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美中台情勢 文章列表
#
美中台情勢
約 2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政治
兩岸
調查
政經解密
小耳朵》台灣、中國、美國博弈 商界大老闆們熱議一個兩岸攤牌神秘數字
民進黨及賴政府近日積極呼應美國等西方國家行動,其所力推的「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文不涉及台灣」,似已成為抗中保台新利器,國內外相關活動料將陸續展開。相較於綠營上下對「2758」高歌猛進的執著,這幾個月來台灣政商圈卻悄悄流傳著另一個神秘數字。
晏明強
2024-10-03 08:30
新聞
政治
「2027恐跟中國攤牌」 呂秀蓮指川普「這句話」最真:賴清德與蕭美琴要記住
前副總統呂秀蓮今(26)日召開「打造日韓台民主金三角」記者會,針對兩岸情勢,她直言「要備戰才能避戰」,台灣要在2027年前把握住,因為這可能是與中國攤牌的日子;也指出美國前總統川普曾說過的一句話「最真」,要總統賴清德跟副總統蕭美琴把這句話記住。
張大任
2024-09-26 20:26
新聞
國際
政治
美民主黨全代會落幕,台灣跨黨派觀選團看到了什麼?
2024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美國時間22日落幕,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正式接受民主黨提名角逐總統大位,台灣觀選團也在芝加哥DNC大會現場體驗造勢熱烈氣氛。民進黨23日表示,外交部此次跨黨派觀選團豐富的行程安排,表達肯定與感謝。
中央社
2024-08-24 12:21
VIP
國際
兩岸
國內
軍事
大國博弈
哥大論壇》「不認為中國準備好犯台」 美國漢學家黎安友:但這情況就會動武
針對美國和中國競爭及台灣潛在衝突,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黎安友13日在「哥倫比亞論壇」直言,不認為中國已準備好攻打台灣,也無法在不摧毀台灣晶片產業情況下贏得戰爭。該校人類學教授孔邁隆則說,當美國愈強力挺台,中國就更會孤立台灣,所以美國及其他民主國家要團結。
簡恒宇
2024-07-13 19: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財經
軍事
連3天對美發動反制!中國制裁12家美國軍工企業、10名高管
賴清德政府520上台以來,美中台情勢急遽升溫。北京一連三天宣布以涉台因素對美國發動反制措施。繼將4家美國軍工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宣布制裁美國前聯邦眾議員蓋拉格(MikeGallagher)後,北京22日一口氣公布制裁12家美國軍工企業與10名高管,並自即日時起生效。
兩岸中心
2024-05-23 08:03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幹掉朱立倫?盧秀燕布局2028年選總統 已經做出第一個決定
2024年總統選後,國民黨權力生態轉變。過去幾年聲望長居榜首的新北市長侯友宜因選總統落敗未來在藍營行情黯淡;國民黨重回國會第一大黨,政治攻防運作重心轉向立院,導致黨主席朱立倫領導地位不可避免遭到弱化。當前藍營正快速形成由立法院長韓國瑜、台中市長盧秀燕、台北市長蔣萬安,加上仍握有黨機器的朱立倫,同為領軍核心的新格局。
晏明強
2024-03-20 08:4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風評
風評:「陳水扁2.0」來了,山姆大叔皮皮挫?
所謂不可預期的危機是黑天鵝,能夠預期的危機是灰犀牛。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宛若一頭迎面撞來的灰犀牛,形成美中台之間可以預期卻又難以避開的危機,美國方面非常擔心,賴清德恐將成為「陳水扁2.0」。
主筆室
2023-12-06 07:2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經濟
大國博弈
「經濟嚇阻」能否制止戰端?美智庫學者:美中為台灣開戰,或致兩國財政災難
《彭博社》專欄作家弗格森在10日刊登的文章中指出,美國、中國如果為台灣而全面開戰,將會對兩國的經濟造成毀滅性後果──中國已經陷入困境的經濟將受到嚴峻制裁;美國則面臨龐大債務、海軍備戰不足等財政挑戰。
蔡娪嫣
2023-09-11 09:10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湯紹成觀點:季辛吉訪中─化解對抗難上加難,緩和衝突難能可貴
日前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訪問北京,受到習近平高規格接待,這位年逾百歲的老外交家千里迢迢來訪,必有重要意義。
湯紹成
2023-07-24 07:1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外媒關注台灣大選「三腳督」:誰將取代蔡英文,領導台灣度過最危險的時期?
台海局勢緊張、美中關係惡化等背景下,明年1月登場的台灣大選受到國際社會關注。英國《衛報》24日以〈台灣的選擇:誰將在中國緊張局勢中取代蔡英文成為總統?〉為題,引述專家分析介紹我國3個主要政黨推出的總統人選。
蔡娪嫣
2023-05-24 14:40
評論
政治
軍事
專欄
王義雄觀點:台灣為何被世界喻為沉睡的炸彈
最近台灣屢屢登上國際媒體版面,但都不是好事,而是各種戰爭隱憂的負面新聞報導,台灣在美國的操縱下,已經成為全世界下一個最有可能發生戰爭的地方。西班牙媒體最近就以「台灣,沉睡的炸彈」為封面故事,分析美中台關係,隨著美、中競爭加劇,區域緊張局勢不斷升級,台灣就可能是兩大強權爆發衝突的熱點,而烏克蘭戰爭的例子更提醒台灣人,悲劇總是悄悄到來。只有推動和平公投,讓兩岸政府坐下來以和平為前題對談,才能真正拆除這顆沉睡炸彈的引信。
王義雄
2023-05-03 15:00
VIP
政治
兩岸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馬英九訪陸連北京都未露口風 為何「狀況外」的國民黨從驚嚇轉為高興?
卸任近7年的前總統馬英九確定於3月27日登陸祭祖參訪12天,成為國民政府遷台74年來,首位重新踏上對岸土地的中華民國前國家元首,3月19日晚間馬英九將訪陸的訊息曝光後隨即引發震撼;尤其是從頭至尾都不知情的國民黨中央,除黨主席朱立倫有被先行告知外,黨內其他人幾乎都是看了媒體報導才知曉,最直接反應除了驚訝,還有更多的驚嚇。
晏明強
2023-03-21 16:30
VIP
政治
政經解密
獨家》 馬英九4月清明節登陸祭祖 未安排馬習二會避免影響2024大選
蔡英文總統預定3月底出訪中美洲瓜地馬拉等友邦並過境美國東西岸,4月初更將與美國眾議院長麥卡錫(KevinMcCarthy)會面,當此可能牽動美中台情勢的敏感時刻,據可靠消息來源透露,前總統馬英九也確定將於3月27日登陸參訪,由於馬英九此行主要是前往湖南祭祖,並不會前往北京,也未安排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進行「馬習二會」,政治效應可望大幅降低,惟馬英九畢竟是自1949年撤退來台的前總統蔣介石外,74年來首位再度踏上中國大陸土地的前中華民國總統,就兩岸關係而言,仍具莫大的歷史意義。
晏明強
2023-03-20 05:00
新聞
政治
兩岸
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若共軍犯台…4成7民眾對國軍沒信心 46.5%不信美軍會來
兩岸、美中台情勢緊張,台灣民意基金會今(21)日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若共軍犯台,有4成7民眾對國軍保衛台灣沒有信心;另外,也有4成7民眾不相信美國會派兵協防。
羅立邦
2023-02-21 18:50
VIP
政治
調查
2024「討厭民進黨」恐被蔡英文逆轉?藍駐美代表憂「這件事是利刃」
朝野競爭2024總統大選正逐步升溫,民進黨已由人氣最強的副總統賴清德當選黨主席,形同提前定於一尊。而以國民黨為首的非綠陣營,由誰選總統卻仍是渾沌未明,能否整合共推猶有諸多變數。但由於去年縣市長選後,綠營持續內亂至今,蔡政府施政也明顯不得人心,藍營即使總統人選待定,仍有自信在不利執政黨的政治大環境加持下,明年台灣有望再一次迎來政黨輪替。
晏明強
2023-01-17 16:30
新聞
政治
半導體「去台化」恐成真?郭正亮曝美國態度:台積電的壓力不會減緩
美中台情勢緊張,為降低晶片等供應鏈的斷供風險,半導體「去台化」的討論四起,引發關注。對此,前立委郭正亮分析,這其中的變數就是美國企業也會受損,美國政策向來就是市場和國安思維碰撞,再取得平衡點,因此這取決於美國企業的反彈力道有多大,估計得等到美國選後,明年上半年問題才會逐漸浮現。
羅立邦
2022-10-29 16:50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當時共軍還沒航母!」民進黨兵推源於扁政府 4先行者今成國安要角
台海軍情緊張,民進黨針對青年舉辦「兩岸情勢兵推營」,而事實上,民進黨兵推活動歷史,可源自前總統陳水扁時代。當年,還是黨內青壯輩的退輔會副主委李文忠、駐美代表蕭美琴等對國安、軍情有關心者,針對可能的台海危機情勢首度嘗試;後來,民進黨也針對對兩岸、國防、外交有興趣的青年朋友,舉辦政軍兵推營隊,讓有志青年體驗。
顏振凱
2022-01-21 18:00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馬紹章觀點:台海戰事何時爆發?
2021年5月初的《經濟學人》雜誌封面頗有視覺震撼效果,台灣變成地球上今日最危險的地方,不少媒體及評論都爭相引用。《經濟學人》的看法,只能算是後知後覺的馬後砲,而且稍微誇張了些,但洋和尚唸的經,聽起來總是特別響亮。台灣到底有多危險?
馬紹章
2021-05-16 07:10
新聞
政治
《經濟學人》稱台灣「全世界最危險」 趙少康籲蔡英文宣示「不台獨」
美中台情勢緊張,最新一期英國《經濟學人》(TheEconomist)稱台灣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引發熱議。資深媒體人趙少康認為,在這個危急時刻,總統蔡英文應該公開宣示「民進黨不搞台獨」,絕對不能打模糊仗,替台灣帶來大危機。
羅立邦
2021-04-30 21:48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獨家》民主黨前官員董雲裳等人與馬英九視訊討論美中台關係,建議兩岸對話降低緊張
美國總統選舉大致塵埃落定,拜登新政府將於明年一月上任,各方均預期川普政府時期陷入緊張的美中台關係,在民主黨重新當家後,政策、做法將有所調整。
晏明強
2020-12-06 15:1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