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春天,與許久不見的謝庭菡導演吃飯聊聊彼此近況,除了敘舊以外,也討論到心理疾病如何在戲劇上呈現的各種可能,像是撞鬼經驗與思覺失調症中的視幻覺之差異及可區別的一些線索。2017年的冬天,導演接到公視的提案,要翻拍一部以心理醫師為主角的小說,她知道,國內沒有心理醫師的職稱,相關的職類只有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及諮商心理師的區別,翻閱完小說,發現主角是接近國內臨床心理師的背景,雖然這部不是職人劇,但為了更貼近真實,因此邀請具臨床心理師證照的我擔任本劇拍攝的顧問,展開了這次的合作。接到這樣的任務,覺得非常榮幸也很興奮,但也伴隨相當大的壓力,改劇本的期間,經常夢到劇中角色的互動情節,直到播出前,都經常擔心自己做的不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