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諾貝爾物理學獎 文章列表
#
諾貝爾物理學獎
約 16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突破論壇》Deepseek吹響AI競賽號角 專家分析美中競爭格局:差距非常小
美中AI賽局競爭漸趨白熱化,美國晶片出口管制在中國發布大型語言模型Deepseek後引發市場重新檢視中美在AI競爭上逐漸縮小的差距以及對於先進晶片上的需求。長風基金會在29日於政大公企中心舉辦「AI中美爭霸,台灣突圍」突破論壇,分別邀數發部次長林宜敬、立法委員葛如鈞、iKala共同創辦人程世嘉、台達研究院院長闕志克參與對談,探討美中AI競爭下的全球科技賽局走向,以及台灣在世界變局下的戰略角色。
蔣帆威
2025-03-30 09:10
評論
國際
政治
財經
專欄
呂紹煒專欄:2大錯失、2項誤判,英特爾「老兵不死、只會逐漸消逝」
上周各界熱議台積電「要如何拯救英特爾」。對腦袋中還有當年「WINTEL」在「統治地球」時代風光者,看到「拯救英特爾」,大概都會有「今夕何夕,何以致之」之感;幾番錯失典範移轉,一旦沉淪,英特爾要再奮起再造榮景,機會之門已越來越小了。
呂紹煒
2025-02-19 06:20
風生活
國際
即時
世界
中國這1領域正重塑世界!最新自然指數:前10名他們占據8席,美國連麻省理工也只排13
最新公布的自然指數(NatureIndex)顯示,中國在物理學研究領域持續擴大領先優勢,排名前10的機構中,中國占據8席,而美國則無一上榜,排名最高的美國機構僅列第13位。這一變化反映出全球科技版圖的轉變,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在基礎科學研究上的競爭力正面臨挑戰,但也有專家表示美國在原創性與突破性研究方面仍具有優勢。
張啟敏
2025-02-11 17:00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科技
AI
林基興觀點:華人自信心生出DeepSeek
最近,中國深度索求公司的人工智慧大模型DeepSeek,花費六分之一卻達到美國ChatGPT的效能,震驚美股,包括費城半導體指數重跌9%,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暴跌16.97%,市值蒸發六千億美元,引發「仇者痛,親者快」,例如,美國川普(DonaldTrump)酸溜溜與矽谷質疑偷竊,諸如我國數發部次長等綠營唱衰。
林基興
2025-02-08 06:30
新聞
國際
科技
AI
美國AI實力全球第一?日經:「中國大學畢業生」已撐起矽谷半邊天,北京若召回人才恐顛覆現況
即便來自中國杭州的人工智慧「深度求索」(DeepSeek)嚇壞矽谷與華爾街,AI第一強國無庸置疑還是美國。不過《日本經濟新聞》6日指出,其實「支持美國研究力的重要助力來自中國」。根據美國智庫分析,美國的AI學界與業界有4成都是中國大學的畢業生,甚至超過了從美國大學畢業的人才。
國際中心
2025-02-06 13:15
新聞
國際
科技
AI
「在它面前,我們只是3歲小孩」AI教父辛頓再次警告,人類從未控制過比自己聰明的事物!
伴隨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慧(AI)平台橫空出世,不只讓全世界刮起一波AI熱潮,使得眾多企業因此受益,也讓人們開始倚賴這項新科技,希望透過它的幫助,讓你我達成更多目標或成果。但是面對這個兼具強大能力、速度與「智慧」的人工智慧,看在眾多專家眼中,卻是以一種悲觀且警惕的心態,不斷提出警告和提醒,希望人們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也得做好自己可能不小心被取代的心理準備。
李靖棠
2024-12-28 13:53
新聞
國際
國內
藝文
「起司狂歡節」展12公尺拼盤 駐台代表:宣揚美食文化很重要,這是各界對法國的期望
法國在台協會主任龍燁派駐台灣逾1年,積極推廣法台科學、商業等各層面合作外,也希望台灣更了解法國的文化。龍燁接受《風傳媒》訪問指出,「宣揚法國美食、文化很重要,因為這是各界對法國的期望。」
王秋燕
2024-11-10 20:13
風生活
教育
新竹
台灣最強中學「考5A也擠不進」!94%上國立醫學相關科系,家長狂北上買房搶學籍
113學年度高中免試入學日前放榜,位在竹苗區的最高分數由「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級中等學校」(下稱竹科實中)拿下,想要錄取的學子都必須達到5A10+、寫作5級分的門檻,而近日該校的升學榜單也公布,一行看下來竟有高達94.8%的學生錄取國立醫學相關科系,少部分則是錄取國外名牌大學,引起網友熱議。
吳欣蓉
2024-11-05 10:32
地方新聞
新北
新北推適性發展N種方法 首場邀教育部次長葉丙成談適性!
新北市攜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新北市中小學校長協會、教師會及3大家長團體合作,今(21)日舉辦113學年度「選所愛、好好讀、有前途」適性幸福學活動,首場講座邀請教育部次長葉丙成分享心路歷程,下午則安排臺科大7個科系專業場域實境參訪,一探智慧電動車研究、奈米及結構分析、AI模型、半導體及精微科技、生醫工程等特色課程,協助了解實務與產業應用的發展方向。
李梅瑛
2024-10-21 20:22
新聞
國際
科技
風專訪》量子革命先驅阿斯佩訪台!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盼「法台合作研發量子科學」
2022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法國知名量子力學家阿蘭・阿斯佩再度來台訪問,他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表示,「半導體是台灣最大的優勢產業,法國、台灣該針對此領域合作量子科學研發,兩國在推動量子科研可以做更多,法國該有更多學生到台灣念博士班,台灣也該有更多學生到法國進修」。
王秋燕
2024-10-16 14:55
風生活
國際
科技
商業
熱議華爾街
科技熱議》AI包辦2024諾貝爾獎!化學獎、物理獎,都由「AI概念」科學家獲得;AI需求不會是空包彈?
AI包辦諾貝爾獎!化學獎、物理獎,竟然都是由AI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授予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University)的JohnJ.Hopfield和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ofToronto)的GeoffreyE.Hinton,主要因為這兩位科學家利用物理學工具,幫助訓練了人工神經網路。
金牛幫幫忙
2024-10-15 13:00
評論
國際
專欄
科技
鄧鴻源觀點:對今年諾貝爾物理獎的感想
91歲約翰·霍普菲爾德在1982年發明聯想神經網路,76歲的傑佛瑞·辛頓則是反向傳播算法和對比散度算法的發明者之一,同時也是深度學習的推動者,被譽為是「深度學習教父」。
鄧鴻源
2024-10-12 05:40
新聞
國際
科技
AI
「AI教父」榮獲諾貝爾獎肯定 日經:Open AI與Nvidia都是幕後功臣
素有「AI教父」之稱的多倫多大學名譽教授傑佛瑞·辛頓(GeoffreyHinton)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殊榮,《日本經濟新聞》稱,包括OpenAI的生成式人工智慧、輝達(NVIDIA)的AI晶片,都要歸功於辛頓的研究與貢獻。不過也可以說,辛頓能夠獲得諾獎肯定,這一批作為AI業界大佬的學生確實貢獻良多。
國際中心
2024-10-09 17:51
新聞
國際
科技
AI
2024諾貝爾物理學獎:表彰發明「人工神經網路」實現「機器學習」,美加兩學者共享殊榮
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8日揭曉,由美國科學家霍普菲爾德(JohnJ.Hopfield)及英國出生的加拿大科學家辛頓(GeoffreyE.Hinton)共享殊榮。諾獎委員會指出,今年的物理學獎得主「利用人工神經網路實現機器學習」、「他們使用物理方法訓練人工神經網路」。
國際中心
2024-10-08 18:44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韋安觀點:蔣介石「軸線」─在大國夾縫中堅持「自由獨立」
一葉知秋!當滿地都是落葉時,就分不清,到底秋天?冬天?還是早春已來臨。
韋安
2024-08-21 06:40
評論
國內
專欄
科技
阿將伊崮喜瀾觀點:意識宇宙─弦理論、量子與靈魂學的蝴蝶效應
在現代科學的殿堂中,弦理論(Stringtheory)、量子力學(Quantummechanics)和靈魂學(parapsychology)或許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若深入探究,卻能發現它們有著驚人的共通點。三大領域皆試圖解開宇宙和生命的終極奧秘。而原住民傳統知識將自然萬物視為一個互聯共生的整體的智慧,早已蘊含其中。
阿將伊崮喜瀾
2024-08-15 05:50
評論
國際
歷史
專欄
科技
鄧鴻源觀點:天文學研究是人類心靈最偉大的探險
據報導,為了慶祝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ChandraX-rayObservatory)發射升空25周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公布了該天文台拍攝的25張新圖片,呈現壯觀的宇宙天體,令人目不暇給。
鄧鴻源
2024-07-27 06:30
VIP
評論
國際
專欄
科技
名家專欄
閻紀宇專欄:鑄劍為犁─化核彈為核能的物理學家
「他們要將刀劍鑄成犁頭,把槍鑄成鐮刀。這國不舉刀劍攻擊那國;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
閻紀宇
2024-07-27 06:20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黃仁勳加州理工畢典致詞提輝達多次受挫 勉勵畢業生:所有痛苦都會讓人成長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加州理工學院畢業典禮致詞,他表示,輝達的成功奠基於一連串的挫折,世界充滿不確定性、也可能不公平,學會快速將挫折拋到腦後,它將是你的超能力。
中央社
2024-06-16 09:59
新聞
國際
科技
AI
輝達下一代架構叫Rubin,就是為了紀念她!暗物質研究先驅、諾貝爾物理學獎遺珠:薇拉・魯賓
輝達向來以科學家名字命名處理器架構,有紀念肯定之意。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在台演講透露,下一代GPU平台代碼是Rubin。Rubin是美國女天文學家,生前開闢宇宙看不見的暗物質研究領域。
中央社
2024-06-06 12:3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