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筆震觀點 文章列表
#
筆震觀點
約 4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2018十大國內新聞!卡管案劃句點,外交官之死、韓流效應還在燒
年關將至,回顧2018,台灣歷經花蓮大地震和823水災,也走過三國斷交潮和普悠瑪翻車等內憂外患;在九合一大選後,不少綠地變藍天;而在中美關係生變下,台灣的未來又將何去何從?《風傳媒》選出今年國內的十大重要事件,帶讀者重返回新聞現場。
朱冠諭
2018-12-26 08:1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筆震觀點:台薩斷交證明「假的維持現狀」賭輸了
薩爾瓦多突然與台灣斷交,成為民進黨執政二年以來,第五個斷交的國家—但未必是最後一個。呂秀蓮之前擔憂的「骨牌式斷交」似乎已經是進行式。不只如此,我們參與WHA遭拒、台中亞青運主辦權被拔,台灣的國際空間愈來愈緊縮,人民的生活與利益都已經受到嚴重影響。然而,蔡政府除了批評前友邦,抨擊中共,要求國人團結這些口頭宣示之外,能夠力挽狂瀾,扭轉局勢嗎?
筆震
2018-08-23 05:5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筆震觀點:沒有什麼歧視是「剛好」的
民進黨立委蔡易餘日前冒出「中國從最近東亞青還是航線代碼一事處處打壓台灣,我們把陸配和外配做差別待遇,剛剛好而已啦!」此話一出,引起輿論大譁,嚴厲抨擊「票太多」、「歧視」,而同為新移民背景的「外配」立委林麗蟬更是不中分化之計,力挺這些「不僅是台灣媳婦更是台灣孩子的母親」的陸配姊妹。甚至連民進黨中央都趕緊撇清,表示對蔡易餘的說法「無法認同」。
筆震
2018-08-07 05:50
評論
政治
專欄
筆震觀點:有氣量的台灣民主哪裡去了?
三十年前,剛剛解嚴時,民主運動者津津樂道那句名言:
筆震
2018-06-05 05:50
評論
政治
專欄
筆震觀點: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英德牛?
在民進黨執政這兩年,我們發現蔡政府官員與民進黨政治人物,有兩種看來矛盾的現象:
筆震
2018-05-31 05:50
評論
政治
專欄
筆震觀點:一個預言─蔡政府將因拔管被拔管
有關「拔管案」的法理是非,坊間輿論已經談論太多。在蔡英文總統執政兩周年前夕,我們嘗試從大歷史的角度、宏觀面的政治研析來看,探究「拔管」案對台灣的意義與作用,希望能給當政者與台灣未來帶來一些省思。
筆震
2018-05-15 05:5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筆震觀點:新五四運動凸顯了台灣新青年的茫然?
今年恰逢「五四運動」青年抗爭運動的99週年。而5月4日當天,在台大抗議教育部粗暴拔管,侵害大學自治的「新五四運動」,卻少有在學學生參加。反而是現場有數名台大學生「反向抗議」,而且許多學校的學生會或學生議會,也都發表聲明(不論是否代表全體學生)對「大學自治」表示疑懼,認為應該要追求「校園民主」。這顯示了什麼?
筆震
2018-05-10 05:5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筆震觀點:無能且邪惡─將成為蔡政府的墓誌銘
蔡英文總統執政即將兩年,但已經可以為這個政權寫下墓誌銘。從年金改革撕裂社會,引發退休軍警消陳抗,到兩韓領導人相見歡,兩岸關係還是低於谷底,蔡政府內外都失敗,這是「無能」。再看從「卡管」到「拔管」事件,蔡政府赤裸裸地干預大學自治,違反民主國最基本的法治原則,是「邪惡」。
筆震
2018-04-30 06:2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筆震觀點:政府傲慢擺爛,人民公投大戰
中選會日前的委員會議,審查通過三項有關同志婚姻及性別教育,以及馬英九所提制定妨害司法罪的公投案。同時另外十個公投案也將舉行聽證。而環保署長李應元面對國民黨發起「反深澳電廠重啟公投」悍然表示,可以來公投。公投題目就設定「是不是重啟核四不要蓋深澳電廠」,若公投結果顯示大家真的都願意重啟核四、關掉深澳電廠,那他就願意下台。一時之間,公投沸沸揚揚,熱鬧之至,台灣人出頭天,人民自主聲音高漲,台式直接民主,看來欣欣向榮。
筆震
2018-04-24 05:5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筆震觀點:誰是拔管鬧劇背後的混元霹靂手?
教育部部長潘文忠拔管不成而請辭,引出台大待聘校長管中閔與賴清德院長高來高去的機鋒。兩人都引用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九陽真經」的經文來對決,讓社會大眾好像看到武俠小說決鬥場面被搬到現實世界來,過癮之至。
筆震
2018-04-17 05:50
評論
政治
專欄
筆震觀點:鄭南榕拚死爭來的是什麼樣的言論自由?
今年的四月七日,是中華民國第一個「言論自由日」。這是一個紀念鄭南榕先生,並且讚揚言論自由價值的日子。而回顧台灣民主化的歷程,以及言論自由的發展,或許真的該深思一下,怎樣才是紀念鄭南榕先生的好方法?如何才是言論自由的真精神?
筆震
2018-04-10 05:50
評論
政治
專欄
筆震觀點:英勇對決才能結束戕害司法爛戲
受刑人陳水扁先生的「保外就醫」,已經成為台灣的政治奇觀。一個經醫療鑑定已經是重病,生活無法自理的受刑人,在外面呼風喚雨。不僅參加政治活動,更對當前政局指手畫腳。更糟的,是阿扁、挺扁政客,與政府鄉愿的因應,在在摧毀了本來就不受信任,非常脆弱的台灣司法。
筆震
2018-04-03 05:5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專欄
筆震觀點:「今日之我」打臉「昨日之我」的蔡政府
引言:近日來,政府的髮夾彎之快、之多、之荒謬,讓人目不暇給。成天顛來倒去,今天不認昨天說的話,解釋起來又瞎扯硬拗。而且理歪氣壯,絲毫不以為愧疚。接下來可能還有好多「明日之我」要否定「昨日之我」的措施。從日本核食、美國瘦肉精豬肉、婚姻平權等等,都有可能大轉彎。如果「頭家」輕易放過,當作看笑話,那這個政府的領頭「公僕」就會以奴欺主,把人民看成笑話。
筆震
2018-03-27 05:5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筆震觀點:蔡英文急什麼─兩岸不通,電力不夠
蔡英文政府最近有一個大動作,一個小動作,十分惹人注目,分別是深澳電廠環評強度關山,以及不斷放話質疑「馬習會」有檔案沒移交。這兩者都姿勢難看,輿論反應不佳,但仍不計毀譽為之,反暴露出蔡英文總統的急切感:兩岸持續不通,電力未來不夠,恐成為大選蔡政府能否得到人民支持的重大變數。
筆震
2018-03-20 05:5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筆震觀點:侯友宜與黃偉哲對台灣政治的啟示
上周政壇重點,是民進黨執政的台南、高雄市,完成了黨內初選,分別由立委黃偉哲與陳其邁以相當的差距勝出。另外一頭,國民黨也展開新北市長提名初選作業,辭官參選的前副市長侯友宜以大幅度差距的民調,暫時領先黨內挑戰者周錫瑋與金介壽,也勝過所有民進黨被點名的人選。
筆震
2018-03-13 05:50
評論
政治
專欄
筆震觀點:選舉不能沒有格調,但格調通常都神隱
農曆年後,年底大選的氣氛開始轉濃,各黨的初選熱熱鬧鬧登場。這場選舉被視為是對蔡英文政府的「期中考」檢視,也可能在藍綠選舉操作下,變成「回到九二共識」、「反抗中國壓力」的公投。無論如何,選舉結果將對二〇二〇年總統大選,乃至未來數年台灣政局發展,都會產生巨大影響。
筆震
2018-03-06 05:50
評論
政治
專欄
筆震觀點:這個讓人民搶衛生紙,自己卻猛玩大風吹的政府
最近有兩個場景,讓人對這個政府的施政,產生強烈的不安感受。
筆震
2018-02-27 05:50
評論
政治
專欄
筆震觀點:放下掀起對立的無效「改革」,讓台灣休養生息
全球華人歡迎的農曆戊戌年來到,狗年福旺,今年應該要是全台灣都旺來、福來的一年。但我們發現,相較於前總統馬英九過年期間到各地沸騰的人氣,蔡英文總統卻是連兩天發紅包都被近身嗆聲,搞得維安如臨大敵,加上台灣人虔誠信仰的宮廟接連抽出艱辛的國運籤,不禁讓人浩歎:好好一塊福地,何以民怨致此?
筆震
2018-02-20 05:50
評論
政治
專欄
筆震觀點:期許蔡總統的「救災政治學」能落實到朝野與兩岸
0206花蓮大地震,撼動了全台國人的心,也迅速凝聚團結了政府民間的力量。我們讚許中央、地方政府以最高效能投入救災,尤其新北、台北的救援部隊連夜南下,展現了不分彼此、相互援助的精神。對民間自發性集結物資、善心捐款,可貴的同胞情誼,我們更要表達肯定與致敬之意。
筆震
2018-02-13 05:50
評論
政治
專欄
筆震觀點:蔡英文的「台灣價值」只為抹黑與鬥爭
過去卅年來,「愛台灣」是盤旋在台灣上空多年的陰影。綠營或其支持者,透過單一、窄化的定義,用以檢視一個人是不是「愛台灣」,來決定此人是敵是友。現在,第二位民進黨籍總統蔡英文,因擁有龐大文青團隊,可以「想想」淬煉語彙,已將「愛台灣」進一步提升為「台灣價值」,作為全新的檢視敵我標準。
筆震
2018-02-06 05:5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