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芬蘭模式 文章列表
#
芬蘭模式
約 1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烏克蘭中立」真能讓普京甘心撤軍嗎?關於俄烏和談與烏克蘭中立的四個Q&A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滿五個星期,許多觀察家都認為「現在還看不到戰爭的盡頭」,不過持續推進的停火談判已摸索出和平的可能條件。普京下令執行「特別軍事行動」時曾主張烏克蘭應該「去軍事化」與「去納粹化」,不過雙方在打了一個多月之後,似乎都同意「烏克蘭中立」是一個可以努力的方向,俄軍甚至願意大幅減緩對基輔方向的攻勢,「藉以增加互信、創造談判的必要條件」。
李忠謙
2022-03-31 02:08
新聞
國際
軍事
烏克蘭戰爭的俄羅斯觀點:普京被基輔與北約激怒,俄烏都在摸索停戰可能性—「烏克蘭中立」確實能帶來和平
自普京宣佈要將烏克蘭「非軍事化」、解救「頓巴斯地區的種族滅絕」之後,俄軍入侵烏克蘭全境已經超過一周。哲連斯基領導的烏克蘭因為奮勇抗敵贏得世人尊敬,同時打亂普京可能的「以戰逼降」盤算;西方國家雖然依舊不願發兵相救,但也對俄國祭出更全面的經濟制裁。然而無情戰火仍在烏克蘭的領土上蔓延,目前也完全看不出普京有收手跡象。西方世界頻頻猜測普京的可能想法,甚至懷疑他在克里姆林宮的權力是否依舊穩固,但俄羅斯人又是怎麼看普京呢?
李忠謙
2022-03-05 16:00
政治
談台灣備戰!傅崐萁嗆「投降第一個槍斃你」 蘇貞昌酸:你是要為中國執行喔
因應俄烏戰爭下對台海可能造成的局勢影響,國民黨立委傅崐萁1日下午在立院院會,跟行政院長蘇貞昌舌戰半小時,蘇貞昌批傅崐萁「為中共講話、為中國大外宣、投降主義、綏靖言論、可恥。」傅崐萁則酸蘇貞昌「只有用暴怒去掩飾心中的恐懼」,蘇貞昌不滿回嗆「你亂講、胡說八道!」更諷傅「講話的口氣跟國台辦邏輯好像喔。」
潘維庭
2022-03-02 04:48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烏俄戰爭對台灣警示─今日烏克蘭,明日?
2/24日的開戰,非常的突然,出乎大部分國家的意料之外,烏克蘭和俄國人民也感到非常驚訝。2/24日之前,網路上可以看到很多訊息,有關烏克蘭人購買槍械,準備為保衛家園一戰。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的烏克蘭人認為不可能會有戰爭,或者只會限於烏東地區。
東歐一姐
2022-03-01 14:0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讓烏克蘭「芬蘭化」就能避免俄羅斯入侵?專家:普京只想要一個「屬於俄羅斯的烏克蘭」
為解決當前烏克蘭危機,越來越多觀察家贊成「烏克蘭成為東西方之間的中立緩衝區」,也就是「芬蘭模式」或「芬蘭化」,仿效北歐國家芬蘭在冷戰期間確立的中立政策,讓烏克蘭不隸屬於任何陣營。如《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就認為,如若將烏克蘭變成中立國,或許就能說服普京「俄羅斯沒有被北約包圍」,並撤出烏克蘭周圍的13萬俄軍。
蔡娪嫣
2022-02-18 02:10
評論
國際
兩岸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驚滔駭浪的1941─國府與蘇聯鬧翻的利害得失
上星期的文章中,我們討論了蘇聯與重慶國民政府的關係從1940年起開始惡化的原因,那就是中華民國在1939年12月24日召開的國際聯盟大會中,針對是否譴責蘇聯侵略芬蘭,還有將蘇聯從國際聯盟驅逐出去的決議案中投下了棄權票。由於國際聯盟的任何決議案,都是要以常任理事國與非常任理事國無異議通過為基礎,沒有投下否決票的中華民國形同投下了譴責與驅逐蘇聯的贊成票。
許劍虹
2021-06-27 07:20
評論
國際
歷史
專欄
閻紀宇專欄:巨人臥榻旁的生存之道,談談「芬蘭模式」
中共十九大即將登場,習近平5年前提出的「兩個一百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2021年)、新中國成立100年(2049年)──奮鬥目標與台灣的關係再度引發關注。不過今年歐洲也有一場「一百年」,或許能帶給台灣另一番省思
閻紀宇
2017-10-17 06:10
新聞
政治
美國之音專訪AIT主席薄瑞光:蔡英文總統展現靈活性,兩岸保持模糊很重要
美國之音(VOA)衛視6月22日在華盛頓獨家專訪了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薄瑞光(RaymondBurghardt)。薄瑞光在這次專訪中談到了目前台海局勢、美台關係等一系列範圍廣泛的敏感議題。以下是採訪全文的中文翻譯。
美國之音
2016-06-25 12:29
評論
財經
林建山專欄:隱性選民 要公平福利 更要成長經濟
情勢確定,2016臺灣大選,就是洪秀柱對蔡英文「辣椒炒空心菜」基本格局;為數超過500萬的「隱性選民傾向」,將決定整個政治板塊扭動變化的可能態勢。
林建山
2015-06-17 05:03
評論
專家評析:愛台灣足以保衛台灣嗎? -不同角度思考我們的國防
台灣認同在最近幾年急速成長;大多數的民眾已將台灣視為獨立國家。根據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中國效應」研究小組的民意調查:即使中國政治民主、經濟繁榮也不願意和中國統一的民眾持續增加,其比例在2013年已經高達76%。人民對土地的關懷也日漸深刻。《看見台灣》紀錄片獲得廣泛的迴響,因為它一方面展現台灣國土之美,另一方面也和觀眾共鳴對美麗國土的珍惜、對它遭受破壞的惋嘆。
吳怡農
2013-12-15 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