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即將來臨,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呼籲疫情高峰期間送給媽媽最安心健康的母親節禮物就是「骨密度檢測」,若已出現「駝矮痛」症狀,更要及早進行骨密度檢測,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掌握骨鬆治療先機,降低骨折風險,保密防流不骨折。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調查顯示,骨質疏鬆症(後簡稱骨鬆)為65歲以上老人常見慢性病的第四名,髖部骨折發生率是亞洲區第一名。然而,國人卻往往忽略它所帶來的風險及危害。疫情嚴峻,民眾待在家中的時間增加,《自然評論–內分泌學》期刊指出,民眾待在家缺乏身體活動量,可能中斷骨鬆治療,導致骨折機率增加,其中髖部骨折對患者,尤其老年人的影響最大。根據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統計調查顯示,65歲以上老人約有30%至50%曾在1年內發生過跌倒事件,其中更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曾於家中跌倒,加上疫情期間門診減少,骨折的患者未能得到妥善的治療導致骨折高復發率。不僅造成患者沉重的醫療和經濟負擔,死亡率更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