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謝秉霖 文章列表
#
謝秉霖
約 2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勿讓悲劇重新上演,還給女性完整身體自主權
據媒體報載,「Shofar轉化社區聯盟」理事長彭迦智提出的全國性公投提案「人工流產應於妊娠8週內施行」,引起網路上正反雙方的廣大論辯,支持方認為政府應該立法保障胎兒(國家未來公民)的生命權,反方則認為此舉無疑是限縮婦女的生育自主(autonomy)、讓子宮彷彿成為國家所有。但墮胎在台灣是否合法?第一線執行情況如何?而現行法制又會有哪些弊病的產生,經常讓人一頭霧水,希望透過此文一一闡明。
謝秉霖
2019-10-05 05:30
風生活
教育
讀者投書》「聰明優秀的亞洲學生」,他到美國交換才發現台灣教育的狹隘與不足...
剛到美國時,每星期總會定期和在台灣的爸媽通話,每當他們問起我的校園生活時,不知道是否是因為長期被刻板印象固化,我總會答以「美國學生好笨,簡單的數學也搞不定」、「美國的數理科考試絲毫沒有難度」。
謝秉霖
2018-01-16 15:25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我未成年,我的幸褔無需護家盟來守護
「彰化護兒聯盟」於7日北上立法院大動作召開記者會,批評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下簡稱伴侶盟),與彰化高中學生會、彰化女中臺灣文學研究社等學生組織,於8日共同舉辦「青春水漾」電影座談會,痛批此部影片不旦遭監察院糾正,更是在教導孩子「性高潮」及「探索敏感帶」。而彰化縣縣議員黃玉芬更指出此舉過度意識形態,是在教導孩子「怎樣解放、怎樣放縱」。
謝秉霖
2016-11-13 06:0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拒絕假友善,不該犯的三大錯誤!
繼男演員李天柱「同性戀人類滅絕說」、前台大外文系教授畢安生跳樓自殺後,自2012年即胎死腹中的婚姻平權草案隨著同志遊行的到來,再次引起社會大眾的討論。自從520選後,民進黨遲遲沒有公布相關修法的時程,在同黨立委尤美女的催促下,法務部長邱太三9月時才表態要制定「同性伴侶法」,此言一出,無論是反對同性婚姻的護家盟派,抑或是起草多元成家三法的伴侶盟,都紛紛強烈反對,兩面不討好,狠狠賞了民進黨政府一巴掌。
謝秉霖
2016-10-27 06:2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後山藍天重現 端看國民黨如何贏下花蓮
今年5月29日,從事公職服務經歷數十年的花蓮市長田智宣逝世,引發各界嘆息。田智宣從基層村里幹事做起,一路當上縣議員、吉安鄉鄉長、花蓮市市長,因為施政「不分藍綠,只有民意」、「重視多元族群平衡發展」,頗受花蓮當地居民愛戴,在花蓮這塊政治版圖藍大於綠的不利條件下,為民進黨奪下在花蓮唯一由綠營執政的鄉鎮市。
謝秉霖
2016-09-02 06:0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蔡英文的道歉,有助於台灣和解?
2016年8月1日,成為中華民國建國以來,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蔡英文總統以兌現總統大選時的承諾,以總統身分向原住民族公開道歉,以十大點、近三千字、16分鐘的演說稿,為過去四百年以來,原住民族受到不公不義、政權壓迫、及原住民基本法保障不夠落實而道歉。
謝秉霖
2016-08-03 06:40
新聞
政治
張美慧拚花蓮市長補選 賴清德、蕭美琴站台助陣
距離花蓮市長補選僅剩27日,藍綠選情皆告急,民進黨參選人張美慧31日於花蓮福町路與福建街口,舉行競選總部成立晚會,花蓮民進黨籍立委蕭美琴、台南市長賴清德皆親蒞現場,為知名度仍不高的張美慧站台,期望能守住綠營唯一在花蓮執政的鄉鎮市。
謝秉霖
2016-07-31 23:41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哀哉,服儀早該解禁
2016年5月20日,民進黨政府上台,立刻修訂了「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明訂「學校不得將學生服裝儀容規定作為處罰依據」,並希望學校能以民主程序,經公聽會或校園投票後來制定服儀規範。然而,這項看似善意的修法,引起了來自正反雙方相當程度的論戰。
謝秉霖
2016-07-31 06:2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達爾文與耶穌之戰
你相信嗎?1920年代,在美國公立學校公開教授進化論(evolution),不僅可能讓你吃上官司、甚至有鋃鐺入獄的風險。直到1968年,美國法庭才做了劃時代的判決,讓演化論成為「合法」的教學內容,從現在的觀點看來,的確有些荒腔走板,但卻真實的發生在20世紀初的美國。
謝秉霖
2016-07-17 05:5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中國人權,各自表述
六月的中國,著實不平靜。發生了兩起震驚海峽兩岸、國際社會的重大事件。兩位鬥士,一個在香港,一個在陝西;一個是書店老闆,一個是律師。擁有不同職業、社經地位、家庭背景的人,都在用生命,為中國人權做出莫大的貢獻。
謝秉霖
2016-07-10 06:1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同志夜店槍殺案的性別反思
美國當地時間6月12日的凌晨,同志夜店PulseClub發生了一起大規模的槍擊案,造成了39人當場死亡,11送醫宣告不治,53人受輕重傷。而犯下這起恐怖兇殺案的,是29歲從事保全業的美國公民奧馬爾·馬丁(OmarMateen)。
謝秉霖
2016-06-15 06:1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婚姻平權也需要轉型正義
「不管這條路有多長、有多遠、有多艱辛,我們都要繼續走下去!」伴侶盟創會理事長許秀雯律師溫柔但堅定的說,自稱全台「最兇狠歐巴桑」的她,放棄坐擁高薪的機會,從2009返台後,投入社會運動,草擬多元成家三法,是台灣推動同志權益最重要的火車頭之一。
謝秉霖
2016-06-05 06: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遠離公民社會的新政權
新政府在大選後,不斷的拜訪企業大老,談到教育部長時,又提到與產業接軌,尤其加上最近爆發的浩鼎案,不免令人聯想又是一個政商學菁英結合,這些都偏離公民社會,更背離了當初喊得震天價響的中產與新世代正義!完全將公民社會、新世代正義拋諸腦後;甚至連一場與勞工、中產、或新世代的座談傾聽,都付之闕如。另外準總統與準閣揆,都具有博士學位,特別是都未曾擔任民意洗禮後的職務,而這也將被詬病,內閣一樣又來自象牙塔,與庶民更加隔離。
鍾秉霖
2016-04-21 06:0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只有我們才能決定自己的服儀
2015年7月23日,一群來自台灣各地,不同學校、不同成長背景、不同家庭因素的學生們齊聚一堂,突襲進佔教育部,拒絕接受黑箱課綱,或有親中嫌疑的歷史課本。這給臺灣社會上了寶貴的一課,學生不再是沉默的聲音,學生不再接受不合理的威權統治,學生們親自落實了民主社會不可或缺的-公民不服從。
謝秉霖
2016-04-19 05:5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關於死刑,你該了解的3個問題
近日,死刑存廢再次引起廣大的討論,無論你的立場為何,我相信,共同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們,都共同為小燈泡感到哀傷,也都祈求司法,能夠公平公正的審判,還給社會一個公道,不讓純真的生命,白白逝去。
謝秉霖
2016-04-07 05:4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觀點投書:翻轉教育-看見台灣新契機
「噹!噹!噹」,早修的鐘聲響起,你睡眼惺忪的在桌上醒來,迎面而來的是一張數學練習卷和國文默寫填空。昨晚,為了準備考試,你只睡了5小時,一想到今天的課表八堂全是學術課程,放學又得準時到補習班報到,打從心底的無助感油然而生,但你知道你並不是少數,全台灣各個角落的學生,都和你一樣,在為未知的未來奮鬥,「這樣讀?真的有意義嗎」你問著自己。
謝秉霖
2016-04-02 05:5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不被神祝福的護家公投
2015年9月,新興政黨信心希望聯盟成立,成員大多以基督教背景起家,我深深給予相當程度的盼望,希望這個政黨秉持著基督教博愛的精神,關懷社會上的弱勢族群,積極走入鄉鎮服務社會,傳遞信心、傳遞希望、更傳遞愛,補足現行藍綠兩黨的不足。但仔細觀察幾個月後,卻深深發現,其所造成的爭議似乎比正面回應來得多。
謝秉霖
2016-02-27 05:5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保護兒少?提告兒少?
2016總統及立委大選剛畫下一個句點,台灣出現了第一位民選的女性總統,這透露出了社會不再以生理性別做出先入為主的投票抉擇,而是以能力、領導力、影響力而決定票入何人。期許新政府能展現魄力,積極改革國會,推動各項法案、增進人民福祉,絕不能辜負台灣民眾的期望。
謝秉霖
2016-02-17 06:15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教育體制下被遺忘的族群
1994年7月25日,兩位北一女學生留下一封名為「世界的本質不適合我們」的遺書後燒炭自殺,簡短的遺書、不精確的自殺原因,都留給世人無限的遺憾和疑問。媒體及社會氛圍大多臆測,林青慧、石濟雅皆是因為自己身為同志的身分,無法獨立面對社會輿論的壓力,而決定離開人世。
謝秉霖
2016-02-13 06:0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風書房
觀點投書:同志教育為何勢在必行
筆者現為高中生,關心性別平權議題已有四年,致力於在校園中建立友善、包容、尊重的多元環境,積極發起校園短講,讓男校中並不罕見的多元性別者,被看見、被尊重、被聆聽,最終能在校園中看見自身的價值並欣賞自己的不同。然而,在推行同志教育中,遇見了許多不同聲音的家長起身抗議。
謝秉霖
2016-01-30 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