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之間的愛戀與性行為在中國社會一直沒有消失過,費孝通(一九四七/二○○七:四四)曾說,「男女有別的界限,使中國傳統的感情定向偏於向同性方面發展。變態的同性戀和自我戀究竟普遍到什麼程度,我們無法確切說;但是鄉土社會中結義性的組織,『不願同日生,但願同日死』的親密結合,多少表示了情感方向走入同性關係的一層裡的程度已經並不很淺。」當異性之間正當的愛情發展渠道受阻時,就會產生替代性的同性結交現象,儘管它是不是同性戀尚不明確。二十世紀七○年代,由於男女戀愛極易遭致流言蜚語,恢復高考後的一些大學校園裡甚至出現一個班裡所有女生全部成雙配對的情況,她們可以毫無顧忌地垂下蚊帳同床共枕,而且女性之間的關係很類似於男女異性戀之間的角色扮演。但是,這些女孩「畢業不久後,飛快地、正常地結婚生子」(翟永明,二○○八:五二九)。在毛澤東時代,同性戀被等同於「雞姦行為」,它被視為資產階級的腐朽習性與封建糟粕,而女同性戀則被排除在這種「雞姦/同性戀」的類別之外繼續遭到忽視。由於缺乏同性戀觀念,很多同性戀者甚至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是同性戀者。「陸姨」回憶起二十世紀六○年代末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