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複決 文章列表
#
複決
約 5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綠擬3大法案訴諸公民複決?黃國昌曝最新民調:6成民眾支持修法
立法院20日通過《選罷法》、《憲訴法》及《財劃法》修法,而後傳出民進黨內有人主張將3大法案訴諸公民複決。對此,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今(24)日在黨團記者會表示,根據民眾黨所做的民調,有6成民眾支持3大法案修法,若是綠營決議採公民複決,民眾黨當然會尊重,只是綠營應先面對被自己鎖進鳥籠的公投法。
林湘淇
2024-12-24 12:05
風生活
娛樂
愛莉莎莎嗆總統大選作票!選務人員狠揭上工12小時血汗工作內容:4年後妳來當
2024總統大選已於13日圓滿落幕,由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當選,但曾公開力挺柯文哲的知名網紅愛莉莎莎,卻在選後於IG的限時動態發文質疑作票,引起網友熱議,而部落客「時尚編輯的真心話」也於昨(14)日一連PO出多位選務人員的喊冤私訊,直指已對民主社會造成傷害,更有一名開票所的主任管理員氣憤要求愛莉莎莎四年後親自當選務看看,直呼「真的很可笑!」
吳欣蓉
2024-01-15 14:38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從2022九合一選舉結果分析,2024總統政黨票預測
2022年11月26日終於迎來了九合一大選終的最終站,從2020年到2022年這之間發生了許多事情,不管是國內外的政治形勢的變動以及科技話題的演變,還是2019年末開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及中國侵擾台灣議題,使得這次的大選熱門話題均環繞在民生、經濟及疫情,儘管許多候選人掌握了流量密碼,並加以利用在選情上,但單以選舉結果來看,議題的流量(粉絲團人數或議題發酵程度)僅僅只能是一個象徵性指標,這次綠地變藍天的結果,可能背後的涵義比四年前的「全台最大黨,討厭民進黨」故事更為深刻。
kkelchung
2022-12-04 14:00
VIP
政治
公共政策
新新聞
500萬選民反對 18歲公民權能如何解套?
人口結構、世代正義、權利義務等趨勢使得18歲公民權越來越急迫,在修憲複決公投沒有過關、同意票不如預期的狀況下,朝野政黨與公民社會如何共同解決?
李佳穎
2022-12-01 1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台灣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沒有掀起「藍潮」!美國學者:這因素可能讓民眾黨2024大選吸到票
中國國民黨在26日的「九合一選舉」贏得多數縣市首長選舉,為其2024年贏回執政權增加信心,且其推文還用「藍潮」主題標籤。不過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祁凱立29日表示,此選舉不算出現「藍潮」,因為民主進步黨地方議會席次上升,且中國共產黨對這次選舉介入影響不大。
簡恒宇
2022-11-30 21: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BBC看九合一選舉》四個要點:藍勝綠敗、抗中保台、修憲複決、鋪墊大選
11月26日(星期六)台灣九合一選舉落下帷幕,從上午8點至下午4點,台灣各地選民走入投票站,選出直轄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長等共9類地方公職人員,一共會選出1萬1023位地方公職人員。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六都(直轄市)市長,以及13縣3市的縣市長,共22個職位。
BBC News 中文
2022-11-29 16:10
風生活
18歲公民權反對票逾501萬!美國學者:台灣似乎和世界上其他民主國家有不同的選擇
台灣九合一選舉結果揭曉,美國學者祁凱立26日指出,這次選舉結果與選前民調的差距不大,讓他訝異的是,國際因素幾乎未對這次選舉產生任何影響,而且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投票反對與贊成人數相差竟然如此之小。
中央社
2022-11-27 19:29
VIP
政治
政經解密
公民複決成另類「藍綠對抗」!18歲公民權闖關失敗 距通過還差近400萬票
「我第一次在中壢夜市宣傳時,第一個從我手中拿到宣傳面紙的民眾竟然跟我說:『我一定投反對!』大家有遇到這樣的事情嗎?」今年17歲的蔡守威拿著麥克風吶喊。開票日傍晚,民間團體與各地宣傳18歲公民權的青年學子在中正紀念堂前架起盯著中選會的開票直播,街頭倡議的畫面歷歷在目。
李佳穎
2022-11-27 07:41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1126請你投下同意票
為了不造成誤會,先行澄清,以下言論不代表臺南一中學聯會,純粹為我本人之意見。
陳柏邑
2022-11-26 13:30
風生活
懶人包》18歲公民權修憲公投是什麼?投票資格、正反方意見一次看
台灣在2005年的第7次修憲後確立了超高的修憲門檻,廢除了擁有修憲複決權的國民大會,先由4分之1立委提議,並依政黨比率在立法院內組成修憲委員會,審查同意後經院會表決,至少85人出席、64人同意,接著在公告半年後進行公民複決投票,取得絕對多數同意,也就是965萬票才能修憲。
李佳穎
2022-11-25 17:29
風生活
2022九合一選舉懶人包》要去哪裡投票?候選人政見去哪裡看?投票要帶什麼?
台灣每四年會舉行一次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將選出九大職務,包含直轄市長、直轄市議員、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長、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民代表、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及村(里)長。本次將與18歲公民權修憲公投一同舉辦。
社群中心
2022-11-25 09:28
VIP
政治
新新聞
青年返鄉投票沒力了?返鄉列車2年內自4500人銳減剩700人
選戰倒數24小時,各陣營陸戰、空戰齊發,號召選民在26日出門投票,由南往北、由北往南的雙鐵與客運都加開班次因應,但從網路購票系統來看都還有座位。青年學子的返鄉列車也已經發動,人數卻不如以往,離鄉青年究竟會不會回家投票?
李佳穎
2022-11-25 08:4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這一票,不是投給蔡英文
二十四小時之後,就是九合一選舉的投票日,民進黨主席兼總統蔡英文忙著輔選,也忙著動員催票,她召喚「辣台派」,「投給民進黨的縣市首長,就是投給蔡英文」,反向推論,如果這一票不是投給民進黨候選人,是否就代表對蔡英文投下反對票?這個問題對蔡英文是問題,對選民不是;更重要的,除了九合一公職之外,還有一張十八歲公民權的修憲複決票,這張票,是投給年輕人,投給台灣的未來,和蔡英文無關。
主筆室
2022-11-25 15:2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民進黨催年輕人返鄉成反效果 看徐定禎講出綠營心內話
近日選戰越來越激烈,民進黨也展開最拿手的青年返鄉催票活動,找來民進黨苗栗縣長候選人徐定禎的正妹女兒拍攝催票影片,然而蔡英文總統發文底下卻被年輕人洗版一片「不買單」。更諷刺的是,徐定禎在苗栗聯合大學與學生對談時,學生只是質疑高端疫苗黑箱與林智堅論文抄襲,徐定禎竟當場爆氣「這個就不要再亂了啦!」、「我們也許做得不夠好,但實際上該罵的是中共啊,一直罵自己的執政黨是怎樣?一直罵自己的政府是怎樣?」、「一直污名化高端,污名化我們的政府是怎樣?你到中國去住住看啊!」引起輿論批評。
楊震恩
2022-11-24 14: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十八歲公民權─完全義務、完整權利
九合一選舉即將在11月26日舉行。越接近選舉日,越可以看到參選人賣力掃街拜票,許多地方都掛滿候選人的布條。然而今年在選舉時多了一項修憲的複決案,就是近期常看到的「18歲公民權」。18歲公民權的修憲複決案是經過跨黨派的立法委員全力支持而送出立法院,最後交由人民複決。
林彥良
2022-11-24 13:3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為啥咱愛支持18歲公民權
為何要支持18歲公民權?坦白說本人並沒有太多太複雜的理由。
蔡佳澄
2022-11-24 13:3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姚文成觀點:拒絕魚目混珠的複決權行使
本次憲法修正案係於111年3月25日由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第5次會議通過之「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增訂第一條之一條文修正案」,條文內容為「中華民國國民年滿18歲者,有依法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及參加公民投票之權。除本憲法及法律別有規定者外,有依法被選舉之權。(第1項)憲法第130條「中華民國國民年滿20歲者,有依法選舉之權。除本憲法及法律別有規定者外,年滿23歲者,有依法被選舉之權。」之規定,停止適用。(第2項)」
姚文成
2022-11-23 14:30
新聞
政治
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拚闖關 至少要961萬9697票才通過
九合一選舉進入最後倒數4天,此次選舉除要選出地方首長、市議員等公職外,也包含了台灣史上第一次「憲法修正案公民複決」。中選會今(22)日公告,此次「18歲公民權」憲法修正案的通過門檻為961萬9697票。
李思琪
2022-11-22 23:57
新聞
地方新聞
新北
111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及憲法修正案公民複決 選委會呼籲民眾踴躍投票、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今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及憲法修正案公民投票將於11月26日(星期六)上午8時起至下午4時止舉行,新北市選舉委員會今(21)日特別召開記者會說明相關規定,投開票程序採「領、領、圈、投」,先領選舉票、再領公投票、圈票、投票之方式進行,開票程序也會先辦理選舉票開票,再辦理公投開票,呼籲大家踴躍投票。
李梅瑛
2022-11-22 00:31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我們該怎麼看十八歲公民權?
11/26的地方大選即將到來,除了選舉,「十八歲公民權」的修憲案公民複決也將同時進行,社會上開始有對此的評論和討論聲音,然而就筆者看來,社會上各種聲音其實都少有那種一針見血很有說服力完全站得住腳的說法,聽一聽常常都會讓人覺得概念很模糊,或沒有一個較切實有根據的理由,也還是都會造成許多疑慮。對於這樣的情形,本人認為問題是出在大家沒有以正確的角度看待十八歲公民權議題。
黃存謙
2022-11-18 13:4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