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華語文教育 文章列表
#
華語文教育
約 7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教育
世界
日本
台灣最強私立大學是哪間?3間私大外國人搶讀,僅次於台大
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日本學生來台求學的熱潮持續升溫,2024年(113學年)在台日本籍學生人數已達8779人,與五年前的5116人相比,增幅達72%,讓日本一舉成為台灣第四大境外生來源國,僅次於越南、印尼與馬來西亞。這樣的成長趨勢也反映出台灣在日本學生眼中,逐漸從「備案選項」躍升為留學首選地。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4-07 10:32
風生活
即時
教育
日本
台灣1大學「日籍生增8成」都在搶3科系!台灣4優勢比美加更強
日本學生來台就學的趨勢正逐年升溫,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2024年(113學年)在台日本籍學生達8779人,與5年前的5116人相比,成長幅度高達72%,已成為台灣第4大境外生來源國,顯示台灣在日本學生心中,正逐步從「備選」轉變為「首選」的留學地。
凌婧綸
2025-04-06 14:43
風生活
教育
少子化影響,你的母系還在嗎?114學年「全台大學裁撤86班別」創新高,國立碩班也難逃走入歷史
近年受少子化影響,不少大學系所接連停招甚至倒閉,根據教育部統計資料,「114學年度一般大學裁撤班別」高達86件,是近五年來的新高,其中有6成是碩士在職專班。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國立大學,例如成功大學、中興大學、陽明交通大學也都有部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班裁撤,例如中興大學裁撤「物理學系(奈米電子與光電能源)中科碩士在職專班」;國立嘉義大學裁撤「應用經濟學系碩士班」。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3-25 15:59
評論
政治
兩岸
藝文
專欄
段心儀觀點:《哪吒2》預告中國軟實力崛起─臺灣何去何從?
大陸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春節上映,截至2月17日晚間7點17分,總票房(含預售)已突破16.71億美元,進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9名,且還在持續飆高中。倘若挑戰影史票房紀錄成為中國人乃至全球華人的目標,則打破全球「票房最高」電影《阿凡達》的29億美元,並非不可能。這其實也預告了一件事─中國世紀已然來臨。
段心儀
2025-02-25 06:30
新聞
政治
201名作家連署聲明挺罷免 楊双子、九把刀、朱宥勳入列 名單一次看
面對國會大罷免行動,美國國家圖書獎的作家楊双子10日在社群平台公布一份「2025主張罷免不適任立委,是我們的義務」連署聲明,共有201位知名作家,包括導演九把刀、作家朱宥勳、作家林立青等人。一知情人士指出,跨世代、跨領域作家均參與,連署名單很驚人。
黃信維
2025-02-10 12:45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段心儀觀點:淋病─梅毒─課綱
教改一直強調價值中立、開放多元,但沒有核心理念的多元開放會帶來甚麼結果?近日各種校園亂象發出警訊,除非淋病、梅毒、霸凌、吸毒都被承認是某種多元價值,否則課綱就該從根本進行檢討。
段心儀
2025-01-23 06:3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段心儀觀點:青年的未來─是政治的祭品
三十年前兩百個家長參加的410遊行,啟動席捲全臺的教改,並演變成臺灣文革;三十年後教改列車無情輾過千千萬萬白老鼠,血淋淋的事實攤在眼前,政府卻置若罔聞。落差何以如此之大?因為龐大的利益當前,青年的未來就成為祭品!
段心儀
2024-12-25 06:3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專欄
段心儀觀點:兩岸對抗不就是場認知戰
國府遷臺以來,美國對臺箝制掌控之心從未改變,但領導人戒惕防範有所不為的風骨卻已蕩然無存,兩岸對峙的根本原因也完全轉向,臺灣已從捍衛文化倫理正統的堂堂之師變成李敖所稱「自備口糧的看門狗」,毫無原則,唯命是從,何其可悲!
段心儀
2024-09-24 06:30
新聞
政治
國內
伴學敘利亞難民 慈濟青年志工感觸深:戰亂不是課本中的輕描淡寫
2021年新冠疫情蔓延全球,政府推動停課,不停學政策,PaGamO線上教育平台與慈濟推出「青年線上伴學趣」,致力於透過人文及閱讀素養線上課程,減少高中以下弱勢學生的夏日學習失落。伴學計畫從國內延伸到海外,包括土耳其、泰國、非洲等國家,除了人文課程,也教導當地孩子華語,並在寒暑假期間讓青年志工們到當地與孩子們實際交流。
李瑋萱
2024-09-18 12:20
地方新聞
新竹
113學年度大考分發入學放榜 竹縣立六家、湖口高中成績亮眼
113學年度大學考試分發入學錄取結果今(15)日公告,新竹縣縣立高中成績亮眼,六家高中錄取牙醫系及國立校系共37人,錄取率高達50%,湖口高中國立大學錄取率為42%,展現社區高中學生優質的潛力與韌性!
方詠騰
2024-08-15 18:1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專欄
段心儀觀點:西山寇盜莫相侵
美國總統選舉,居然是拜登、川普兩個問題老人相爭,現代民主已搖搖欲墜。其關鍵要素:自由公正的選舉、公民參與、人權保障、法律平等,已成具文。現代民主因為具理想性又有美國典範,二戰後成為全世界嚮往的聖杯。臺灣朝這方向努力70年,卻在一切民主形式具足後,發現民主精神已質變─選舉不可能公正、法律不可能平等、公民厭棄投票…。但質變的民主卻硬被拱上聖壇,要求臺灣人血祭!臺灣遂以荒謬回應荒謬。
段心儀
2024-07-17 06:30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呼籲賴清德就職恪守憲法一中 民團集結提出6大訴求
自稱「務實台獨工作者」的準總統賴清德,即將在5月20日宣誓就職。蔡英文時期即拒絕接受「九二共識」,賴清德在總統大選辯論會上還曾稱「把中華民國當作是兩岸的護國神山,這到底是要促進和平,還是要給台灣帶來災難?」儘管他事後澄清,坦承口誤,把「中華民國憲法」講成「中華民國」,但依舊止不住外界對於其憲法定位和兩岸關係路線的質疑。
兩岸中心
2024-05-07 17:13
地方新聞
嘉義
打造雙語環境 嘉縣代表團赴新加坡吸取經驗
為吸取新加坡中小學雙語教學經驗,以及打造雙語學習環境,嘉義縣政府教育處4月23日赴新加坡展開為期5天的參訪。教育處長李美華表示,新加坡推展雙語教育已有30多年,參訪不僅僅是交流的機會,更是一場對內的探索,相信代表團吸取新加坡經驗後,會成為嘉義縣教育進步的養分,並為教育發展提供有益的啟示。
夏和宣
2024-04-30 13:54
評論
兩岸
國內
藝文
專欄
段心儀觀點:《周處除三害》的文化意識
《周處除三害》本是中國民間耳熟能詳的勵志故事。但今年《周處除三害》指的卻是正在大陸上映,一部臺灣小成本製作的B級片,連續10日拿下單日票房冠軍,觀影人次突破千萬,吸睛至極。因為內容有黑幫復仇、宗教斂財等大陸禁忌情節,怎麼能通過審核?立刻引發各界關注。
段心儀
2024-04-12 06:4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段心儀觀點:劍指核心,臺灣才有未來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但也無須百年,30年教改就讓國民黨3度痛失政權,而且可預見未來4年、8年,前途只會更加慘淡,因為白髮蒼蒼的支持者逐年凋零,而逐年成長的年輕族群在臺獨史觀的課綱下學習成長,民進黨再貪腐無能,選票也進不了國民黨囊中,反而成就了柯文哲。倘若這只是國民黨存亡的問題也就罷了,但這個趨勢代表的是年輕人與中華民國漸行漸遠,代表的是兩岸問題和平解決的機會益趨渺茫,代表的是經濟困局與兵凶戰危將是臺灣的日常,代表臺灣沒有願景。因此,教改方向必須扭轉,錯誤必須更正。
段心儀
2024-01-30 06:30
新聞
政治
批108課綱「無恥害台亡國滅種」 民團教育部前按喇叭抗議
歷史新三自協會、藍天行動聯盟、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國民黨立委游毓蘭等人今(8)日下午1時8分在教育部前抗議108課綱,號召民眾駛經教育部前鳴喇叭抗議。藍天行動聯盟主席武之璋表示,108課綱是導致台灣亡國滅種的無恥課綱,呼籲大選過後無論誰輸誰贏,都應全面廢止108課綱。
羅立邦
2024-01-08 14:25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請正視課綱問題謀求解套
「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經過20年的努力,區老師一席振聾發聵的發言,終於讓教綱問題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但能否糾錯補正,還待努力。三位候選人有兩位已經允諾選後重新檢討課綱,但課綱的核心問題在哪裡呢?
段心儀
2023-12-27 05:30
地方新聞
高雄
高市推動「閩南語沉浸式教學」有成 謝文斌與苓洲師生共學上閩南語課
高雄市112學年有苓洲國小等6所學校申辦推動「閩南語沉浸式教學計畫」;教育局長謝文斌今(21)日上午特別到苓洲國小陪伴師生共學閩南語,與授課教師共備教學,陪伴師生一起上閩南語課。
徐炳文
2023-12-21 21:52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證券投資
理財
年底到了,還有哪些投資機會?台股年底常有兩種走勢,參考平均線就有機會獲利
我們都知道納稅是國民的義務,不過當時(2008年)在台灣,政府免徵證券交易所得稅卻是明擺著的事實。它像是童話中的「金銀島」一般,彷彿在呼喚著我——有本事的話,歡迎來找找看那傳說中的寶藏啊。於是,只要在電腦螢幕前移動手指即可完成的股票交易,似乎成為我這個「前上班族」唯一的選擇。
天下雜誌
2023-12-04 09:40
評論
國內
藝文
專欄
余伯泉觀點:楊柳學風─台大心理系劉英茂與楊國樞的影響
這些年台灣高等教育的學術精神益發飛揚,還是益發形式主義沉淪呢?這個問題不是簡單的二分法,但是可能很多人感嘆說,大約是後者吧!
余伯泉
2023-11-26 07:0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