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能源轉型白皮書 文章列表
#
能源轉型白皮書
約 1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公投全解讀3》公投有用嗎?盤點十項公投結果,政府照做了嗎?
今年四大公投投票在即,回望2018年底舉行的十大公投,是國內公投史上最大型的公民投票,且10個議案中有7個高票通過。即使公投結果效期只有2年,但哪怕是曾經,政府真的有依法貫徹公投結果展現的人民意志嗎?
黃天如
2021-11-12 17:2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李敏觀點:天然氣第三接收站外推455公尺,所為何來!
政府執意要在2025年達到「非核家園的目標」,今年6月到2025年5月,核二廠與核三廠4部大型機組,超過400萬瓩將停止運轉,加上政府堅持不用的核四廠的270萬瓩,每年將減少530億度發電量,這些發電量以天然氣取代,每年需要進口約800萬噸的天然氣。政府規劃興建於大潭(3部)、興達(3部)、台中(2部),興建8部總裝置容量971萬瓩大型燃氣機組。大潭3部機組中的2部,112.35萬瓩分別於2022年與2023年商轉。其餘6部機組共746萬瓩,於2024~2025年商轉。未來還有協和與通霄二期5部機組共590萬瓩。另外,民營嘉惠電廠一部51萬瓩的複循環機組會於2021年夏天供電,這些機組能否如期完工還有變數,最不確定的是台中火力電廠共260萬瓩的兩部機組,因台中市長堅持先拆後建而遲遲不能動工。
李敏
2021-05-10 06:4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李敏觀點:比了才知道,續用核電勢在必行
關心電力的讀者,看看下列數字:臺灣地狹人稠,總土地面積約為世界之0.06%,人口約為世界之0.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731人,低於孟加拉的1,261人,高於韓國的534人、日本的342人、是德國229人的3.2倍。2019年臺灣使用電力2,500億,在世界主要國家中排名第18;年人均用電量10,620度,排名第9,稍低於韓國的10,701度,但高於德國的6,468度與日本的7,364度。
李敏
2021-04-29 07:00
新聞
政治
挺核民調占多數 徐巧芯:民進黨還在用以前的思維
根據《美麗島電子報》民調顯示,認為在台灣使用核電利大於弊的受訪民眾有45.6%,相較2017年8月增加7.1個百分點。對此,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徐巧芯於政論節目《平論無雙》中表示,大家對核四、核能的支持度和2013年看起來完全不一樣,20到29歲支持使用核能發電反而是最多的,民進黨卻還在用以前的思維來看這件事。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1-04-01 09:2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美麗島電子報民調》打臉蔡政府反核?綠電若不夠、半數民眾首選核電
據《美麗島電子報》最新民調指出,若未來4年再生能源發電量無法達標以致電力不足,有49.1%受訪民眾認為應該增加核能發電、29.4%增加火力發電。其中,泛綠民眾也有高達36.4%認為應以核電補足缺口。
李芯
2021-03-29 21:21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美麗島電子報民調》反核成過去式?4成5台灣人認為核電利大於弊
重啟核四公投將在8月登場,《美麗島電子報》民調顯示,45.6%受訪民眾認為台灣使用核電是利大於弊,更有45.3%民眾同意啟封核四廠,對照過去的民調,可見民眾對於在台灣使用核電的看法已有所轉變。
李芯
2021-03-29 18:24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開發藻礁與面對2050零碳排─核綠並行 創造多贏
自1997年(民國86年)的京都議定書與2015年的巴黎協定相繼問世,國際社會越來越清楚人類文明必須面對氣候變遷,積極尋找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減少排碳並降低環境污染,友善環境就是保障人類永續生存。自2015年起,聯合國氣候峰會提出「2050年零碳排」的呼籲,至今已有約70個聯合國成員提出在2050年或2060年做到零碳排的宣示。要做到這點,國際能源署IEA也給出建議:未來全球供電需朝向「再生能源與核能並行」的方向發展。歐盟綠色政綱、美國拜登政策、中共當局等均認同要持續推動乾淨能源發展,包括接受核能與再生能源並行。我國目前雖不是聯合國的成員,但身為地球的一份子,2050年「核綠並行、零碳必行」是必得面對的重要存續課題。
哥吉拉
2021-03-18 05:30
VIP
國內
財經
調查
名人真心話
名人真心話3》台灣高科技產品會踢鐵板?周桂田:歐盟將研擬碳關稅
總統蔡英文在520就職演說中強調,台灣要成為亞太綠能中心,對於攸關綠色轉型的碳稅,避而不談。台大國發所教授、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接受《風傳媒》專訪時指出,「台灣不論哪一黨執政,都被政商勢力包圍,台灣過去至少有3次課徵能源稅的機會,最後不了了之。蔡政府在氣候治理方面不作為,將危害下一代。」
謝錦芳
2020-09-17 16:20
新聞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新新聞》選一個抗中的戰略位置,林飛帆棄博士當戰士
七月十五日一早,民進黨罕見地針對副秘書長人事案召開記者會,林飛帆正式站到台前,媒體像五年前一樣擺出大陣仗,只是他的背景從立法院議場轉變為民進黨中央黨部。上任一周,他成為民進黨最高人氣的政治人物。
李佳穎
2019-07-26 11:50
新聞
政治
街頭審議推手呂家華 隨林飛帆入黨出任「政策對話小組」
太陽花學運期間,在議場外發起「街頭審議」的呂家華,今(15)日也隨加入民進黨擔任副秘書長的林飛帆入黨。過去協助民間及公部門主持審議式民主工作經驗豐富的呂家華,未來將接下黨內新成立的「政策對話小組」。
林瑋豐
2019-07-15 14:32
新聞
政治
調查
太陽花5周年》那年一起佔領立法院的那些人,現在怎麼了?
反媒體壟斷運動時,就與林飛帆、陳為廷等人結緣,並參與罷免吳育昇活動。學運前曾與林義雄、林峯正、范雲等人籌組「公民組合」。學運爆發後成為議場決策核心,期間曾發生私會馬政府總統府副秘書長蕭旭岑風波。學運後參與成立「島國前進」,因「公民組合」分裂一度不加入政黨,2015年5月才加入時代力量,9月當選黨主席,並獲民進黨支持當選新北市第12選區立委,黃國昌也是本屆立法院唯一曾被提出罷免的立委。2019年宣布不續任黨主席,未承諾續留汐止參選立委,並表態有興趣參選2022年地方縣市長。
林瑋豐
2019-03-18 09:00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推動非核家園、能源轉型 賴揆提四大核心面向
行政院長賴清德明(4)將至立法院針對能源政策進行專案報告。書面報告指出,政府已規劃「能源安全」、「綠色經濟」、「環境永續」、「社會公平」等四大核心面向之均衡發展,已達成非核家園、落實能源轉型。
周思宇
2018-05-03 19:0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陳立誠觀點:離岸風電喪權等同三倍庚子賠款
離岸風電遴選正如火如荼進行,政府為達成2020年及2025年階段性目標,預計在兩、三個月內即將快馬加鞭完成遴選程序並與廠商簽約。
陳立誠
2018-04-02 07:00
新聞
國內
調查
能源轉型白皮書初稿3月上網 能源稅、公民電廠議題都入列
首度由民間與官方共同參與制定的能源轉型白皮書,目前正由小組共同協作討論議題及解決方案,預計3月將公布白皮書初稿、並向外徵求意見。目前20項討論中的方案,除了政府本來已推出的政策如智慧電網、穩定供電等之外,也有如能源稅及公民電廠等民間大力提倡的議題,後續可望逐步落實為政策。
尹俞歡
2018-02-24 13:10
新聞
國內
電價太便宜缺節能誘因 學者:化石燃料隱形補貼達1.1兆元
台灣在COP21提出國家自主減排貢獻(INDC),政府也訂出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及具體時程。然而在今(17)日的富邦全球化講堂暨台灣風險社會論壇上,環團仍指政府減碳多頭馬車、無人認責,低碳交通政策最後竟是觀光局負責。學者也直言,台灣的電價至今沒有反映實際成本,讓民眾養成浪費能源習慣、也造成空汙,政府應適時在國際油價低檔時調整電價。
尹俞歡
2018-01-18 07:30
評論
國內
財經
專欄
觀點
高銘志觀點:經濟部恐龍官僚摧毀非核家園能源轉型願景
經濟部官員日前參加會議,提到台灣推動再生能源之困境,似乎為了回應近來眾多NGO對於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無作為的批評聲浪,特別提到:
高銘志
2017-12-15 06:40
評論
國內
財經
專欄
高銘志觀點:兩岸再生能源憑證競賽,台灣輸的慘兮兮
近幾年來,國際間推動再生能源推動的機制,從過去強調長期收購合約之補貼機制,慢慢轉型為偏向市場導向之機制。如,德國由原本較為偏向管制市場之饋網電價(feed-intariff,FIT),部分轉向為較具市場競爭之競標模式,或市場加成價格(marketpremium)之機制;英國的價差合約,也是類似之概念。
楊雅雲
2017-12-12 06:30
新聞
政治
國內
首份民間參與白皮書 「能源轉型白皮書」明年公布初稿
缺電問題急迫,冷氣何時該關、再生能源何時可支援供電,都成為近日缺電問題下各界的關注焦點。面對能源轉型陣痛不斷,政府首次導入公民參與機制,邀請所有關心能源議題的人一起制定能源轉型白皮書,今(9)日白皮書也完成預備會議程序,接下來會再由工作小組將所有意見彙整成為具體內容,預計最快明年上半年就能完成白皮書初稿。
尹俞歡
2017-08-09 19:05
新聞
國內
財經
經濟部編能源轉型白皮書,民眾可傳真、email表達意見
能源轉型沒人是局外人。為了讓民眾參與能源轉型的政策制定,經濟部將在7月開始在高雄、花蓮、台中及台北舉辦能源轉型白皮書預備會議,蒐集民間意見後做為後續能源轉型白皮書的制訂方向。
尹俞歡
2017-06-28 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