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美國新銳小說家厄普頓‧辛克萊(UptonSinclair)所著的《魔鬼的叢林》(TheJungle)一書震驚社會,造成人心惶惶。他在小說中描寫芝加哥肉品加工廠的駭人現狀,原本是想揭露20世紀初移民淪為奴工的慘況,但辛克萊沒想到社會大眾對他揭發的食安問題更加關注,例如中產階級主婦端到餐桌上的牛排或許來自感染結核病病死的牛隻,加工廠被毒死的老鼠肉一起進了輸送斗製成香腸,或是工人失足墜入煉油槽,屍身混和在加工廠出品的「杜爾翰純豬板油」(Durham’sPureLeafLard)中。在這部小說面世後,加工肉品的業績腰斬,廠商火速收買國會議員通過《聯邦肉類製品檢驗法案》(FederalMeatInspectionAct),讓民眾相信辛克萊描述的那些駭人聽聞的食安問題都是陳年往事,只要經過檢驗的肉品就可以安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