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詹順貴 文章列表
#
詹順貴
約 23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台灣到底缺不缺電?台電天人交戰 賴清德要曾文生說實話
由總統賴清德主持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於8月8日召開首次會議,會中聚焦氣候變遷、電力挑戰及能源政策等面向。其中,台電公司董事長曾文生針對電力供需轉型與挑戰進行報告時,坦言未來3年,2024到2027年的供電壓力最大,夜間備用容量率大約是7%至8%,若扣掉機組故障,約可維持在200萬瓩左右,「是有一點緊澀」,且面對極端氣候,台電承擔的落雷量需重新補強,電網韌性強化工作也遇到用地、路權、執照取得等困難。
楊舒媚
2024-08-10 08:40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總統心事誰人知!「要就光明正大」 童子賢測風向民進黨對賴清德疑慮深
AI(人工智慧)和半導體產業進入爆發期,台灣電力需求日益增加,隨著核三廠1號機7月27日正式除役,行政院長卓榮泰在日媒專訪談及能源議題,被解讀為鬆口「2030年重啟核電」,再讓核能成為輿論焦點。值得注意的是,總統賴清德近期都稱尊重多元意見、有討論空間,如此曖昧不明的說法,賴清德內心的究竟在想什麼?
賴慧津
2024-08-04 08:20
新聞
政治
昔因反南鐵東移槓上賴清德 詹順貴現身律師後援會挺賴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備戰2024選戰,近期積極成立社會力後援會,全國律師信賴台灣後援會今(29)日舉行成立大會,吸引250名律師到場,此外,過去曾因觀塘案、南鐵地下化工程與賴意見相左的環保署前副署長詹順貴也現身力挺。詹順貴會受後訪時強調,總統大選是選能確保台灣自由民主的人,未來該監督還是會監督。
蔡宜彣
2023-07-29 22:50
政治
蔡培慧「傾全黨力才贏不到2000票」 詹順貴酸:實在不值得大肆歌功頌「德」
民進黨贏下南投立委補選,前立委蔡培慧戰勝前任縣長林明溱。不過,前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說,民進黨傾全黨之力,才勉強贏不到2000票,實在不值得大肆歌功頌「德」。
羅立邦
2023-03-06 00:57
新聞
政治
超徵稅收曝「2真實問題」 詹順貴:青年看不到未來!貧富差距更嚴重
今年總稅收超過預算數估計可達4500億元,創史上新高,外界期盼財政部可「還稅於民」。稅收的超徵、短徵,都會反映經濟表現。對此,環保署前副署長詹順貴於臉書發文指出,這項新聞資訊透漏兩項訊息。
葉語禾
2023-01-10 02:07
新聞
政治
和李遠哲不同調 詹順貴:蔡英文願接受異見,賴清德好面子固執己見
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日前在接受專訪時表示,民進黨政府能源政策目標無法達成,並稱副總統賴清德在氣候變遷議題的論述比總統蔡英文好。對此,環保署前副署長詹順貴13日於臉書發文表示,他認同李遠哲對能源政策的批評,也想看政府年底端出的具體政策路徑會否有所不同,但李遠哲誇讚賴清德的說法令他非常訝異,也完全無法認同。
鍾秉哲
2022-10-14 05:04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詹順貴專文:三接驚險挺過公投 政府應重新檢討四接五接予以適當整併
我國迄今舉行過的14件全國性公投案中,有5件與能源議題相關,突顯台灣能源轉型的環境困境,如何解決?在三接遷離公投中曾扮演政府與環團溝通橋樑的環境律師詹順貴,特別撰文提出他的觀察與呼籲,值得政府與各界正視。
詹順貴
2021-12-21 17:10
新聞
政治
稱每戶電費將多3萬被罵無恥 柯文哲反嗆:是參考沈榮津在立院的報告
公投進入倒數階段,台北市長柯文哲曾在節目《千秋萬事》中提到,若燃氣要占發電量5成,每戶1年恐增加3萬元電費。引發環保署前副署長詹順貴痛批「這是要多麼無恥才能如此胡言亂語?」對此,柯文哲16日回應是參考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2019年的報告,如果經濟部認為不對,請出來說明用電成本會變多少。
鍾秉哲
2021-12-16 21:10
新聞
政治
潘忠政特別點名感謝「藻礁叛徒」 詹順貴回擊:吃豆腐成分居多
4大公投案進入倒數階段,珍愛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日前在中選會舉辦第5場公投意見發表會中,點名感謝過去支持護藻礁、如今卻反對珍愛藻礁公投的環保署前副署長詹順貴、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等人。對此,詹順貴14日透過臉書發文回應,潘忠政此時刻意點名,恐怕是吃豆腐成分居多。
蔡佩珈
2021-12-15 15:40
VIP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公投糾結2》三接蓋不成核三恐延役?藻礁核四兩公投讓環保團體內戰
四大公投案即將在12月18日舉行,其中珍愛藻礁公投案若過,北部電力恐將出現大缺口,究竟會不會牽動核電啟動計畫?環保團體因此分裂,只好兵分二路,各自動員宣傳。
唐筱恬
2021-12-01 17:10
新聞
政治
公投說明會》「被說背叛環保在所不惜!」詹順貴嗆環團忘記要改善空污
中選會24日舉辦藻礁公投第3場電視說明會,反方代表環保署前副署長詹順貴強調,三接外推方案已對藻礁生態系影響降到最低,根據《環境基本法》定義,環境不只包含土地、森林與自然生態,陽光、空氣都包含在內,自然不能忽略中南部居民對空污的擔憂,支持三接外推方案,才能維護中南部居民盡快減煤、減空污的訴求。
蔡佩珈
2021-11-24 17:52
VIP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亞泥敗訴礦照挖!「重商」政府不修比憲法老的《礦業法》「重傷」部落
台北最高行政法院9月16日宣判駁回亞泥公司上訴,維持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確定撤銷經濟部先前准予亞洲水泥新城山礦場展延20年的採礦權。對當地住民來說,抗爭多年來雖感動於《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1條「諮商同意權」首次被法院正視,但寄望這項判決擋下水泥場運作仍然落空,經濟部說亞泥「依法」可繼續挖礦,導演齊柏林生前關切的白禿山林持續泣血。
洪敏隆
2021-10-19 17:00
VIP
國內
財經
調查
重磅專訪
重磅專訪1》陷藻礁風暴 陳吉仲:政府要與民間對話,不是拍板後才講
藻礁公投案意外掀起粉紅風暴,迫使行政院推出三接外推替代方案,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積極居中協調,扮演關鍵角色。他表示,「政府重大政策包括三接案、開放美豬等,一定要與民間對話,而不是拍板後才跟大家講;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如果沒有對話,能源轉型絕對做不到,而能源轉型做不好,減碳做不到,更不必談淨零排放了。」
謝錦芳
2021-08-13 16:3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不須浚挖海底也不要自掘墳墓
110年5月3日,歷史性的一天,蘇貞昌為了環境保育(政治地位)決議向環團讓步,將大潭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工業港再外推455公尺,離岸遠達1.2公里。他在臉書上這麼說:「顧供電,更護藻礁!不必浚挖,對沿岸影響更小!」
弓長張
2021-05-07 05:3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與幫政府背書無關」 詹順貴認同政院三接外推:環團本就有不同聲音
前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今(4)日表示,行政院推出三接外推方案能兼顧減煤、非核與生態;強調自己不是為政府背書,是環團間本來就有不同聲音,舉辦記者會是為呈現不同團體關心議題。
中央社
2021-05-04 12:11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用台中人的肺,換蘇貞昌的位
「保護藻礁」突然在今年3月份成為台灣政壇的重要話題,確定成為8月28日的公投議題。民進黨政府也為了突然火紅的藻礁,傾全黨之力的的阻擋聯署,但是星火連已燎原,公投聯署一舉衝破70萬份。「柴山多杯孔藻礁」會不會成為絆倒蘇內閣的最後一跤?將會是828公投前的政治大戲。
弓長張
2021-04-17 06:10
VIP
政治
調查
新新聞
看不見的戰爭》蔡英文頭痛、賴清德不愛 這2人卻成解套藻礁風暴無影手
台鐵太魯閣號事故為當下蔡英文政府危機處理第一要務,但對之前引發執政危機的藻礁公投,蔡政府暗中解決的腳步沒有停下。
楊舒媚
2021-04-07 16:50
VIP
政治
調查
新新聞
看不見的戰爭》被王美花碎碎念 曾文生是綠營藻礁拆彈的地下Big Boss
為了因應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召委、國民黨立委陳玉珍出招安排3月15日藻礁考察,民進黨曾向黨籍立委「開課」。據指出,當時一度情急的經濟部長王美花,曾對著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就有沒有戴安全帽等細節碎碎念。
楊舒媚
2021-04-07 16:40
VIP
政治
公共政策
調查
新新聞
藻礁議題僵持,環團各揣心事 北怕反核功虧一簣、南憂燃煤比例增
藻礁爭議延燒,政府派出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出面溝通,但雙方仍沒有共識。不過據了解,隨著能源議題成為焦點,環團檯面下也湧現壓力,北部環團擔憂,重啟核四案過關,將讓反核30年來努力功虧一簣;而以中南部環團也面臨「不想要空污!」的基層壓力,深怕反三接,結果勢必增加燃煤比例。因此,目前環團盼政府能釋出善意多方提出替代方案,共創雙贏。
唐筱恬
2021-04-05 16:20
新聞
政治
陳吉仲今會藻礁環團 詹順貴深夜再談「外移方案」:公投只是手段
針對大潭藻礁公投案,珍愛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等環團今(31)日與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會面討論,會後記者會將在下午1時召開。環保署前署長詹順貴30日深夜在臉書發文,進一步說明他提出的「三接外移替代方案」。他認為,放開既定立場溝通對話才能都贏,免去被核四重啟公投混水摸魚、漁翁得利機會。
黃信維
2021-03-31 11:4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