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語文教育 文章列表
#
語文教育
約 1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發現時已得用助聽器」聽損兒錯失治療 學齡前兒童聽力篩檢漏洞待補
「聽」見世界不但是美好的事,更關係到小朋友的學習、認知及人際關係。然根據統計,新生兒聽損發生率約千分之3到5,到了學齡前階段,一些漸近、後天、遲發性、遺傳性或暫時性疾病,會造成幼兒的異常篩檢率增加到7到10%,最後經追蹤診斷真正的聽損兒約1%。而此時正是把握早療的黃金期,由此可見學齡前聽力篩檢的重要性。惟一群聽損兒家長反映,迄今還是有部分縣市沒有做到利用專業儀器全面為學齡前幼兒進行聽力篩檢,為此他們將發起連署陳情,要求政府立即補足漏洞。
黃天如
2024-11-11 09: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課綱古文不單只是語文教育
課綱古文爭議沸沸揚揚,近日掀起正、反兩派論戰,個人淺見,古文典雅優美,教忠教孝,明禮知義,透過字裏行間的薰陶,淺移默化,培養文學氣質暨高尚的情操,知是非、辨善惡,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奠定人格發展,這斷非反對者所謂:「純粹只是一種語文教育而已!」的謬論。
黃映溓
2023-12-12 06:10
新聞
地方新聞
台北
「愛˙多元文化新視野」 北市新住民語文補充教材及繪本發表
臺北是一個兼具人文關懷與多元融合的城市,目前本市國中小新住民子女人數超過1萬人,占全市國民中小學學生人數的5.26%,已成為本市學生結構中的一大族群,臺北市教育局積極推動新住民子女教育各項教育措施與活動,如多元文化教育、親子教育活動、語文教學支援人員師資培育等,期從多元面向協助新住民子女順利融入在地學習環境。在新住民語文教育方面,為豐富教育部原本發行之學習教材,教育局、本市新住民語文輔導團、新住民語文教學支援教師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合作,陸續編擬越南、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緬甸、柬埔寨等7國語言之新住民語文補充教材,自109年度起迄今已完成1-6冊教材之編輯,主要依據教學流程補充各國生活情境、民俗文化、語文互動、詞彙習寫等動態教學活動,期望透過趣味化、生活化、遊戲化及創意十足之補充內容,活化教師的教學內容、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與成效,後續將持續研編7-12冊教材。此外,本市創全國新住民子女教育之先,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合作,陸續完成《請聽我說》、《歡迎妳來臺灣,小美》、《我的一天》、《拉拉&卡卡在臺灣》等4本跨國銜轉繪本,期望透過繪本豐富課程素材,引導學生從自身出發,關懷他人,理解世界,落實素養導向教學。12月7日在建成國中辦理本市新住民語文補充教材及繪本發表會,由教育局鄧進權副局長代表感謝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本市新住民子女教育工作小組、新住民語文輔導團、補充教材編輯之各國語言教學支援教師們,對於推動新住民子女教育措施共同合作、不遺餘力,協助學生探索不同國家的語言,拓展國際視野,亦為新住民子女營造友善的學習環境,期望能繼續提供新住民子女友善學習的環境與各項教育措施,打造臺北成為一個充滿溫暖與愛的城市,補充教材與繪本亦會資源共享,提供各界運用。
溫佳身
2022-12-09 03:26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闕志克觀點:理工人才的語文能力不重要嗎?
臺大、清大、陽明交大、中山及中興等大學的理工學系日前公布明年「申請入學」的參採學測科目,只含英文、數學A及自然3科,但不包括國文科。另一方面,高達104個私立大學校系,則排除英文科,將採計科目數降為1至2科。兩者的動機並不相同,前者摒棄國文科分數,以聚焦招募數理成績較好的學生;後者則意圖降低招生門檻,以因應少子化浪潮的衝擊。但他們送出的訊息則一致:「語文能力對大學教育的領受乃至未來職涯的發展,不甚重要。」這樣的訊息不僅偏離社會現實太遠,更真正誤人子弟、貽害無窮!
闕志克
2022-12-06 13:50
新聞
地方新聞
彰化
全國語文競賽彰化縣派出63人參賽 並頒發感謝狀感謝集訓老師
語文界的年度盛事,由教育部主辦的111年全國語文競賽,12月初將在新竹市光復高中及三民國中舉行,彰化縣政府在縣內各級學校舉辦縣內競賽選拔參賽選手,最後霈出63位選受參與5個項目4個語別的競賽,彰化縣府特別舉辦「全國語文競賽彰化縣代表隊授旗典禮」,並頒發感謝狀給8位語文競賽集訓召集人及15位助教,感謝他們對這些參賽學生的訊臉跟教導。
王秀禾
2022-11-22 03:41
新聞
地方新聞
屏東
111年師鐸獎結果公布 屏縣3位師長榮獲師鐸獎
教育部日前公布111年師鐸獎得獎名單,屏東縣今年度由餉潭國小校長林秀英、長興國小校長陳淑蕙、林邊國小教師曾啟瑞等3人獲殊榮。林校長在語文教育領域深耕多年,透過推動全縣家鄉繪本製作發表與分享,持續深化學生之土地情懷、閱讀視野與美感素養;帶領全縣混齡教育學校培力增能,為偏鄉混齡教育奠基,並與民間基金會積極協力在偏鄉弱勢社區推動弱勢學生多元展能、課後輔導與老少共學、啟動社區樂齡學習中心終身學習,在偏鄉支持每一個孩子茁壯展能、陪伴每一位社區長者樂活學習,讓學校成為社區活化動力,讓教育化為潤澤春雨,其展現真誠熱情、堅毅承擔、對行政授權、對教師支持、對學生關懷,與家長社區協力合作之領導作為與教育實踐,實為展現「教育乃成人之美」之典範。陳校長透過積極提案以及與民間基金會協力合作,改善學校學習環境、推動弱勢學生多元展能,引領弱勢學生透過小提琴、棒球和數位學習等多元管道進行自我培能,以走出生命困境、開展寬廣視野,並深耕客語沉浸教學不遺餘力,推動全縣客家文化教育、教師培能與教材發展,培養學生愛鄉情懷與語文素養,讓孩子從生活、從素養、從跨域中細細體會周遭,感受群族文化及共融、共榮的美好;她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獨特天賦,積極引導家長和老師看見孩子的亮點和優勢能力,透過長期無私奉獻、溫柔堅定的領導,讓教育化為源泉活水,獲得家長與社會高度肯定。曾老師曾獲屏東縣教育奉獻獎與閱讀推手等獎項。他透過多元方式陪伴孩子養成學習的好習慣,不放棄每一個孩子。為了加強學生學習動機,將教室布置得像家庭一樣溫馨,自掏腰包建立班級圖書館,提供近兩千本藏書讓孩子享受閱讀的樂趣,同時也指導孩子寫作,對外參加比賽亦獲得不錯佳績。也致力於跟家長建立夥伴關係。111年度師鐸獎預定於111年9月26日(星期一)於陽明山中山樓由總統親自頒獎,以發揚尊師重道優良傳統,提振教師專業精神,獲獎人無論是從事教職的盡心盡力,教學工作上不斷精進,深受學生、家長與同事甚至社會的肯定,足為教育界表率,屏東縣政府教育處期盼更多認真熱忱的教育夥伴繼續發揚正向教育精神。
陳逸群
2022-07-08 22:32
評論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文化
鄭吉雄觀點:回歸語文教育評論大學國文的是與非
邇來大學國文興革問題甚囂塵上,各方卻沒有落實語文教育理論層次討論,十分可惜。首先,各方應該認清國文是「第一語言」(firstlanguage,L1,以下簡稱「一語」)而非第二語言(L2,二語),也要認清此「一語」的本質,在書寫是方塊字中文,在口語則是漢語語系(包括國語、閩南語/台語、客家話等)。不回歸語文本質,不談語文教育原理,而去辯論課程設置,未免捨本逐末。
鄭吉雄
2022-02-14 15:0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點教育》「臺灣優華語」?疫情下的華語文教學
「華語文教學」,是指對外國人進行的華語教學,即以華語作為第二語言或外語的教學(TeachingChineseasaSecond/ForeignLanguage)。十多年前全球華語熱,國內各大學華語文系所給予學生「掌握華語,翱翔寰宇」的願景,教育部至海外招攬外籍生的口號則是「學華語,到臺灣!」。我國於2013至2020年砸16億元推動「邁向華語文教育產業輸出大國八年計畫」,來臺學華語人數八年成長3.55倍,2019年疫情未爆發時,來臺學華語人數達3.2萬創新高。
諄筆群
2022-02-07 13:50
地方新聞
宜蘭
宜蘭縣語文競賽頒獎典禮 期許宜蘭囝仔再創佳績
宜蘭縣政府27日舉辦110年宜蘭縣語文競賽表揚典禮。各組各項脫穎而出的第一名語文好手共62名,由宜蘭縣長林姿妙親自頒發獎狀及1,000元聯合勸募禮券,表揚並且肯定獲獎者的努力,期許這群優秀宜蘭囝仔在12月25日、26日的全國語文競賽中,能為宜蘭縣爭取榮耀取得亮麗成績。
陳逸群
2021-10-27 14:35
評論
國內
專欄
文化
劉柏正觀點:取消大學國文必修的道理何在?
編按:台大今(18)日舉行教務會議,學生會提案廢除大學國文必修,改為通識課程。此前台師大將大一國文必修更名為「中文閱讀與思辨」、「中文寫作與表達」,清大則調整教材為自由選讀文化經典和實用寫作。
劉柏正
2021-06-18 05:50
新聞
政治
調查
幕後》孔子學院被下架 蔡英文想搶華語文教學「戰略據點」
中國在世界各地紮根的孔子學院,逐漸被各國政府視為「大外宣」的一部分。據指出,政府也積極發展華語文教育,盼在以美國為首的國家要求孔子學院撤出的時機點,爭取屬於台灣的機會,總統蔡英文也相當關心此議題,國安會在今年6月時就有召開跨部會會議討論,並且進行評估。
黃信維
2020-11-09 08:40
地方新聞
台中
中市扎根語文教育 108年全國語文競賽64人獲特優
108年全國語文競賽於108年11月23日及24日在臺北市盛大舉行,臺中市今年計有161人參賽、64人得到特優,成果豐盛;臺中市紮根推動語文教育,不只是各校教師積極培訓,也從家庭出發傳承語言文化,歷年來更是很多親子、手足共同參賽,例如今年有向上國中陳柏諭及教大實小陳柏諺、明道中學姐妹花劉可觀及劉可麗,都是跟著父母參賽的腳步,攜手參加國小學生組、國中學生組及高中學生組客家語演說,紛紛拿下特優獎項,客語項目獲獎率過半,讓人看見客家人拚搏的精神。
王秀禾
2019-11-25 18:58
新聞
政治
同框「韓國魚」!李佳芬偕神秘嘉賓 扮「講堂夫妻」暢談教育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夫人李佳芬10日在台北舉辦「佳芬講堂」,藝人郭子乾裝扮成「韓國魚」,以神秘嘉賓身分登場,成為另類的「夫妻同框」。郭子乾與李佳芬以「講堂夫妻」身分一搭一唱,暢談教育問題,也共同接受與會者的麻辣提問,包括性平教育、小學增聘外師與如何因應1450(網軍)等。
羅暐智
2019-11-10 18:50
風生活
教育
文言文比例》比文言文比例更重要的事—從北美語文高智能教育談國文教改
文言文與白話文的教學比例似乎在台灣一直是國語文教育的爭議焦點,2017課審會普通高中小組提案將古文修正為至多30%,旋及引起國教行動聯盟、全國十二年國教家展聯盟等團體反彈,建議依適性、公平、競爭力原則將高中語文科分級教學,提出主張的台大教授王立昇表示對國文智能不夠強的孩子,強迫學文言文是耽誤學生時間;前北一女校長周韞維則以不該剝奪優秀學生欣賞古文精簡之美的權利,也抱持相同主張。
想想論壇
2018-09-16 09: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不要文言文 ,也不要英文?
教育部昨天召開課審大會,審議十二年國教課綱國小暨普通高中英語文(含第二外語)、技綜高英語文課綱草案,決議取消普高英語字彙7000字上限,未來將聚焦在學測常考的4500個單字;技綜高則從原本4500字降為3500字。研修小組召集人張武昌表示,訂定字彙量是配合早期一綱多本,提供書商選材參考,希望藉由調降字彙數,讓學生不再只是一味背誦。(以上新聞摘自聯合新聞網)
王永志
2018-01-21 06:00
新聞
政治
文白比例23日再戰!擁文言文派批課審會:「不要自認是天皇老子,什麼都可以改」
教育部課程審議會將於23日召開,高中國文科文言文比例傳出復議呼聲。擁文言文派的教改論壇及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21日召開「課綱審查請遵守程序尊重專業」記者會,呼籲教育部長潘文忠嚴守中立原則,反對政治力介入課綱審議。他們表示,課綱草案若再提出復議,12年國教課綱審到天荒地老都審不完。
謝珮琪
2017-09-21 16:20
風生活
教育
為何我們必須學文言文?他分析國語的歷史,道出台灣語文教育最欠缺的事
簡單回顧一下白話文(宋朝以後就有大量的話本出現,都是以方言來創作,算是白話的一種,但我這邊說的白話文,是取代文言文,藉由白話體例作為學術、新聞或正式文書的文體。)與文言文的愛恨情仇。
想想論壇
2017-08-29 15:06
新聞
兩岸
BBC觀察:北京語文課教材收錄聖經篇章 批評者:違憲!
北京語文課改教材第13冊把《上帝創造宇宙》這篇基督教聖經內容定為神話故事列入教材引起網絡激烈辯論。批評者說,語文教材收錄聖經涉嫌違反了教育法關於「國家實行教育與宗教相分離」的規定,宗教進入教室違反了憲法。
蒙克
2016-06-02 13:16
新聞
國內
國文必修時數調降 學者批教育部「去菁存蕪」
12年國教新課綱定案在即,教育部研擬降低國語文必修課程時數,引發搶救國文教育聯盟不滿,2日召開記者會,批評教育部此舉將讓國語文教育「去菁存蕪」,導致學生語文能力更加低落。聯盟同時召集各界文人發起連署,包含詩人余光中、中研院院士許倬雲、前台大校長孫震等都加入連署,呼籲將高中的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恢復為必修。
劉汶霖
2014-05-02 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