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索忍尼辛 文章列表
#
索忍尼辛
約 3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東廠附身,黨產會陰魂不散!
立法院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黨產會黨產處理業務項下90%的預算遭刪除,影響核心業務之運作。黨產會表示將全面阻斷釐清不當黨產及促進轉型正義的進程,對民主政治基石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殊不知,東廠附身,黨產會陰魂不散,這才是對於台灣民主進步的最大諷刺!
謝國榮
2025-01-26 06:10
評論
兩岸
藝文
專欄
胡又天專欄:「版本更新」了,還玩「火龍燒倉」?
「雙十一」結束了。今年全中國大陸的電商,不約而同地不再公布營業額,各種熱搜話題也基本不報什麼東西大賣。這個信號非常明顯:「消費降級」真的來了,大家不敢多買東西了,數據也就不可能好看。
胡又天
2024-11-24 05:4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余杰專文:問人間,誰是英雄?
《當代英雄:黑暗時代的抗爭者》(第一卷)出版之後,受到很多讀者肯定,也讓若干此前不為外界所知的抗爭者的事跡在華語世界得到更廣泛傳播。
余杰
2024-06-02 07:10
VIP
評論
國際
專欄
名家專欄
閻紀宇專欄:西伯利亞監獄中的普立茲獎得主
美國新聞界最高榮譽、2024年普立茲獎(PulitzerPrizes)得主5月6日揭曉,15個新聞獎項(另外有8個書籍、戲劇與音樂獎項)之中,評論獎(Commentary)的得主相當特別:他的每一篇獲獎作品都是在監獄中寫成,也許永遠不可能領獎。
閻紀宇
2024-05-11 06:20
評論
國際
兩岸
歷史
專欄
蘇曉康專文:「俄國的地板是中國的天花板」─唱和林培瑞
林培瑞豈止「洋人說中國話西方第一」,他對中國文化、習俗之隱晦、含蓄、留白——從「白紙革命」到「墓碑白板」的參透,真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豈止「西方第一」,又有幾個中國人比得上?他引那句「俄國的地板是中國的天花板」,便秒極,你很難說他是諷刺、揶揄,還是讚賞,因為他繞開了最直白簡單的價值判斷,留下空白讓讀者自己去填補,這其實就是中國文字的精妙之處;但是他引述劉賓雁墓碑和劉子健探親中國兩事的悲涼,則以同情的心懷表達了嚴酷的價值判斷。
蘇曉康
2024-03-07 06:20
評論
國際
歷史
專欄
VIP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閻紀宇專欄:古拉格群島的聖誕老人
「我是各位的新任聖誕老人,我有一件羊皮外套、一頂帶耳罩的皮帽,很快還會拿到一雙氈毛靴。我還留了鬍子⋯⋯可惜這裡沒有馴鹿,不過有毛茸茸、非常漂亮的大型牧羊犬。最重要的是,如今我住在北極圈裡。」
閻紀宇
2023-12-30 06:2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香港之死是臺灣的前車之鑑
生活在今天的香港就是一齣可悲而可笑的荒謬劇。可悲的是,隨著2020年國安法的引入,這個地方已經死了--失去了自由、民主、法治和個人權利的保障。身為香港人,我已經感覺到大家對這個地方已經不再有希望:幾乎每週都聽到有人已經或打算移民,而實際上,這3年內已經有近30萬人離開香港,而這波移民潮還遠未見盡頭。
直言者
2023-11-18 05:30
新聞
國際
藝文
歷史
米蘭・昆德拉走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作者在巴黎逝世,享耆壽94歲
這位捷克小說家發現自己被共產政權噤聲,他卻憑藉詼諧的哲學小說贏得國際性的聲譽。
李忠謙
2023-07-13 06:30
評論
國際
兩岸
歷史
專欄
余杰專欄:達賴喇嘛─一子動,全盤活
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余杰
2023-01-12 15:10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余杰專欄:從蕭爾茨訪華看西方的綏靖主義歧途
2022年11月4日,上任近一年後的德國聯邦總理蕭爾茨抵達北京,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他是中共二十大之後第一個訪華的西方大國政府首腦,搶到了「頭柱香」。北京當局的宣傳機器全力開動,宣稱蕭爾茨訪華表明,德國選擇了「反美親中」的立場,大多數西方國家並不謀求與中國脫鉤。法國總統馬克宏一度苦苦哀求與蕭爾茨一起到北京朝聖卻被拒絕,可見中國的吸引力有多大。
余杰
2022-11-08 15:00
財經
金融才子丁予嘉寫小說:《今貝世界》描述現世貪念的起落
丁予嘉是金融圈的非典型人物,他的人生有很多斜槓歷程。他說:「我個性比較叛逆,從小讀書,從來不讀那種『如何成為A咖』的書。」
王學呈
2022-09-02 18:10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陳昭南專欄:「大翻譯運動」揭露普京及習近平欺騙說謊的真面目!
「這樣一個女孩子,然後還會被騙,蠢到這種地步,林秉樞,被那種痞子,可以騙到這種地步,她(李彥秀)輸給她,輸給這麼樣差勁的人。」這是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於3月27日出席一場春酒聯歡會公開發表的言論,像這樣腦洞大開的新聞在各媒體已多有評論,這裡就先省略了!
陳昭南
2022-04-02 15:10
VIP
評論
國際
專欄
李忠謙專欄:普京為什麼那麼恨烏克蘭?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知名主持人阿嫚普(ChristianeAmanpour),日前在節目中對普京的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Peskov)問了一個問題:你老闆為什麼對烏克蘭那麼生氣、如此憎恨烏克蘭?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懲罰他們?這十年來在克里姆林宮幾乎每天舉行記者會,向國內外傳達普京政治意志的佩斯科夫回答:俄羅斯沒有人對烏克蘭感到生氣,普京真正憤怒的是那些想要加入北約、部署核武、禁絕俄語、擁護納粹、以及不願執行明斯克協議的烏克蘭人。
李忠謙
2022-03-28 14: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藝文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尷尬與悲哀:因為「缺少紅色基因」,在中國遭到圍剿的莫言
中國作家協會舉辦評點百年名作家活動,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不在名家之列。官媒文章指出,凡是抹黑新中國,詆毀社會主義的作品都缺少「紅色基因」,都違背主流民意,最終被掃進歷史垃圾堆。
美國之音
2021-07-22 19:10
評論
政治
兩岸
財經
風書房
專欄
朱敬一專文:中國共產黨的雙重悲悼
我在WTO任大使時,有一回與該機構副祕書長布魯那(KarlBrunner)聊天,瞎掰「中國共產黨與德國共產黨,哪一個比較壞?」這有點像兩個小學生在討論「是你的老師比較凶還是我的老師比較凶?」純粹是茶餘飯後。由於我們彼此都只有單一觀察,所以也沒有什麼把握肯定地下結論。
朱敬一
2021-01-18 06:50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余杰專欄:綠島是台灣的隱喻
有時候,虛構的小說反而是敘述歷史最正確的方式。──楊小娜
余杰
2020-10-11 06:2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我正在被搜查:廖亦武小說《當武漢病毒來臨》選摘(7)
2020年2月26日午夜,從P4逃回住所的Kcriss,在直播黑屏中隱約浮現,戴護目鏡的頭部陰影,如眼眶空洞的骷髏。他呼呼喘粗氣,卻又竭力要屏住呼吸,接著是安全局在敲門,他一動不動,可窸窸窣窣的衣服聲音還是透出黑屏,他在下意識發抖!海內外的吃瓜群眾們趴在防火牆頭,不斷通過留言給他出主意,他兩次將手機屏幕對準大夥兒,上面顯示:「他們在撬門!」突然,手機嘀嘀響了兩下,他急忙按了靜音。大夥兒看不見,卻能感覺到他在黑暗中流淚了。
廖亦武
2020-09-18 05:10
評論
兩岸
專欄
余杰專欄:比《悲慘世界》更悲慘,在中國誰沒當過囚徒?
我一直很好奇,廖亦武與羅馬尼亞裔德國女作家赫塔·穆勒(HertaMuller)是如何成為好朋友的,當我讀完廖亦武和穆勒的大部分作品之後,很快就有了答案。原因很簡單,他們的作品的主題和本質是一致的:描述了比雨果的《悲慘世界》更悲慘的世界,譴責了某種陰森可怕的東方式的暴政——羅馬尼亞是吸血鬼德古拉的誕生地,而今日的中國是喪屍肆虐的帝國。
余杰
2020-07-05 06:2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陳昭南專欄:「反送中」對台灣人的警示─今天發大財,明天斷頭台!
近期裡,跟許多老的少的朋友聚會時都會發出莫名其妙的感歎,更離奇的,不分藍綠竟然都出現「亡國感」的深度憂慮與焦躁。只是各自對要被亡的「國」有各自不同想像而已!
陳昭南
2019-06-15 07: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休想要我為虛幻的「臺灣國」流一滴血!
臺中東亞青年運動會主辦權遭到取消,跆拳道國手劉威廷日前表示:「只要有一絲的風險,依然不會支持正名活動」,寧願以中華隊、中華臺北、ChineseTaipei之名在國際舞臺上拚搏,遂引發獨派人士批判是「喪權辱國」、「不愛臺灣」。
王官德
2018-08-06 05:3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