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警惕 文章列表
#
警惕
約 11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警惕「綠色統戰」—中華民國派莫成「假反共、真台獨」的花瓶
419「拒絕統戰,守護台灣」凱道集會甫落幕,「青天白日滿地紅」與台獨鯨魚旗在總統府前同框的畫面引發震撼,媒體與社群紛紛以「藍綠攜手、全民反共」定調。民進黨立委林俊憲感嘆「中華民國在台灣、中華民國是台灣」,黨團幹事長吳思瑤也形容「好美、好震撼」。然而,從旗幟來源到動員脈絡,這場「表演」更像是個台派的「統戰」舞台,而非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團結。
許正豪
2025-05-17 05:4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財經
軍事
專欄
鄧聿文觀點::警惕美中關稅戰─北京拿台灣祭旗
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最近在一篇博客文中威脅說,大陸有必要加大對台當局的極限施壓,包括對「台獨」軍事繩索的進一步勒緊,要向台當局傳遞清晰信號:幫著美國對華攤牌,意味著置他們自己於死地。胡是在討論川普政府在談判中要求其他國家限制與中國的貿易往來,而對台灣發出這個威嚇的。在胡看來,美國對華貿易戰已經加入「孤立中國」的地緣政治企圖,而台當局對華盛頓最言聽計從,正配合美方的無理要求,縱容台積電等將核心半導體產能遷往美國,加強美國對中國大陸實施戰略打壓的高科技資源,直接幫著美國打科技戰和經濟戰。
德國之聲
2025-05-01 07:00
新聞
政治
綠營推罷免,是布局2026地方選舉?黃揚明曝「小心外溢效應」:藍營應警惕
全台大罷免升溫,目前共有35名泛藍立委進入二階連署,罷免民進黨立委案都需補件,其中,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在立法院角色鮮明,早就是綠營眼中的頭號戰犯,是罷藍委的指標股,更影響到花蓮2026縣長選情。對此,媒體人黃揚明直呼,現在許多親綠罷免團體玩的是罷免某某某就是罷免傅崑萁,這個稱作外溢效應,國民黨應有所警惕。
李孟恩
2025-03-23 08: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經濟
糖衣毒藥?「習近平賣權」上證指數重返3400 專家觀望2事:值得警惕
美國總統川普堅持打關稅戰導致美股重挫、經濟衰退疑慮四起,市場正對「川普賣權」預期迅速淡化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中外民企釋出善意外,更積極推動經濟擴張政策為中國股市提供堅實動能,「習近平賣權」的市場信心正快速攀升。
王秋燕
2025-03-17 09:20
新聞
政治
「和川普槓上不會有好下場」 學者看「美烏談判」破局:台灣也要警惕
美國總統川普、副總統范斯2月28日在白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晤,原計劃簽署涉及稀土的礦產協議,孰料從原本的以禮相待變成口角衝突,川普不滿澤倫斯基對美國毫無感激、尊重之意,還說「你正在拿數百萬人的生命做賭注」,澤倫斯基也不甘示弱回嗆。會後,范斯伸手拍了川普的肩膀,澤倫斯基卻對現場全球媒體,為自己的表現按讚。前國安會副秘書長楊永明對此直言,身為國家元首和川普槓上不會有好的下場,他要澤倫斯基想清楚「不要想做歐洲的英雄、烏克蘭的英雄,但是把這場停火協議踩在腳下」。
李孟恩
2025-03-01 17:50
新聞
兩岸
財經
習近平召開民企座談 華為任正非:警惕科技業表面繁榮,「這段時期」是生死關頭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月17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民企座談會,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會中表示,儘管中國在智能駕駛、半導體等領域取得顯著進展,但仍需警惕「表面的繁榮掩蓋內功不足」,稱未來5年是中國科技產業的生死窗口期,並透露華為已啟動「備胎計劃2.0」。電動車「一哥」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先其他競爭者大約3至5年,每項技術背後都是創新。
兩岸中心
2025-02-19 08:56
VIP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郝雨凡觀點:警惕川普主義回歸對全球秩序和中美關係的衝擊
隨著美國大選拉下帷幕,川普(DonaldTrump)再次歸來。川普1.0和川普2.0相比,到底意味著什麼?會給美國和世界帶來什麼變化?美國未來4年川普2.0的可能政策邏輯是什麼?
郝雨凡
2025-01-13 07:10
新聞
政治
「青鳥辦桌」為明年立委罷免暖身?黃揚明:國民黨該警惕「這件事」
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與多個台派民間團體所發起的「重返新手村——台北青鳥回血大辦桌」活動今(30)日於台北濟南路登場,不過相比國會改革時修法時的聲勢,現在的人數與量能明顯縮小。但資深媒體人黃揚明在節目《週末大爆卦》中指出,這些活動不只是在為明年的立委罷免暖身,有更多參與者是在為2026投入地方議員選舉爭取曝光。
蔣帆威
2024-12-01 08:50
地方新聞
嘉義
拒菸!國中生畫筆訴思念 警惕哥哥莫步爸爸後塵
嘉義縣衛生局舉辦「反菸Q寶拒菸(煙)作伙來」四格漫畫創作比賽,中埔國中侯盯燁同學以令人鼻酸的故事,拿下國中組第一名。他的創作靈感源自於父親因長期吸菸而病逝的經歷,當時年紀尚小的侯同學深受打擊,如今看見哥哥也染上菸癮,擔憂之餘決定用畫筆勸哥哥戒菸,並呼籲大家珍惜健康、遠離菸害。
夏和宣
2024-11-18 18:44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勞動部基層員工輕生事件,警惕公部門職場霸凌問題
最近一起勞動部基層公務員不堪職場霸凌而輕生的事件震撼社會,讓人再次聚焦公部門的工作環境問題。這件事不僅僅是一起單一悲劇,背後更反映出結構性問題和體制內長期存在的壓力與不公,使我們必須思考:政府組織文化是否已經走向惡性循環?勞動保障機關的角色是否受到應有的重視?
柳靖
2024-11-17 05:4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VIP
大國博弈
台海解碼》「普京的痛」給了大警惕!中共圍台軍演先封鎖這2要地 專家:瞄準賴總統「台北中樞」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10月14日組織戰區陸軍、海軍、空軍及火箭軍等,展開「聯合利劍-2024B」圍台軍演。共軍針對台島北部、南部同步組織要港封控、區域奪權、對海突擊、對陸打擊等科目演練,檢驗部隊多域協同、體系對抗、精打擊要能力。軍演重點包括海空戰備警巡、要港要域封控、對海對陸打擊及奪取綜合制權等項目。
林庭瑤
2024-10-15 08:50
新聞
政治
肯定罷樑團體「無畏壓力站出來」 民進黨:謝國樑應懷抱警惕回歸市政
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投票並未通過,民進黨發言人卓冠廷今(13)日對此表示,肯定公民團體與基隆市民在罷免過程中無畏壓力,勇敢站出來,表達對於謝國樑施政不滿的聲音。另外民進黨也提醒謝國樑,面對這樣的結果不應感到歡欣,而是應懷抱警惕的心,專心回歸市政。
黃信維
2024-10-13 19:16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挺台已成國際潮流? 警惕「凱子外交」
荷蘭國會近日通過友台動議,主張聯大2758號決議並未決定中國擁有台灣主權,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給人一劑激動的興奮劑,本土組織台灣聯合國協進會(taiuna)也在聯合國大會召開期間發起遊行,聲勢浩浩蕩蕩達到前所未有的五百人,綠委員激動落淚,高喊「挺台已成國際潮流」,我們的國際地位好像終于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事實果真如此嗎?
許哲銓
2024-09-30 05:40
風生活
汽車
科技
世界
駭人事件:美國Audi e-tron GT維修中起火自燃,台灣車主需警惕電動車電池風險!
近日,美國印第安納州卡梅爾市(Carmel)一家奧迪(Audi)經銷商遭遇了一場驚心動魄的事故。一輛正在維修的Audie-tronGT豪華電動轎車突然起火,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這起事件不僅暴露了電動車潛在的安全隱患,更引發了人們對室內電動車維修風險的深度思考。
陳宏軒
2024-09-20 17:56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又一個解放軍海外據點:中國如何協助柬埔寨建造海軍基地?其它國家為何應該警惕?
自去年中柬「金龍」聯合軍演以來,柬埔寨的雲壤海軍基地迅速發展,並且有兩艘疑似中國「江島級」護衛艦的船隻在此駐紮七個月,這引發了對該地區穩定的擔憂。
BBC News 中文
2024-08-05 10:16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民進黨的「假新聞認知作戰」 民眾應有所警惕
近日(25日)自由時報報導,資深媒體人爆料,指稱台灣某電視台所製播的政論節目,主題、談話腳本均有對岸官媒新華社記者參與,直接在錄影棚盯梢,引發輿論關注。
D.L
2024-06-28 05:40
地方新聞
新竹
竹市高樓火警足堪警惕借鏡 楊文科:加強集合式住宅檢測宣導
鑑於竹市社區大樓火警造成兩名消防員殉職,新竹縣長楊文科今(28)日在主管會報中表達沉痛哀悼,同時敬佩消防員救災奮不顧身。他指示新竹縣政府消防局檢視相關設備,「務必要使用最好的設備」,並加強訓練,提醒消防員「顧到自己」,也要求有關單位加強集合式住宅檢測、宣導,以避免憾事重演。
方詠騰
2024-05-28 18:24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為何美國對「中國2027攻台計劃」如此警惕?解析華府擔憂原委
去年11月舊金山美中領導人峰會後,一位美國官員告訴媒體,習近平對於據傳北京攻台時間表感到不滿。這位官員說:「習近平基本上說『聽著,我在美國聽到關於我們計劃2027年或2035年進行軍事行動的報導。但(中國)沒有這樣的計劃,也沒有人跟我談過這件事。』」
蔡娪嫣
2024-05-08 20:4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杜宇觀點: 歐盟農民抗爭行動給台灣的警惕
去年底迄今歐盟農民陸續上街頭抗議,規模越來越大,行動也越來越激烈,適逢歐盟即將於6月舉行歐洲議會選舉,歐洲極右派團體莫不積極拉攏憤怒的農民,以求勝選;各國執政者為避免影響政黨支持度,終於做出妥協和退讓,對歐盟委員會原本引以為傲的「綠色新政」及新的「農業共同」都是一項挫敗,相關政策後續推動恐將充滿變數。
杜宇
2024-04-03 06:40
新聞
國內
米酵菌酸致死率高於3成!毒物權威看寶林案:驗出首例是警惕但不用恐慌
台北市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今晚表示,解剖發現其中1名死者血液中檢出米酵菌酸。毒物權威指出,國內首例驗出是警惕,但國際發生率低,民眾免恐慌。
中央社
2024-03-29 09:24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