核這條路,綠黨從1980年走到今日,從街頭走入內閣,此刻暫緩核電廠除役,無異於「變節」。
張玉馨
2021-10-31 10:49
VIP
政治
公共政策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1991年郝柏村內閣「重啟」核四的先期行動
首先要向讀者們說明,你沒有看錯、編輯部也沒有寫錯,1991年郝柏村內閣提出的的確是核四「重啟」,因為核四廠的計畫在1980年甚至更早就已經提出,後來因為種種原因(詳見內文)停頓,當看完這篇刊登於1991年5月6日出版的217期《新新聞》的文章,你會發現核四廠的興建還真是命運多舛加轟轟烈烈,不但遇到震驚世界的車諾比核電廠爆炸事件,還有涉及「台灣核武計畫」的張憲義叛逃事件。
涂振華
2021-10-31 17:00
評論
國內
財經
專欄
謝錦芳專欄:阿公的五月桃與芒果
新冠疫情爆發社區感染,學校停課,餐廳改做外帶,衝擊許多小農的生計。位於新竹尖石鄉石磊部落泰雅阿公哈勇、小農江美麗、文錦山等人種植的五月桃,透過政大50+1社企的LINE群組預購,短短幾天,搶購一空。政大50+1社企希望透過校友的力量,實踐社區支持型農業(CommunitySupportedAgriculture)的理想。
謝錦芳
2021-06-20 06:4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核電為何重獲擁戴?醫直指「道理很簡單」 2大關鍵原因揭曉
台灣今年8月將舉行公投,重啟核四、珍愛藻礁等案屆時將進行投票。對此,精神科醫師沈政男11日發文提到,自己對反核有一份特殊的感情,然而重啟核四公投有望通過,他認為關鍵在福島核災過去已近10年,以及空污議題逐漸躍上檯面,沈政男強調,「核災vs肺癌」正是台灣的宿命之一,「不只是能源問題,其他領域也有這樣棘手的難題。」
陳煜
2021-03-12 08:20
風生活
闖出武肺大禍,中國聲勢卻如日中天?他:西方媒體有意以台灣對抗中國大外宣
武漢肺炎爆發之初,不少分析師斷言,疫情是對中共管治的一記重擊,甚至形容是中國的「切爾諾貝爾(編按:台灣稱為車諾比事件)」。但到今日病毒肆虐全球,有評論警告,中國正試圖營造抗疫成功的形象,扭轉劣勢,讓人民相信外國更危險,有政府監控反而更安全,對外又宣傳「中國模式」更優秀,趁機在國內外謀取政治紅利。
*CUP
2020-04-11 07: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新新聞
新新聞》川普反擊反助習近平擺平黨內異議
武漢肺炎疫情全球升溫,中美關係交惡,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透過推特奇襲美國,指美軍把疫情帶到了武漢。豈料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罕見砲口對內,指科學家揭開病毒的來源,不是由外交官或記者揣測。兩者似乎隱約出現路線之爭的裂痕。
新新聞林庭瑤
2020-04-03 14:00
評論
兩岸
新新聞
專欄
林庭瑤專欄:零確診?寧可相信《方方日記》
由於中國官方統計,無症狀感染者不列入確診,連日零確診「成果」飽受批評。你相信中國官方公布「零確診」嗎?我寧可相信《方方日記》,如果我們聽了太多謊言,就再無法分辨真相了。
新新聞
2020-03-28 06:50
新聞
國際
藝文
「中國隱瞞才讓全球疫情如此嚴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談瘟疫、自由與死亡,耿爽竟稱「極端不負責任、請多貢獻正能量」
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略薩(MarioVargasLlosa)15日在西班牙《國家報》發表文章〈回到中世紀〉,談論目前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略薩說,儘管自中世紀以來文明取得非凡進步,但人類對瘟疫與死亡的恐懼卻沒有改變、始終如影隨形。他也批評中國沒有自由民主,試圖隱瞞消息、的打壓言論,才讓疫情演變到今日境地。
李忠謙
2020-03-16 17:51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新冠肺炎是川普的「車諾比」?歐美疫情延燒,西方民主社會面臨輸不得的壓力測試
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引起的全球性經濟、醫療體系崩潰正在急速惡化。歐美民主國家陷入前所未有的危險狀況,病例翻倍式增長,難以遏止社區傳播。
蔡娪嫣
2020-03-12 08:10
新聞
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竟造就了網壇巨星 莎拉波娃如何從政治難民的後裔,成為家喻戶曉的世界球后
前網壇球后莎拉波娃(MariaSharapova)在台灣時間2月26日正式宣布退休,莎拉波娃說道:「我看著我自己即將要擊球的照片時,我躍身在空中試圖找到一個完美的擊球點,但我卻根本不敢直視這個畫面,它讓我畏懼,我真的好痛苦。」莎拉波娃網球生涯累積5座大滿貫賽冠軍、36座WTA巡迴賽單打冠軍,在宣布退休的這一刻,她才32歲。
陳耿閔
2020-03-11 17:34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