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聯合內閣 文章列表
#
聯合內閣
約 2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何思慎觀點:內外交迫的石破內閣
日本眾參兩院11日進行「首相指名」,經兩輪投票,執政聯盟的自民黨與公明黨在眾議院雖未取得過半的席次,但因以立憲民主黨為首的在野陣營未能整合,石破內閣得以少數內閣的形式再續「自公聯合內閣」,石破茂連任成為第103代首相。
何思慎
2024-11-15 05:45
新聞
國際
德國聯合政府解體!蕭爾茨解僱財長林德納,「紅綠燈內閣」從此少了黃燈
德國總理蕭爾茨6日解除了財政部長林德納的職務,由於蕭爾茨隸屬社會民主黨(政黨代表色為紅色),目前的聯合內閣是揪集了自民黨(黃色)與綠黨(綠色)才得以共同成立,如今社民黨與自民黨撕破臉,這也意味著「紅綠燈」聯合內閣垮台,德國在準備應付川普上台的同時,國內也陷入了政治危機。
國際中心
2024-11-07 11:17
新聞
國際
南非大選》非洲民族議會失去多數席次 在野各黨設組聯合內閣條件
南非選舉委員會網站1日顯示的本週國會大選97%投票所開票結果,執政黨得票率跌到40.14%,篤定失去30年來把持的絕對多數,在野各黨則爭相設定籌組執政聯盟的條件。
中央社
2024-06-02 09:00
新聞
政治
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國會3黨不過半應組聯合內閣?近6成民眾選這邊
2024總統與立委選舉落幕,國民黨、民進黨和民眾黨各自獲得52、51和8席,國會將呈3黨不過半局勢。對此,《台灣民意基金會》針對「是否同意籌組聯合內閣」進行調查,於今(23)日公布最新民調,有59.4%選民表示「同意」,21.6%表示「不同意」,12.8%的選民「沒意見」,其餘6.2%的人則為「不知道、拒答」。
許詠晴
2024-01-23 14:52
新聞
政治
國會三黨不過半如何合作?詹長權獻策「聯合內閣」:以政黨得票為基礎
2024總統大選落幕,國會呈現三黨不過半局勢,正副院長由誰出任備受矚目。針對綠、藍、白三方應如何合作,台大公衛教授詹長權19日指出,綠藍合為104席、綠白合則是59席,若朝野對立,則是民進黨51席面對在野席次;若聯合內閣成功,可先整合出合作兩黨的政策,並依照政黨得票數列出聯合執政優先政策和法案。
許詠晴
2024-01-20 12:56
新聞
政治
趙少康要求表態不與綠組聯合內閣 黃珊珊酸:顯然認為柯文哲會贏
2024大選倒數2天,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近日喊話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應明確表態選後不會跟民進黨組成聯合內閣,也不和民進黨商量共推立法院正副院長。對此,柯文哲競選總幹事黃珊珊今(11)日下午於柯辦記者會回應,趙少康最近常氣急敗壞說些不知道在說什麼的話,顯然是國民黨選情嚴峻,但聯合內閣一定是用人唯才、不分黨派。
鍾秉哲
2024-01-11 17:37
新聞
政治
黃珊珊當不了副院長?醫曝立院藍白合布局:賴清德笑不出來
2024總統大選剩下不到一個月,儘管民進黨的「賴蕭配」目前民調仍保持領先,但外界普遍認為新一屆國會恐出現三黨不過半的情況。對此,精神科醫師沈政男在臉書發文表示,民眾黨既已支持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提名人韓國瑜當立法院長,副院長當然也有份,不過對於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來說,未來恐怕會面臨前總統陳水扁任內少數總統的困境,未來若不開放聯合內閣,恐造成國會常出現表決大戰。
呂品萱
2023-12-16 09: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藍白合的第二契機點在於「聯合政府」
在歷經11月24日台灣總統大選候選人登記日的最後一天,攸關在野兩黨結合競選的「藍白合」正式宣告破局了!荒唐的五漢廢言,使兩黨都面臨了底下群眾信心分崩離析的窘態。大局論定,民進黨大概躺著選都會上,因為太多的游離基層選票樁腳,已開始見風轉勢去偏向天平傾倒的那一方,確保日後仍保有其政治資源的回饋。
許耀升
2023-11-29 05:30
新聞
政治
證實邀黃國昌任不分區立委 柯文哲讚:我們5個立委都沒有他1個厲害
前立委黃國昌今(16)日宣布退出時代力量加入民眾黨,並與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一同上網紅館長的直播,柯文哲證實,民眾黨要爭取黃國昌參加民眾黨,委以重任,邀請他當不分區立委,不分區是政黨爭取人才最快的方法。
羅立邦
2023-11-16 21:55
新聞
政治
譏馬英九挺全民調是「bumbler」 林濁水:附和柯文哲玩不公平遊戲
針對2024總統大選,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日前提出德國和日本方案,將民調和政黨實力一併納入計算,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則堅持全民調,前總統馬英九與多位藍營人士日前也公開表態,支持藍白合以全民調方式產生正副總統候選人。對此,前民進黨立委林濁水表示,德國模式較適合內閣制,質疑柯文哲想推內閣制又堅持全民調,擺明了非玩不公平遊戲不可。
駱肇樑
2023-11-11 22:35
評論
政治
風評
風評:賴清德的「水平」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副總統賴清德以「釘子戶」形容主張聯合政府的小黨,並聲稱民進黨在小黨時期從未主張聯合政府,遭到「前同黨同志」的知名政論家郭正亮批評「水平怎麼這麼低!忘了自己政黨的歷史。」
主筆室
2023-11-07 07:20
新聞
政治
侯友宜質疑總統沒合怎談立委?柯文哲反批:個人利益綁架全體利益
2024總統大選倒數不到3個月,藍白合目前卻陷入紛擾,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強調,政黨協商是他說的算,若總統都沒辦法合作,怎麼可以奢談立委合作,柯文哲今(27)日表示,政黨協商真正的期限是11月20日,超過就要登記了,就再也沒有辦法,並提到,如果有人開始講總統沒合作,其他都不用談,這就是典型用個人利益去綁架全體利益。
蔡宜彣
2023-10-27 13:10
新聞
政治
國內
「選舉不合作就沒有聯合內閣」 侯友宜曝時間壓力:藍白合回到政黨協商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今(26)日上午前往北市文昌宮參拜,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臨時新增行程,一同參拜並接受聯訪。談及是否進入政黨協商,侯友宜直言,考量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所訂下的時限,民主初選與全民調都來不及,「如果選舉不合作,就沒有所謂的聯合內閣。」朱立倫則認為,合作才有雙贏,不管侯柯或柯侯都要同在一張選票上,才是民意所趨。
石睿涵
2023-10-26 12:24
新聞
政治
柯文哲自曝跟郭、朱、侯都見過面 預告下周將就聯合內閣向侯營溝通
2024總統大選倒數最後3個月,在野陣營整合能否成形備受關注,而在藍白因對彼此提出的民主初選及全民調共推人選方案僵持不下,使藍白合看似觸礁之際,傳出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已和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2度會面。對此,柯文哲今(20)日舉行「找回財政紀律」政策發布記者會後受訪時透露,自己與郭、朱、侯其實都有見過面。
鍾秉哲
2023-10-20 13:41
新聞
國際
西班牙大選:左翼執政黨落敗,右翼勢力將組聯合內閣
西班牙23日大選結果出爐,右翼人民黨擊敗首相桑切斯領導的左翼執政黨,但由於席次未過半,仍須聯合其他小黨才能順利組建政府。有哪些可能的執政組合?
德國之聲
2023-07-24 14: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相信,就會有力量—2024民眾黨贏的策略
柯文哲日前大動作登記黨內總統初選,如無意外,民眾黨應可同民進黨一樣,早早定於一尊。柯參選總統不是新聞,早在當市長的時候,就已念茲在茲,或許大家更關心的是,屈居於小黨的民眾黨,真有機會拿下2024總統大位?抑或會如同「扶龍王」王世堅所預言的,參選只是假動作,背後目的,意在與國民黨合作、「藍白合」搶攻立院龍頭?也許過些日子就會揭曉。
江欣彥
2023-05-14 13:30
新聞
國際
選了又選!以色列聯合內閣這回只撐7個月 2年內第4次大選明春登場
以色列政府再度「不攻自破」!以色列國會22日無法在期限前通過新預算案,聯合內閣不歡而散,預定將在明年3月重新選舉,這將是以色列2年來第4次大選,史上在任最長的總理納坦雅胡已因防疫不力聲望大跌,同黨議員也打算自行參選,恐怕難以輕鬆勝選。
王穎芝
2020-12-23 14:00
新聞
國際
芬蘭,女力國度》34歲的她成為地表最年輕總理,5大政黨領導人全是娘子軍!
「我從來沒有考慮過自己的年齡或性別......我想到的是自己從政的理由,以及那些讓我們贏得選民信任的事情。」芬蘭最大黨社會民主黨8日選出交通部長馬林(SannaMarin)接任總理,取代辭職的現任總理李納,也使34歲的馬林將成為芬蘭史上第三位女總理,也是歷來最年輕總理。值得一提的是,在馬林就任總理後,芬蘭聯合內閣的5個政黨皆由女性領軍,且其中4人的年紀均未超過40歲。
鍾巧庭
2019-12-09 18:30
新聞
政治
「每天丟水球、丟預算書有什麼用?」柯文哲主張聯合內閣:台灣在藍綠外要有新思維
台北市長柯文哲近期頻頻接受媒體專訪,今天出刊的《鏡週刊》登出日前專訪內容,柯文哲稱台灣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將是「影子內閣」,還預測兩大黨席次不會過半,合作將是必然,所以主張聯合內閣。柯文哲今(14)日受訪時強調,希望台灣在藍綠之外,要有新的思維,希望強調科學、效率、正直、誠信,「每天丟水球、丟預算書有什麼用?」
方炳超
2019-08-14 12:08
新聞
國際
德國聯合政府協議出爐,177頁的協議到底新在哪兒?
大選5個多月後,德國基民盟、基社盟組成的聯盟黨和社民黨終於達成了新的聯合政府協議。孕育如此艱難,這份協議到底有什麼內容?
德國之聲
2018-03-13 15:1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