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相對於中國沿海省份的繁榮發展,中共在江西南部蘇維埃領地同時也快速擴展,並且幾次擊敗政府軍的征剿。為了準備對抗日本的侵略,蔣中正主席提出「攘外必先安內」政策,並於1933年10月,調集百萬政府軍部隊,分五路圍剿中央蘇區。一年後,中共中央被迫率部撒離轉移,展開他們所稱的「長征」,在兩年時間內,中共紅軍徒步穿越多個省份,於1936年10月抵達位於大西北地區的陝西省北部的延安。由於沿途與追剿的政府軍戰鬥,不斷有死傷、被俘和逃亡,扺達陝北的紅軍部隊已不足三萬人。此時,蔣中正主席親自到陝西首府西安,指揮對中共的最後總攻撃。在此悠關中共存亡的關鍵時刻,擔任主攻部隊的東北軍將領張學良反對內戰,突然發動兵變,扣留蔣中正,震撼國際社會。在調停之下,多方達到和平協議。國民政府停止軍事剿共,中共則放棄赤色革命,加入政府軍。中國主要黨派實現政治整合,團結一致。半年後,「蘆溝橋事變」爆發,蔣中正決定中國投入全面抗戰的時機已然成熟。中共部隊旋即改編為國軍的一部份,包括組建「第十八集團軍」,俗稱八路軍,赴華北敵後地區作戰,以及「新四軍」赴江蘇北部作戰。此外,中共代表周恩來擔任軍委政治部副主任,中共人員參與各地政戰工作,發動民眾支援前線抗戰,並以戲劇、音樂、文學等文藝活動鼓舞人心。中共中央所在的延安,以鮮明的抗戰旗幟吸引了大批充滿赤忱的年輕知識分子前往,他們成了日後重要的共產黨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