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自然碳匯 文章列表
#
自然碳匯
約 4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評論
國際
國內
財經
專欄
商業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李堅明觀點:台灣應輸出減碳影響力
面對2023年與2024年背靠背(backtoback)的近12萬年來歷史高溫,聯合國於亞塞拜然巴庫(Baku)舉行的第29屆氣候大會(簡稱COP29)呼籲全球應以跑百米的速度遵行1.5oC減排路徑,2030年減排43%及2035年減排60%(相較2019年排放水準)。同時,也通過《巴黎協定》第6條(Article6)新碳市場規則,開起國際減量合作契機,助力國家雄心「自定減量貢獻」(NationallyDeterminedContributions,NDCs)的實踐。
李堅明
2025-03-26 05:50
地方新聞
花蓮
徐榛蔚領軍!花蓮淨零排放成果豐碩,產官學界齊力推動永續發展
為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花蓮縣政府18日舉辦「花蓮縣淨零排放推動小組暨氣候變遷因應推動會」,由縣長徐榛蔚主持,匯聚產、官、學界專家,共同擘劃花蓮淨零未來。
溫佳身
2025-03-20 15:06
地方新聞
高雄
植樹節種下綠色希望!高市農業局備22800株樹苗免費送市民
迎接春暖花開的植樹月,今年本市植樹節活動,以「綠活高雄~植樹趣」為主題,免費提供2萬2,800株樹苗給市民朋友,活動將於3月12日上午8時30分起跑,在本市38個區公所同步分送「羅漢松、台灣欅、光臘樹、楓香及阿勃勒」等5種小樹苗,讓市民朋友帶回家,透過自己的雙手,親自種下樹苗,一起養樹、護樹,創造更多綠色資產,擴大高雄地區綠腹地,讓高雄成為幸福綠色和平的宜居城市。
徐炳文
2025-03-10 20:56
風生活
品味生活
ESG比肩全球 台灣大獲選S&P Global永續年鑑全球前5%企業
台灣大哥大落實永續發展,ESG表現比肩全球,從全球超過7,690家受評企業中脫穎而出,連續8度入選《S&PGlobal永續年鑑》(S&PGlobalSustainabilityYearbook2025),名列全球前5%,為獲選S&PGlobal永續年鑑評比頂尖排行最多次數的台灣電信業者。
台灣大哥大
2025-02-12 14:43
地方新聞
台中
國內首例 中市攜手台積電創碳權 「海岸造林碳匯自願減量專案」通過環境部審查
國內首例「海岸造林碳匯自願減量專案」通過環境部審查,至少取得1,011噸減量額度(國內俗稱碳權)!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表示,台中市政府與台積電合作的海岸造林專案面積計約2.834公頃,以70%存活率估計,30年至少可取得減碳額度約1,011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的碳權。
王秀禾
2025-02-05 15:10
地方新聞
新竹
淨零不再只是口號!竹市府公布2050淨零排放白皮書
新竹市政府今(23)日辦理「新竹市2050淨零排放暨空污減量記者會」,由代理市長邱臣遠正式公布「新竹市2050淨零排放白皮書」,展現竹市落實氣候治理的決心與行動力。「這是竹市淨零里程碑!」邱臣遠表示,市府將持續推動與執行各項節能減碳行動,為市民打造幸福永續的安居科技城。
方詠騰
2024-12-23 17:28
地方新聞
新北
新北推動永續農業 減碳增匯齊步走 增加逾148萬碳匯!
今(5)日是世界土壤日(WorldSoilDay,WSD),旨在宣傳健康土壤重要性及倡導土壤資源的可持續管理,在永續農業的發展下,以強化土壤管理方式及建構負碳農法,增進土壤碳匯的儲存,新北市政府農業局藉由各項行動,增加超過148萬碳匯。
李梅瑛
2024-12-05 18:30
地方新聞
台北
內政部辦淨零建築授證典禮 董建宏:淨零建築引領未來 樹立永續典範
內政部今(3)日舉辦「淨零建築授證典禮暨論壇」,由政務次長董建宏授證表揚2件取得最高等級的淨零建築及9件取得近零碳建築(第1⁺級)案例。董建宏表示,為提升建物節約能源成效,參考國際趨勢,內政部藉由多年推廣綠建築標章基礎上,建立建築能效評估及標示制度,發展近零碳建築技術,截至今(113)年10月全臺綠建築數量已逾1萬3千件,每年約可減少163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11萬公頃人造林(約4.02個臺北市面積)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成效相當良好,未來將持續鼓勵業界積極投入淨零建築發展,帶動更多企業踴躍申請,凝聚社會共識,共同邁向2050淨零建築願景。
程霽玥
2024-12-03 17:32
風生活
新知
環境
農業碳權是什麼?如何將土壤碳匯轉為碳權?農民地主申請碳權「5步驟」一次看
六月,伴隨著異常悶熱的高溫、強降雨,黃仁勳旋風橫掃全台,所到之處受到社會各界熱烈歡迎,連國家提出的「雙軸轉型」口號也悄然換成「AI淨零轉型」,大街小巷人人都想擠進AI產業。
綠學院
2024-11-20 18:27
地方新聞
高雄
獲城市治理卓越獎肯定!高市淨零學院成立周年 培訓千位淨零證照人才
高雄市淨零學院成立屆滿一週年,鎖定「南方人才培育中心、減碳技術交流平台、政策倡議平台」這三大主軸,一年來,已經頒發一千多張國際查驗機構證書,可說是全台證照種類最多元、課源最充足的機構之一;今(6)日更獲得天下雜誌「城市治理卓越獎」最高等級首獎肯定,從全國196件專案中脫穎而出,不僅是對淨零學院的肯定,更是高雄市淨零轉型的重要里程碑。
徐炳文
2024-11-06 19:18
地方新聞
台北
全球瘋碳權企業布局爭商機 搶碳源福華智能開發印尼森林
減碳相關的碳權交易已成為全球主流,可謂得碳權者得天下。台灣接軌國際,碳權交易平台10月啟動,2025年起開徵碳費,正式宣告碳有價時代來臨。企業賣碳權更是商機無限,尤其爭取森林供應源更是重點,如在印尼取得森林碳權的福華智能,森崴能源子公司元杉森林,華紙為兩岸植樹,這些都靠森林點碳成金,福華智能更是台灣唯一實質開發國際碳權的上市櫃公司。
何長澤
2024-10-23 15:10
地方新聞
台北
2024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即將登場 各界齊聚共推淨零行動
國際氣候發展智庫(ICDI)於今年10月18日至20日在台中科博館舉辦第四屆「2024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TWCAE4」,並與環境部氣候變遷署、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及國泰金控共同主辦。
楊艾喬
2024-10-05 00:01
地方新聞
高雄
樹木「化妝師」夯!工務局辦景觀樹木修剪課程 技術員合格率達95%
為提升城市景觀樹木健康與美感,工務局每年辦理景觀樹木修剪相關課程,培養樹木修剪專業證照從業人員,照顧本市樹木茁壯,使耐得住強風為落實生態永續的重要一環。今年於中華電信學院高雄所舉辦「113年度高雄市景觀樹木修剪技術人員認證班(第一期)」辦理完成,完訓合格率高達95%。
徐炳文
2024-08-18 19:07
地方新聞
高雄
跟著「吸碳獸」一起「碳」險!台糖碳匯教育館於橋頭糖廠開幕啟用
為提高全民對地球暖化的重視、推廣碳匯知識及助攻2050淨零排放政策,台糖公司選定於高雄橋頭糖廠籌設「台糖碳匯教育館」,並於今(17)日開幕啟用。全館以故事繪本童趣的風格,生動展示自然碳匯及其效益,歡迎民眾前來台糖碳匯教育館,跟著「吸碳獸」的腳步一起「碳」險去。
徐炳文
2024-08-17 19:32
地方新聞
新北
新北免費苗木開放申請 植樹造林增碳匯、配撥時間預計明年2月至4月
新北市政府農業局今(15)日至10月15日開放免費造林苗木及綠美化苗木申請,凡持有新北市土地的民眾或新北機關學校,社區鄰里等皆可申請,配撥時間預計明年2月至4月。
李梅瑛
2024-08-15 19:07
地方新聞
高雄
圍籬拆除、綠化植草!台鐵高雄車站東側71期重劃區 變身陽光綠空間
為了創造更優質的市容景觀,增加本市淨零碳排效益。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處配合市府土地重劃,將未開發前閒置土地,圍籬拆除、綠化植草,將荒蕪閒置空地,蛻變成綠意盎然的開放空間美景,提供民眾休憩使用,提升整體市容景觀,同時也增加城市綠地自然碳匯面積。
徐炳文
2024-07-08 20:12
評論
國際
國內
財經
專欄
林士傑觀點:金融業防漂綠
全球綠色經濟的發展已進入轉型期,過去企業爭相大量釋放綠色、環保、節能的永續利多消息吸引消費者及投資人,如今將逐漸受到監理及市場的嚴格檢視。
林士傑
2024-07-07 06:3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陳美惠觀點:商務模式綠進化—企業ESG與社區保育
2008年我們到全屏東縣海拔最高的原民霧台鄉,陪伴阿禮部落族人籌劃生態旅遊(Ecotourism),一切就緒,不料隔年莫拉克風災,族人遷居平地永久屋,生態旅遊發展因而中斷。
陳美惠
2024-06-16 06:30
VIP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循「新南向」開發碳權 大同集團合作對象大有來頭
大同集團子公司「大世科」,5月28日股東會完成董監改選,公司股價連續二天大漲。而這個現象在大同集團並非特例,今年3月,大同旗下的「福華電子」連續4個月月線收紅,利多題材十分簡單,就是該公司取得印尼14.2公頃的天然森林「碳權」。就在環境部針對碳權如何抵換、碳費何時上路還莫衷一是的情況下,「碳權」相關概念股早就已漲了好幾波。在國內綠電供應不足情況下,透過新南向開發「碳權」,真的是一條必然的路徑嗎?
林上祚
2024-05-31 08:50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商業
經濟
風傳媒趨勢論壇》全球暖化讓地震變多?田建中:減碳不容易,碳交易是解方之一
4月3日早晨,一場規模7.2的地震搖撼全台;截至5月16日,台灣已經發生超過300多起餘震,當中有些規模超過6.0,造成房屋損害。如此頻繁的地震,讓不少人懷疑,它們是否跟全球暖化有關係。
郭家宏
2024-05-17 11:5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