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在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書的杜維運師(1928-2012),於1962至1964年到英國劍橋大學進修,師從浦立本(EdwinG.Pulleyblank,1922-2013),從事中國與西方的史學比較。在英國,他直接接觸到了西方史家及其著作,十分驚訝地發現西方史家對中國史學知之甚少,更讓人震撼的是西方史家對中國史學的負面評價。杜師當時遠離故鄉來到歐洲,具有強烈的民族情懷,加上又是外文系出身,且同時是精通中國傳統史學的少數華人,因此有高度的使命感,想要將中國史學的性質及優點傳給世人,並糾正西方史家的偏見。於是杜師開始努力蒐集西方史家對中國史學的所有評論,在回臺後以不到一年的時間完成了十萬字的《與西方史家論中國史學》,且在1966年得到資助出版,發行後受到史學界很大的重視及歡迎。不久即有書商翻印,然而印刷拙劣,後遂應三民書局劉振強先生之請,花了兩年時間,增訂改寫成三十萬字,由原來介紹討論的六位西方史家,又增加了十一位,於1981年出版。杜師在〈新寫本自序〉中說:「中國史學的博大精深,非任何西方史家所能完全了解。沉淫在浩翰廣大的中國史學史資料中,築起壯觀的史學樓閣,對中國史家而言,現在應是其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