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突堤效應 文章列表
#
突堤效應
約 2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蔡英文令追黃金沙灘流失!福隆海水浴場快不見了?官方查一年後有新發現
位於台灣東北角的福隆、鹽寮,這一片讓國人擁有美麗回憶的沙灘,2023年6月環保團體於總統蔡英文接見「2023全國NGOs環境會議」中,當面「告御狀」,說「核四重件碼頭」引起「突堤效應」,使沙灘面臨流失危機。當時蔡英文允諾,會針對福隆鹽寮沙灘是否流失,進行詳細調查。
賴慧津
2024-04-29 08:20
新聞
政治
國內
三接工程釀大潭沿岸漂沙嚴重?中油澄清:施工前就存在,屬自然現象
有關民代引述環團對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工程施工,造成附近海域漂沙嚴重的說法,台灣中油公司今(29)日再次澄清,依據施工前的航照圖顯示,漂沙現象本就存在,顯示這是自然現象,與三接工程無關。自三接108年施工以來,即持續監測大潭沿岸漂沙情形,並進行藻礁生態觀察調查,柴山多杯孔珊瑚所在地面積絕非環團人士所言縮小。台灣中油指出,對於外界關心與指教,會持續監測以累積更多資料,同時關注環境及生態方面的變化。
黃信維
2024-01-29 15:37
新聞
地方新聞
桃園
環評委員認同三接外推 中油:儘速補件再審
環保署12日就三接外推案舉行第二次專案小組會議,要求台灣中油公司於三月底前補件再審。中油表示,感謝多位環評委員認同三接外推案對藻礁的影響更小,已經釐清多數議題,至於會議決議針對海流漂沙及淤沙的模擬、開發面積變化、生物物種變化、取排水管線方案等等的細部議題,要求補充資料或調整呈現方式,中油皆已有完整調查與模擬資料,將依據會議決議,儘速整理提交給環保署、依循程序補件再審。
陳逸群
2022-01-13 18:23
地方新聞
台北
中油水工研究成果可受檢視驗證 沒有墊背問題
國研院海洋中心前主任、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系名譽教授高家俊先生投書媒體,指控「政府把成大當墊背的工具,硬將對自己有利的說詞讓成大無辜背書」,台灣中油公司16日指出,毫無證據的指控不僅傷害台灣中油,也傷害成立超過七十年的成大水工試驗所。成大水工所負責的地形變遷、流速、熱擴散等各項模擬,在台灣中油的環差報告都忠實完整呈現。科學數據的背後是研究人員的辛勞成果,高教授對研究過程不了解,但也不應輕易扭曲。
陳逸群
2021-12-16 18:28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魏國彥觀點:從深度生態視角看藻礁議題
人生苦短,譬如朝露,白駒過隙,實不足以參天地之造化,瞭解生物礁體的長遠變化。本人藉花蓮化石藻礁、台東現生紅藻球的研究經驗,以深度生態(DeepEcology)的觀點來剖析桃園藻礁的前世今生。
魏國彥
2021-12-12 07:20
新聞
政治
公投說明會》「被說背叛環保在所不惜!」詹順貴嗆環團忘記要改善空污
中選會24日舉辦藻礁公投第3場電視說明會,反方代表環保署前副署長詹順貴強調,三接外推方案已對藻礁生態系影響降到最低,根據《環境基本法》定義,環境不只包含土地、森林與自然生態,陽光、空氣都包含在內,自然不能忽略中南部居民對空污的擔憂,支持三接外推方案,才能維護中南部居民盡快減煤、減空污的訴求。
蔡佩珈
2021-11-24 17:52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外推方案恐成「三接海鮮鍋」 林惠真:應保存7600年藻礁
中選會24日舉辦珍愛藻礁公投的第3場電視說明會,正方代表為東海大學教授林惠真;反方代表為前環保署詹順貴。林惠真指出,殼狀珊瑚藻死亡後,留下來的碳酸鈣層層堆疊,經年累月形成如今的藻礁,裡面的孔隙則提供許多生物居住、生長以及繁殖,形成藻礁生態系,一旦工程破壞,便會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她更批評,外推方案僅是在珍愛藻礁公投連署通過後,臨時開出的止痛藥,完全沒有正視藻礁破壞的問題。
蔡佩珈
2021-11-24 16:00
地方新聞
台北
高雄海岸侵退現象早已出現 台灣中油:莫須有指控不可承受之重
針對商業周刊第1769期專文指稱「第一座接收站種下癌細胞,高雄30公里沙灘不見了!」,台灣中油公司指出,這種莫須有的指控,對於永安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來說,實是不可承受之重!該站1984年動工,1990年完工,早在建站之前的1904年開始,北側海岸線就已出現退縮的侵蝕現象,且平均每年侵蝕1.48~3.18公尺,該報導刻意將高雄海岸線退縮歸因於該站的興建,不僅有欠公允且令人遺憾。
陳逸群
2021-10-12 17:36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朱淑娟專欄:外推案能否實現「藻礁永存」,留待時間證明
在觀塘工業區(港)通過環差審查的三年後,今日(10/12)環保署再度審查經濟部的「外推方案」,這是為今年5月迎戰公投所提的方案補正環評程序。不過,環保團體認為外推案無濟於事,唯一能完整保護藻礁的方法,就是將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大潭藻礁區。
朱淑娟
2021-10-12 05:4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絕不接受三接外推1公里」 潘忠政:若採台北港案2年就趕上進度
珍愛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22日與總統蔡英文見面,在藻礁議題上未達成共識;隔天行政院就傳出「三接外推1公里」的替代方案,底線是最多外推至離岸1公里,不必重做環評。對此,潘忠政表示,替代方案仍破壞水下藻礁,絕對不會接受,並會堅守70萬名連署人的心意。
陳芷晴
2021-04-27 20:19
VIP
政治
調查
新新聞
藻礁風暴》為何非藻礁不可?三接換深澳電廠背後藏內幕
爭議多年的桃園大潭電廠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案,在2018年環評通過後議題冷卻,但珍愛藻礁公投發起人潘忠政不放棄,積極展開公投連署案以搶救藻礁,近日在作家、學者、在野黨聲援下,議題迅速增溫,府院黨全面反擊說明,反而促成民眾搶救連署,藻礁公投連署案更在28日達標。
唐筱恬
2021-03-02 17:0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憂有心人滲入藻礁議題 黃捷:上次惡意操作公投扶持了糟糕的政客上台
藻礁公投議題增溫,無黨籍高雄市議員黃捷對此在臉書發文闡述想法。過去曾任時代力量在立法院的衛環委員會助理的黃捷表示,對許多惡意操作公投與罷免的政黨和有心人士加入感到憂心;她強調,公投應回歸單純的公共討論,而非任一政黨的操作工具。
黃信維
2021-02-25 11:49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朱淑娟專欄:藻礁生態如何守護?政府想的跟你不一樣
台灣第一個生態公投連署「珍愛藻礁」已進入倒數計時,2月底前需募集35萬個連署,才能在今年8月公投,但目前為止只募集了1/3。不論最後公投成敗,都不是守護藻礁行動的終局,因為就算公投成功,依過去經驗政府也未必認帳。未來還有行政訴訟、保護區劃設等著公民與政府對決。
朱淑娟
2021-02-23 06:4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朱淑娟專欄:只要心中還有「藻礁永存」,就沒有辦不到的事
2018年10月中油天然氣第三接收站預定地「觀塘工業港(區)環評案」通過,等於預告桃園千年藻礁的末日。但守護藻礁的學者及環保團體不放棄,經過2年努力終於將「珍愛藻礁公投」推進到二階連署,藻礁再度出現生機。
朱淑娟
2020-12-22 06:30
風生活
旅遊
宜蘭2天1夜必去景點》9個人氣景點大公開,其一是內行人才知的隱藏版神秘河道
每次放假雪隧總是會塞車,你是否納悶著宜蘭都快去膩了,還有哪些地方好玩?ReadyGo來告訴大家!宜蘭不只很多熱門的IG打卡景點、網美咖啡廳、超美海景和湖畔景色,還有隱藏版自然系景點神祕河道,不需要太多假期安排,周末就可以來趟宜蘭之旅,一路從頭城玩到羅東。
ReadyGo
2020-12-03 21:0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潘忠政觀點:假民主、真獨裁,何格擔任民主國家總統?
總統大選在即,朝野初選熾熱,各方評論如潮;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以觀塘三接環評案檢視某候選人,有請社會公評。
潘忠政
2019-04-30 06:40
新聞
國內
觀塘案》大潭藻礁列全球「希望熱點」!環團再赴行政院抗議,向法院聲請撤銷環評結論
去(2018)年11月中油觀塘案通過環評,上周又在營建署海岸管理審議會上通過海岸利用許可審查,待本月14日的區域計畫委員會審查過後,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就可以開始動工。環團今(4)天再赴行政院門口抗議,為大潭藻礁請命,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聲請撤銷環評結論,未來也會再針對海岸利用許可提起訴願。
廖羿雯
2019-03-04 15:5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朱淑娟專欄:李應元為敗選下台,觀塘案是不是該重新談談了
民進黨敗選,前環保署長李應元成為三位下台閣員之一,行政院說他下台的理由是空汙政策惹議,但這應該只是隨便找個藉口,因為他去年宣示紅害減半大作戰的目標(109年比104年),今年11月已超越,空汙改善成績應該可以交代過去。而選前民間舉辦的北中南三場反空汙大遊行,訴求的主軸是反燃煤電廠,如果因為燃煤電廠太多導致空汙改善不利的話,該下台的應該是經濟部長。
朱淑娟
2018-12-11 06:30
評論
國內
專欄
朱淑娟專欄:史上最荒唐投票,賴清德雙殺藻礁跟環評
10月8日觀塘工業區(港)開發案環評大會,在行政院長賴清德的意志下,7位官派委員加3位專業委員共10人出席,剛好達到最低開會人數門檻。由於反對委員都未出席,會中一面倒支持,至於上次會議的激烈辯論完全沒討論。
朱淑娟
2018-10-09 06:5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投無效票2環委若不出席,就還有轉機」 陳昭倫:觀塘案強渡關山,傷害環評公信力
事涉國家能源政策天然氣規劃、與大潭藻礁野生動植物棲地的保存,中油觀塘案經一年多的專案小組討論,曾因對藻礁生態與野生動物棲地環境有重大影響之虞,遭小組建議退回,如今在環評大會上卻以7票同意全案「審核修正通過」。對於今天結果,柴山多杯孔珊瑚的發現者、中研院生多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認為「一點也不意外」,且將對於環評制度的公信力造成很大的傷害。
廖羿雯
2018-10-08 21:22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