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葉門內戰 文章列表
#
葉門內戰
約 17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軍事
「前所未見的地獄」降臨!川普下令攻擊葉門叛軍、恢復紅海交通,已知24人喪生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15日表示,已下令美軍對葉門什葉派激進團體「胡塞武裝」(Houthis,又稱「青年運動」)叛軍進行大規模攻擊。這個背後有伊朗撐腰的團體連月來封鎖紅海的商船交通。
國際中心
2025-03-16 12:24
新聞
國際
軍事
沙烏地阿拉伯的外交勝利:美俄為何在利雅德討論烏克蘭問題?
18日,美國與俄羅斯將就烏克蘭問題於沙烏地阿拉伯舉行會談。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沙國此次擔任美俄會談的東道主,不僅凸顯其擔任國際調停者的野心,更希望能藉此機會在日後論加薩問題時,獲得更多話語權。
李岱青
2025-02-18 18:36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徐勉生觀點:台海開戰不需要法理
《中國時報》7月7日刊出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石齊平先生大作「台海一戰,中美做法理準備」。文中對中美較勁以及台海局勢有精闢的評析。不過筆者對台海局勢有另類觀點。
徐勉生
2024-07-09 07:10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劉燕婷觀點:以色列解散戰時內閣與伊朗總統大選─塑造加薩戰爭的高層政治
在加薩戰爭突破8個月的現在,兩個政治動態引發外界關注。
劉燕婷
2024-06-20 07:00
新聞
國際
軍事
這支叛軍竟能影響全球航運格局!為何美國試圖打擊胡塞武裝,又怕捲入中東戰局?
葉門胡塞武裝組織自去年11月以來頻繁攻擊來往商船,升高航運風險。美國正在制定軍事行動,以遏止胡塞攻擊商船行徑,然而迄今10天的打擊仍未能有效阻止。這引起了一些美國官員的擔憂,他們擔心若軍事行動繼續,可能會破壞葉門的和平進程,並讓華盛頓捲入另一場難以預測的中東衝突。
蔡娪嫣
2024-01-21 15:38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王義雄觀點:美國霸權的困境
伊拉克當地時間12月26日,美軍向伊拉克境內3處設施進行了精準打擊,這3處設施被認為是伊朗支持的武裝組織「真主黨旅」所在地。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發表聲明說,這是對伊朗支持的武裝組織近期針對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美方人員一系列襲擊的回應。美軍在中東一方面要護住以色列,一方面還要應付中東反對勢力的偷襲,蠟燭兩頭燒,加上烏克蘭戰事吃緊軍需短缺,如今能不能有效地掌控亞洲局勢令人質疑。
王義雄
2024-01-04 07:00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商業
證券投資
運價指數漲60%!葉門叛軍擾亂紅海航運,反倒創造美股進場時機
胡賽武裝除了原先的飛彈與無人機襲擊外,也開始在航道上佈水雷,讓航運公司更不敢冒著船隻可能沉沒的風險,紛紛宣布改道更遠與成本更高的好望角。投資人擔心好不容易降低的通貨膨脹率可能因此再度升高,加上對於戰爭與地緣衝突的不確定性,資金轉進避險資產。
鉅亨買基金
2023-12-29 09:40
VIP
國際
軍事
經濟
一篇看懂紅海危機》牽動全球供應鏈與中東和平,美國如何遏止葉門叛軍?
葉門胡塞武裝組織近期頻繁攻擊來往商船,升高航運風險。15日迄今已有超過10家國際船運相關業者宣布暫停駛經紅海,包括5大航運公司中的4家──地中海航運公司(MSC)、法國達飛航運集團(CMACGM)、丹麥馬士基集團(A.P.Moller-Maersk)、赫伯羅德(Hapag-Lloyd);台灣的長榮、陽明、萬海;以及能源巨擘「英國石油公司」(BP)。
蔡娪嫣
2023-12-20 16:10
新聞
國際
軍事
經濟
四大貨運龍頭暫停行經紅海!《經濟學人》示警:新蘇伊士危機威脅全球經濟
距離加薩走廊數千公里處,正發生一場海上危機,可能將以色列和哈瑪斯之間的戰爭轉變為一場影響全球經濟的大事件。自15日以來,世界五大貨運公司中已有四家──「達飛海運(cmacgm)」、「赫伯羅德(Hapag-Lloyd)」、「快桅(Maersk)」和「地中海航運(msc)」──暫停行經紅海。
蔡娪嫣
2023-12-17 15:58
VIP
評論
政治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林宗弘專欄:從「Linbay好油」事件看政治仇恨值的激化與融解
隨著台灣大選進入百日倒數,各種假訊息在網路上擴大傳播,其中又以臉書粉專「Linbay好油」版主林裕紘所引爆的雞蛋事件影響較為廣泛。Linbay好油爆蛋事件情節曲折離奇,林裕紘返國由檢調收押禁見之後的發展雖不宜置評,其所涉及的選前假訊息議題卻值得關注。
林宗弘
2023-10-23 06:20
VIP
國際
大國博弈
穆罕默德王儲的國內政策及外交政策深具魅力!《外交政策》:沙烏地阿拉伯在中東極受歡迎
沙烏地阿拉伯官員及其發言人去年一直表示,沙國對全球經濟至關重要,是地緣政治大國,是中東不容爭辯的領導者。美國外交政策界對此深深不以為然,尤其是中東分析家。然而,美國期刊《外交政策》指出,沙烏地阿拉伯在中東地區確實深受歡迎,大量傳聞證據指出這是因為沙國王儲穆罕默德的國內政策及外交政策深具吸引力。
廖綉玉
2023-05-16 18:00
新聞
政治
經濟
「美國總有一天會被『敗』登玩垮!」 郭正亮批禁美企對中投資法案:中國最不缺的就是錢
中美持續抗衡,據外媒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美國總統拜登(JoeBiden)未來幾周將簽署行政命令,禁止美企對中國經濟關鍵領域進行投資。對此,前立委郭正亮於節目《觀點│亮點交鋒》中批評,中國最不缺的就是錢,讓美企投資還能多少掌握中國目前的發展現況,一但簽署行政命令,對美國反而更不利。「美國總有一天會被拜登玩垮!」
李思琪
2023-04-25 16:20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蘇育平觀點:為兩岸緊張降溫提供幾點淺見─
依據央視軍事微信公眾號2023年4月9日發布,共軍東部戰區繼續在台島週邊組織還台島戰略警巡與聯合利劍演習,對台島及週邊海域關鍵目標實施模擬聯合精確打擊,持續保持圍島進逼態勢。
蘇育平
2023-04-14 14:40
評論
國際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沙伊復交背後的美中博奕與布里辛斯基的警告
正當臺灣社會仍令人毛骨悚然地沉浸在狒狒脫逃事件的餘波蕩漾之際,中東伊斯蘭世界發生了件震驚全球外交圈的大事──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在中國大陸居中斡旋下恢復建交。沙國與伊朗這兩個穆斯林兄弟,數十年交惡的原因極其複雜,包括:遜尼派與什葉派對伊斯蘭世界領導權的爭奪、美國霸權下的戰略選擇及其延伸之「代理人」議題;而兩國危如累卵的外交關係,也在2016年沙國處決知名什葉派異議領袖尼姆爾(Nimral-Nimr),致使憤慨的伊朗人民衝進沙國駐德黑蘭使館後,嘎然而止。
黃子銓
2023-04-06 13:3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美國正被全球邊緣,蔡政府卻把跟隨孤立當機緣?
這周一件大事非常精彩,代表伊斯蘭世界兩大教派:什葉派的伊朗與遜尼派的沙烏地阿拉伯,竟然願意坐下來談、恢復建交,筆者稱這件事簡直可以拿諾貝爾和平獎。美國用計孤立伊朗不成,卻被矇在鼓裡、晾在旁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她推行的集體安全與冷戰思維,漸漸地不符合世界的需要。中國大陸所提倡的全球安全倡議,這次成功的讓伊沙對話,也將促成俄烏對話。台灣呢?改變政府讓兩岸促談,或跟隨美國被世界孤立,將是台灣人必須面對的課題。
阿寶JH Wei
2023-03-15 14: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外交政策》公布2023年全球十大衝突焦點 台灣和這個邦交國上榜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揮軍入侵烏克蘭,儘管之前已有跡象指出俄羅斯會出兵,但仍令人難以想像俄羅斯總統普京真會這麼做。國際危機組織總裁兼執行長艾羅與執行副總裁艾特伍撰文指出,烏克蘭戰爭仍是2023年要關注的10大衝突之一,而台海緊張不會立即點燃戰火,仍讓中國和美國更靠近戰爭。
簡恒宇
2023-01-03 04:00
VIP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務必維持防衛力量」 現實主義國際關係學者:這些因素使開戰者事與願違
「我們老實說,2022年不是和平的一年」,美國哈佛大學國際關係教授華特在《外交政策》寫道,除了烏克蘭發生殘暴且無意義的戰爭,世上許多地方仍深陷衝突之中,而身為現實主義者的他強調,各國務必保有防衛力量,更重要的是當幕僚說是開戰好時機,那一定要考慮別的選項。
簡恒宇
2022-12-29 04: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VIP
經濟
大國博弈
OPEC石油減產讓美國、沙烏地阿拉伯關係惡化 分析家:這兩個國家將是受益者
沙烏地阿拉伯主導的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和結盟油國(OPEC+)日前宣布11月起每日原油產量將減少200萬桶,專家指出這次減產對美國政府與西方國家造成打擊。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將重新評估美沙關係,《南華早報》引述專家分析指出,美國與沙烏地阿拉伯為了油價爭執,可能讓沙烏地阿拉伯與中國及俄羅斯關係更親近,中國及俄羅斯因此受益。
廖綉玉
2022-10-16 19:00
文化
閻紀宇:我是《魔鬼詩篇》中文版譯者
這世界永遠需要願意為夢想、理想受苦的「吉訶德」。
閻紀宇
2022-08-21 09:40
國際
兩岸
中東國家開始疏遠美國? 學者:這個原因讓中國有機可乘擴張影響力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先前率團訪問台灣,中國之後在台灣周邊海域進行實彈軍演,並要求各國重申支持「一個中國」。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泛阿拉伯媒體《新阿拉伯》17日指出,中東國家一直以「一個中國」政策和中國往來,加上其經濟重要性提升,因此無意站在美國這邊而激怒中國。
簡恒宇
2022-08-20 02:0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