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美聯會 文章列表
#
美聯會
約 13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下班經濟學
熱議華爾街
經濟
經濟熱議》全球都降息了,為何美國不動?「不急!」鮑爾連說22次;「動作太慢」川普罵對了?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Powell)上週在利率決策會議之後,再度表達維持利率不變的決定,他在會後記者會上,用不同的方式,連續22次表達了「等待」的態度,鮑爾說:「我們認為,進一步觀望的成本相當低…目前的情況不允許我們採取先發制人的行動。」美聯會一直認為,美國現正面臨通膨攀升與失業率上升的雙重風險。
金牛幫幫忙
2025-05-13 11:00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美國有意見、賴清德急急如律令!民進黨修國安法喊殺 多部會「建請再酌」
總統賴清德3月13日午後親自主持國家安全高層會議後記者會,提出針對台灣五大國安及統戰威脅的17項因應策略,並點名主管機關全面檢視現行法規,提出強化國安五法的修正案。隔天,行政院長卓榮泰對外宣示,「所有總統的裁示,相關部會一定要限期地來考核、限期地來完成。」只不過,如今50多天過去了,行政院版的國安五法修正案卻還不見蹤影,反倒是民進黨立委動了起來,將11名綠委領銜提案、135人次連署,總計9個版本的《國家安全法》部分條文修正案送進委員會審查。
鍾秉哲
2025-05-08 08:1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財經
VIP
大國博弈
專訪》川普就職百日,一步錯毀了整盤棋?雷倩:非美經濟圈將成型,台灣最大危機已浮現
美國總統川普4月29日就職滿百日,回頭看其4月2日對全球各國祭出「對等關稅」,使國際經貿秩序大亂。前立委雷倩接受《風傳媒》訪問時表示,川普大打關稅戰是戰略佈局上的「重大錯誤」,使得各國對美國信心降低,走壞了「海湖莊園協議」設定的一盤棋。
楊騰凱
2025-04-29 08:00
風生活
即時
「特斯拉銷量近腰斬」1市場快沒救了!這對手銷售狂飆161%
美國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在中國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根據中國乘聯會(4日)發布的數據,特斯拉2月在中國的批發銷量僅30,688輛,年減高達49%,與1月的63,238輛相比,也大幅下滑51.5%。
張啟敏
2025-03-06 15:37
評論
兩岸
專欄
王慶民觀點:岑浩輝高票當選澳門特首,加劇建制派政治壟斷的憂患
10月13日,2024年澳門行政長官選舉舉行、當日揭曉結果,本次選舉唯一候選人岑浩輝,以98.99%得票率、無對手、無反對票情況下成功當選。11月1日,岑浩輝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見,被正式任命為澳門第六屆特首。
王慶民
2024-11-07 06:30
VIP
政治
兩岸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1998年一位市議員在中國遭綁架身亡 幾乎改變民進黨中國政策
在賴清德就職總統後,對中國喊出「互不隸屬」政策讓許多政治立場親中的人難以接受。很多人認為賴清德只是執行民進黨長期以來所主張的中國政策而已,但事實上從民進黨建黨以來,對中國政策的主軸也是不斷地搖擺,甚至出現數次走向「親中」的打算。
尚道明
2024-07-31 09:10
新聞
國際
兩岸
六四35周年》香港官員不再直提「六四」 用「敏感日子」「個別日子」代稱
香港不但無法再公開悼念六四,就連「六四」是否成為禁語,也是不少民眾心中的疑問。去年香港特首李家超仍提「六四」二字,但今年形容為「個別日子」,保安局長鄧炳強今年也以「敏感日子」來稱呼「六四」。
中央社
2024-06-04 20:16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軍事
專欄
蔡榮根觀點:從無國界醫生洪上凱的《加薩日記》透視以巴衝突真相
西地中海郵輪之旅前一天,剛好收到洪上凱醫師的新書《加薩日記》,順手放進隨身行李帶上飛機,因爲被洪上凱的敘事能力所吸引,從台北到米蘭的飛行途中便一口氣讀完:洪上凱是長庚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他去年飛往加薩參與無國界醫生任務期間,遭逢哈瑪斯無預警地向以色列發射數千枚火箭彈····,以及隨後雙方爆發的激烈戰事。《加薩日記》是洪上凱記述他自己在加薩這段期間的親身經歷。
蔡榮根
2024-03-30 07:1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蔡尚謙觀點:幸彤在監獄,猶記天地有正氣
「法官閣下,我們知道事實上支聯會並非外國代理人,而這一年來的折騰亦沒有證據證明我們是。在此情況下判刑,等同於懲罰捍衛真相的人。真相是,『國家安全』被用作虛假的藉口向公民社會發動全面戰爭;真相是,我們的人權民主運動植根香港,而非由邪惡的外國勢力移植而來;真相是,這裡的人民有自己的聲音,並不會被噤聲……
蔡尚謙
2024-03-24 0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美中重啟軍事高層溝通!華府智庫專家:台海、南海利益分歧太大,雙方仍難以克服差距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查爾斯·布朗(CQBrown)上將星期四(12月21日)與中共中央軍委委員、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劉振立上將進行了兩人之間首次視訊對話,這也標誌著美中軍事高層對話一度中斷後的正式恢復。軍事專家說,兩國恢復溝通雖然是好事,但是鑑於兩國在南海和台海的利益分歧太大和緊張關係太嚴重,像這樣的危機溝通機制可能只會起到「OK繃」的作用,根本無法克服這些差距。
美國之音
2023-12-22 13:12
新聞
國際
兩岸
香港818案上訴判決出爐,黎智英等人獲減刑
黎智英等7名香港民主派人士針對組織、參與2019年在香港維園舉辦的「流水式集會」的控罪提出上訴。香港高等法院14日宣布撤銷此7人的「組織未經批准集結」罪名,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部分則維持原判,7人的刑期因此獲得調整。
德國之聲
2023-08-14 1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馬斯克反對美中脫鉤!特斯拉執行長訪北京:願共享中國發展機遇
特斯拉創辦人兼執行長馬斯克30日搭乘私人飛機到訪北京,並且與中國外交部長秦剛會面。根據中國外交部的新聞稿,馬斯克在會中表示「美中利益交融,密不可分」、「特斯拉反對(美中)兩國脫鉤斷鍊,願意繼續拓展在華業務,共享中國發展機遇」。這次特斯拉三年來首次訪問中國,預計此行也將南下上海,參觀特斯拉在當地的工廠。
李忠謙
2023-05-31 09:41
新聞
國際
兩岸
香港第二大民主派政黨被迫解散 溫和路線恐已走到盡頭
成立超過17年,以專業形象吸引中產支持的香港民主派政黨公民黨,5月27日宣布解散後,隨後受到香港親北京媒體炮轟,除了譴責公民黨「反中亂港」,並質疑該黨透過清盤,意圖掩蓋收受境外非法資助。有觀察人士則譴責親北京陣營為求抹黑香港民主派,無所不用其極。
美國之音
2023-05-29 21:30
評論
政治
兩岸
歷史
專欄
張棋龍觀點:郭台銘的大談判倡議誰來踐行?
美聯邦眾院外交委員會5月16日通過台北法修正案,並謂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不涉及台灣代表權。該決議「當事人」之一的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竟不發一聲,反而幹掉了最有可能解決中華民國留在聯合國問題的人選。
張棋龍
2023-05-25 14:4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殷惠敏專文:國安四部曲─抓媒體散團體,釜底抽薪封殺民主派
二○二○年年初,源自武漢的冠狀病毒肆虐,使港府發佈限聚令,大型抗議行動沉寂下來。港府按照港區國安法設立國安委員會,由特首擔任主席,可指定法官審案,對林鄭來說,無異是權力的加持。民主派挾去年底區議會選舉大勝的聲勢,已開始積極部署他們的35+計劃。立法會的選舉因疫情延後一年舉行,但泛民陣營卻在二○二○年七月十一日至十二日舉行民主派初選,分別在地區直選和功能組別中的區議會(二)及衛生服務組別舉辦初選,希望透過這個方式來決定未來參選立法會議席的人選配置。
殷惠敏
2023-04-22 13:5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名家專欄
黎蝸藤專欄:大清洗!香港四大政治案件登場
自從中國香港在2020年6月30日頒布實施《國安法》以來,大批昔日的民主派被關押檢控。其中,又以「四大案」最令人矚目:「黎智英案」、「初選47人案」、「立場新聞案」和「鄒幸彤案」。
黎蝸藤
2023-02-28 14:50
VIP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商業
特斯拉市占恐重摔至20%不到?馬斯克早釋出降價訊號 財報曝關鍵危機
隨著環保、減碳意識高漲,電動車過去5年佔據話題版面,在投資人、社會大眾間高度討論。雖然許多民眾願意購買電動車,但逼近200萬的價位讓不少人卻步;儘管電動車的市占率在成長,但目前仍屬小眾,尚未打入大眾市場。
郭家宏
2023-02-17 16:40
評論
兩岸
國內
專欄
陳朝平觀點:酒的記憶裡,自有人生歷練和家的溫暖
葉匡時兄在臉書上閒談「酒道」,說及黃酒,說黃酒適宜與家人共飲。原因無它,只因匡時的黃酒記憶,有著家的溫馨。我的黃酒記憶,大不相同。
陳朝平
2023-01-25 13:50
風生活
品味生活
下班經濟學
經濟
理財
一次看懂長短線佈局策略 美股趨勢掃描從上而下快速掌握不心慌
美股近期急漲急跌反覆無常,連帶影響台股走勢,加上美聯會暴力升息,全球經濟加速落底。對此,華南永昌證券獨家編製「美股趨勢掃描」從上而下為投資人找出從大盤至個股的投資標的,讓投資人能夠快速掌握美股最新趨勢不心慌。
Fannie
2022-12-15 22:23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經濟
大國博弈
身處大國博弈棋局:當日本政府傾向抗中陣營,外媒警告「真正的挑戰在經濟」
中日關係正常化至今整整50年,中國去年是日本的最大貿易夥伴,日本則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即便有疫情、通膨、烏克蘭戰爭等逆風因素,中日雙邊貿易額去年仍衝上近10年新高的3910億美元。但另一方面,中國在地緣爭議上的咄咄逼人,加上美中之間的競爭與對立,都讓日本必須提高防衛支出、加入美國的抗中陣營。外媒指出,在日中關係「政冷經熱」的情況下,恐怕經濟問題才是日本面臨的真正危機。
李忠謙
2022-12-15 00:00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