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羅斯福號航母 文章列表
#
羅斯福號航母
約 8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VIP
大國博弈
歷史風傳媒》「不是說要挺香港,怎麼挺成現在這樣!那美國還守得住台灣嗎?」雷根撰稿人與川普國安顧問的直球對決
我們為何現在回顧這篇文章?美國大選結束後,「川普2.0」復歸已然成為現實,而且川普不但在普選票與選舉人票雙贏、搖擺州一個沒漏,共和黨還順帶拿下參眾兩院,讓川普至少在執政初期得以貫徹意志。
李忠謙
2024-11-18 20:20
VIP
國際
軍事
全球頭號強權的困境:美軍備戰中東緊張局勢,為何對台灣安全造成衝擊?
隨著中東局勢持續緊張,美國近日宣布將加快部署航空母艦林肯號(USSAbrahamLincoln)及其打擊群從西太平洋地區調往中東,應對伊朗可能對以色列發起的報復性攻擊。這項決定雖然強化了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軍事部署,同時卻也在南海與台灣海峽等關鍵區域造成威懾力真空,引發各界對美國能否同時應對多個安全挑戰的擔憂。
李忠謙
2024-08-19 09:42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全球防務繁重,美軍航艦分身乏術!太平洋地區出現空窗期,學者籲歐洲承擔安全責任
隨著參與軍演的美國航空母艦「老羅斯福號」要前去中東地區替代「艾森豪號」執行任務,加上「雷根號」則結束駐防日本,《新聞周刊》4日直言,在「華盛頓號」抵達日本駐防之前,美國這段期間在西太平洋沒有航艦能支援危機或應對突發事件。
簡恒宇
2024-07-07 09:00
新聞
國際
軍事
美海軍部長指控「中國過度主張海權」,強調加強與日菲合作應對
美國海軍部長戴杜羅9日指出,中國利用海軍、海警以及海上民兵,過度主張海洋主權,是印太地區二次戰後國際局勢的最大挑戰,盼美國、日本與菲律賓加強合作,應對中國過度海權主張。
中央社
2024-04-10 13:15
VIP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對中國與北韓秀肌肉!五個航艦打擊群將齊聚西太平洋,美軍展現「應付多個戰場的絕對實力」
香港《南華早報》日前報導,美軍今年可能將麾下半數航空母艦都部署到西太平洋,擺出二戰後史無前例的威嚇姿態。分析人士表示,華府如此佈局的目的,主要是對北京與北京發出信號、也希望向盟友及夥伴保證「儘管烏克蘭和中東發生衝突,美國仍然致力於維護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
李忠謙
2024-02-19 09:52
新聞
國際
軍事
以巴衝突》以色列被哈瑪斯攻擊後,拜登祭出哪六項措施力挺盟友
美國總統拜登星期三(10月10日)下午在白宮發表講話,再次譴責哈瑪斯上週末對以色列發動恐怖主義襲擊,並表示,美國與以色列站在一起。他承諾美國的反應將是「迅速、果斷和壓倒性的」,確保以色列擁有照顧其公民、自衛和應對此次襲擊所需的一切。
美國之音
2023-10-11 16:11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拜登重拾「島鏈戰略」:美國如何串連第一島鏈盟友,中國又將如何突圍
美國總統拜登(JoeBiden)上台後持續美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部署,以「結盟」各國為其外交主戰略。其中,在西太平洋的「第一島鏈」與菲律賓,日本,韓及台灣等盟友近年來的軍事合作,近日受到全球關注。
BBC News 中文
2023-05-10 17:58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監視中國在太平洋活動的利器 美國在台灣友邦帛琉設置先進超視距雷達系統
美國自2017年起進行戰術機動超視距雷達計畫,而根據美國空軍2023會計年度預算書,將在我國友邦帛琉設置該雷達,以強化對區域海空活動的觀測,相關設施預計於2026年6月完工。美國網媒《戰區》稱,在帛琉裝設此雷達,顯示美軍逐漸把太平洋地區視為優先要務,帛琉也變得更具戰略價值。
簡恒宇
2023-01-03 21:00
國際
兩岸
軍事
VIP
大國博弈
堵死中國海軍與經濟,把北京逼上談判桌!美國水雷戰專家建言:在黃海與珠江三角洲執行「攻擊性佈雷」
美國海軍研究所日前刊出「水雷戰論文一等獎」作品,海軍中校杜諾(VictorDuenow)認為美軍在西太平洋已然無法維持海上霸權,加上解放軍隨時可能發動奇襲,讓美軍陷入劣勢,因此他建議美中一旦開戰,印太司令部可在黃海與珠江三角洲地帶執行「攻擊性布雷」,除了換取美軍部署反擊的時間與空間,更可打擊中國經濟、將北京逼上談判桌。該文雖通篇沒有提及「台灣」,但香港《南華早報》認為這項計策將可阻止共軍侵台。
李忠謙
2022-06-29 02:00
風影音
國際
軍事
警告金正恩不要趁亂惹事!美軍航母睽違4年駛入日本海,外媒:嚇阻北韓第七次試爆核彈
美國海軍研究學會11日表示,美國海軍的林肯核動力航空母艦當天駛入日本海(韓方稱東海),這也是2017年11月之後,美軍航母首次如此靠近朝鮮半島。日韓媒體分析,由於北韓可能會在「太陽節」(4月15日,即金日成冥誕)或「朝鮮人民軍建軍90週年紀念日」(4月25日)試射飛彈、甚至進行第七次核試爆,美軍才會派出林肯號航母在北韓外海與日本自衛隊舉行聯合軍演。
李忠謙
2022-04-13 23:3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藝文
新新聞
北約盟軍統帥筆下的2034年:美軍對上海動用核武,以數千萬人命逼和連戰皆捷的解放軍
中國對南海與台灣的野心、積極現代化的解放軍、將全球戰略重心聚焦東亞的美國,這些都是讓人耳熟能詳的國際政治現況。美國總統拜登警告中國是美國「最嚴峻的競爭對手」,美軍的將領們則特別留心中國對台灣的軍事企圖。哈佛大學的知名學者艾利森(GrahamAllison)幾年前也以史為鑑提醒世人,中美恐怕難逃「修昔底德陷阱」。若先不談艾利森對兩個超級強權「免去一戰」的主觀想望,要是美國跟中國有一天真幹起來了,那將會是什麼光景?
李忠謙
2021-11-07 16:52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中國智庫:中美軍方廣泛互動,有助於確保克制,降低軍事衝突風險
一段時間以來,針對中美在南海、台海發生軍事衝突的擔憂升溫。不過一個中國軍事智庫近日指出,盡管中美存在大量分歧和廣泛競爭關系,但是兩國之間發生軍事衝突的風險仍然較低。
德國之聲
2021-09-27 10:00
VIP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能否威懾共軍犯台,關鍵在日本!」自衛隊前艦隊司令警告:日本還沒做好「為台灣而戰」的軍事與心理準備
日本1972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時,曾在《中日聯合聲明》中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過當中國發兵攻打台灣日本該如何反應,過去半世紀一直是日本不願面對(至少是不願談論)的問題。不過當菅義偉與拜登今年4月在白宮強調「台海和平的重要性」後,日本的態度似乎出現了一百八十度的改變。
李忠謙
2021-09-15 01:41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新新聞
美軍為何試炸自家最新航母?中國軍事專家:這是炸給解放軍看,表示「我不怕你的航母殺手」
造價超過4000億、採用電磁彈射技術的「福特號」核動力航母,從今年6月18日起進行三度「全艦衝擊測試」(FullShipShockTrials,另外兩次則是7月16日、8月8日)。美軍以水下引爆的實際衝擊與電腦運算,驗證福特號在實戰中的抗衝擊與應對能力。4萬磅炸藥帶來的震撼,在佛羅里達棕櫚海岸外海揚起比福特號艦橋還高了數倍的水花,水底更是出現芮氏規模3.9的「海震」,對軍艦的衝擊與傷害可想而知,福特號在完成測試後也回到母港進行維修。
李忠謙
2021-08-14 18:22
風影音
國際
兩岸
軍事
英國海軍最強艦隊進入南海 中國官媒放狠話:我們很樂意打「華盛頓的走狗」給美國看
英國駐新加坡高級專員公署27日發布消息,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打擊群已跟新加坡海軍完成演習,目前正在駛往菲律賓海,準備與盟邦進行下一場聯合演練。由於接下來的航程將穿越南海,中國政府與解放軍的可能反應也引發高度關注。目前中國外交部尚未表態,但官媒《環球時報》已率先開罵,除了將這支英軍最強大的海上戰力稱為「華盛頓的狗」,還放話「會用東風-21D、東風-26威懾不懷好意的外國軍艦」。
李忠謙
2021-07-27 17:3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南海爭端:中英美航空母艦規格和戰鬥力比一比
英國國防大臣華萊仕(BenWallace)訪問日本時宣佈,以伊莉莎白女王號為首的航空戰鬥群今年九月訪問日本後,英國將會在亞太地區永久部署兩艘巡邏艦,令外界再次關注各國在南海的軍事部署。
BBC News 中文
2021-07-22 11: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日本自衛的關鍵決斷:該幫台灣(美國)對抗中國到底,還是引導美中爭霸「軟著陸」?
繼菅義偉與拜登在美日聯合聲明中首次提及「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後,日本媒體13日報導,「台灣穩定」對日本安全的重要性可能也將被首次寫進防衛白皮書,日本距離「戰略模糊」似乎又更遠了一點。論者以為,在今年4月的美日聯合聲明後,日中關係已經進入了新階段,今後不該再堅持「不宜刺激中國」,而是進一步思考「如何預防台海衝突」,甚至「如何遏制中國的軍事行動」;但也有反對意見指出,日本應該跟美中爭霸保持一定距離,免得被捲入不必要的衝突。
李忠謙
2021-05-15 03:04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解放軍正式回應美軍「鄙視航母照」:這樣很危險、美軍很惡劣!中國海軍予以警告驅離!
中國海軍「遼寧號」航母編隊日前從台灣東部外海南下,官媒還加碼宣稱「粉碎分離主義者的幻想」、「針對美日演練反介入戰法」,但解放軍這次武嚇台灣不但未達「效果」,反倒成為世人「笑柄」。因為美國海軍公布的一張「美軍艦長翹腳遠眺遼寧照」,被外界解讀為「鄙視中方戰力」的最佳寫照,美軍也以一張照片成功打贏這場「認知戰」。在該張照片發佈近月後,中國國防部才終於做出正式回應:美艦嚴重干擾中方演訓活動,中國海軍艦艇對美艦予以警告驅離。
李忠謙
2021-04-29 16:03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美國不是說要挺香港,怎挺成現在這樣!那還守得住台灣嗎?」雷根的撰稿人ft.川普的國安顧問:直球對決的白宮精英論辯
《非凡知識》是一檔由胡佛研究所製作的Podcast節目(也有Youtube版本),主持人是該智庫的資深研究員彼得‧羅賓遜。這檔節目雖然是由智庫製作,但在羅賓遜充滿機鋒的提問與操盤之下,也走出了「輕鬆討論嚴肅政策」的獨特風格。兩周一集的《非凡知識》4月初迎來了兩位貴客—曾在川普政府擔任正副國家安全顧問的麥克馬斯特與博明。這三人曾在不同時期任職白宮、如今都在胡佛同事,一同討論「中國到底有多危險」(JustHowDangerousIsChina)。
李忠謙
2021-04-22 17:37
評論
兩岸
專欄
鄭宏輝觀點:習近平複製慈禧太后的歷史軌跡,準備迎接新八國聯軍
中共建黨百年即將來臨,習近平永續執政的關鍵在2022年的中共20大,屆時其他6位常委都會退休,只有習近平可能續任政治局常委。以習近平的強勢作風看來,勢必會將其他派系的人馬掃出政治局,擔任中國第二個永遠的紅太陽,再無內部威脅。
鄭宏輝
2021-04-22 07:00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