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穆斯林兄弟會 Muslim Brotherhood 文章列表
#
穆斯林兄弟會 Muslim Brotherhood
約 5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國際
軍事
歷史
大國博弈
以哈戰爭凸顯10年影響力瓦解 《外交政策》:這個大國是輸家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上個月起爆發血腥交戰,以色列政府與哈瑪斯21日宣布已同意由卡達斡旋的協議。美國期刊《外交政策》指出,俄羅斯10年前在敘利亞內戰的外交發揮核心作用,但如今俄羅斯在聯合國安理會推動加薩停火的努力收效甚微,這個對比標誌著俄羅斯長達10年的中東仲裁者身分將結束,俄羅斯是以色列與哈瑪斯戰爭的輸家。
廖綉玉
2023-11-22 19:00
VIP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以色列與哈瑪斯衝突如何解決?《外交政策》:這個北非國家不可或缺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爆發血腥交戰,世界正尋求解決加薩衝突,而外交焦點正轉向埃及。美國期刊《外交政策》指出,埃及在加薩走廊擁有關鍵利益及強大影響力,因此,儘管對於美國、以色列及其許多西方盟友來說,埃及將是深具挑戰的合作夥伴,但埃及將繼續成為全球因應這場戰爭不可或缺的參與者。
廖綉玉
2023-10-25 19:00
新聞
國際
軍事
時隔50年,又讓以色列進入「戰爭狀態」的哈瑪斯:一文看懂組織來歷與行凶動機
自2007年以來統治加薩走廊(GazaStrip)的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團體哈瑪斯(Hamas),本月7日突襲以色列境內,殺害大批民眾並擄走150名平民當人質。
中央社
2023-10-11 20:00
新聞
國際
從歐洲大選、拉美政情到全球海運 《外交政策》聚焦今年國際舞台5大看點
2021年地緣政治版圖大幅變動,除了中國威脅台灣安全、俄羅斯威脅烏克蘭主權,加薩走廊以巴衝突、神學士奪權阿富汗、海地總統遭暗殺、蘇丹政變持續延燒,都引發世人高度關注。隨著去年各項危機餘波蕩漾、多個主要國家(包括台灣)將舉行重要選舉,美國《外交政策》召集旗下專欄作家,羅列5個今年值得關注、但尚未被國際社會熱烈討論的外交事務看點。以下是根據《外交政策》專欄作家們說法整理出的「2022年5大值得關注的外交看點」:
陳艾伶
2022-01-04 16:10
新聞
國際
藝文
歷史
民主革命對女性的集體性暴力,《我心嚮往的》以鏡頭做出最直接的控訴
2021第28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15日起在光點華山電影館開跑,片單之一的紀錄片電影《我心嚮往的》(AsIwant)是今年6月於柏林上映的無畏之作。導演阿爾卡迪透過紀錄埃及公民運動、女性集會抗議,以及回顧自己的成長故事、與母親的對話,展現中東動盪的社會政治之下,穆斯林女性作為女人、母親和女兒在家國受到的壓迫,和勇敢與之對抗的膽識。
蔡娪嫣
2021-10-16 18:17
新聞
國際
「民主和尊嚴,不能同時擁有嗎?」自焚小販曾是阿拉伯之春的英雄,為何突尼西亞人民稱「他毀了我們」?
突尼西亞中部的西迪布濟德市是「阿拉伯之春」的起點,也是布瓦吉吉(MohammedBouazizi)的家鄉。他26歲的年輕臉龐,高高印在一處大樓牆面上供人瞻仰。
王穎芝
2020-12-17 18:40
新聞
國際
歷史
「省長要是不見我,我就自焚!」阿拉伯之春十年了,中東仍然遍地烽火
「省長要是不見我,我就自焚!」27歲青年布瓦吉吉手持油性易燃物,在地方政府辦公室悲憤高喊。
王穎芝
2020-12-15 0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無大台」但仍團結、靈活、富創造力 楊建利:香港反送中體現人類最高公民素質
香港「反送中」運動延續逾3個月,每週都有百萬民眾上街呼告民主訴求,成為香港史上最大規模抗爭。歌手何韻詩、中國異議人士楊建利與香港政治人物楊政賢等9月13日在台北「奧斯陸自由論壇」分享,「反送中」沒有中心組織,仍然可以團結一新,楊建利也稱讚港人展現高度靈活與創造力,「體現人類最高的公民素質」。
王穎芝
2019-09-14 11:00
新聞
國際
歷史
被政變、被囚禁、被判死刑……全世界最悲情的前總統穆爾西在法庭上當場死亡
埃及五千年歷史上第一位以民主方式選出的總統穆爾西,17日在法庭上以悲慘的方式結束悲慘的一生。穆爾西出庭應訊時突然昏倒並當場死亡,享壽67歲。初步驗結果顯示,穆爾西可能是死於心臟病或者腦中風。此外,他也有糖尿病與肝臟疾病的病史。
閻紀宇
2019-06-18 15:01
新聞
國際
作論文研究卻被當成間諜、判無期徒刑!英國博士生失陷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英國外相警告:會有嚴重外交後果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法院21日以間諜罪之名,把赴阿聯研究的英國博士生赫吉斯判處無期徒刑。由於英國是阿聯的盟友,英國外交大臣杭特上周才訪問阿聯,與阿布達比王儲、外交部長討論此案,杭特對此深感震驚,並揚言阿聯「會有嚴重的外交後果」。
蔡亦寧
2018-11-22 15:20
新聞
國際
美國期中選舉》共和黨候選人炒作「反穆斯林」情緒 恐嚇牌、陰謀論齊出…美國選民不吃這一套
美國期中選舉將在11月6日舉行,穆斯林法律權益與教育組織「穆斯林倡導者」近日公布的最新研究指出,隨著今年參選公職的穆斯林美國公民增加,非穆斯林的候選人利用陰謀論與「反穆斯林」情緒等炒作手段的情形近期驟增,其中大多為共和黨候選人。然而,該研究指出,美國選民似乎不吃這一套,僅少數利用這種手段競選的候選人有望當選。
廖綉玉
2018-10-30 08:30
風影音
評論
國際
歷史
閻紀宇專欄:「犯我威權者,雖遠必誅」──後真相時代也無法遮掩的統治者罪行
這事件似乎是30多年前撼動台灣與美國的「江南案」,在21世紀穆斯林世界的投射。
閻紀宇
2018-10-16 06:20
新聞
國際
歷史
歷史上的今天》10月6日──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中東和平推手沙達特遭暗殺
2017年諾貝爾和平獎將在6日下午揭曉,從耳熟能詳的印度聖雄甘地、緬甸翁山蘇姬,到近年的中國維權律師劉曉波、爭取女性教育權的少女馬拉拉等,細看獲頒和平獎的得主,即便外界對其個人評價褒貶不一,他們至少都在追求和平的過程中犧牲了不少理想、自由,甚至性命。
王穎芝
2018-10-06 10:03
新聞
國際
歷史
甘心充當獨裁政權「殺人機器」埃及法院一口氣判了75個死刑 人權組織痛批:可恥!
埃及現任總統塞西2013年率武裝部隊推翻時任總統穆爾西,引發大批民眾靜坐示威抗議,結果數百名參與者被依煽動暴力、謀殺、破壞公物等罪名拘捕起訴。埃及法院8日判決2013年軍事政變示威案的739名被告中,75人死刑、46人無期徒刑、600多人5年至15年有期徒刑,連新聞記者都無法倖免。這場判決遭到全球人權團體強烈撻伐,國際特赦組織更以「可恥」來形容。
黎映彤
2018-09-09 16:55
新聞
國際
種族歧視激起公憤!美國喜劇天后蘿珊巴爾節目慘遭腰斬,生涯從此終結
她的影集在停播21年之後重現螢光幕,立刻成為電視圈的當紅炸子雞,收視率節節高昇,連總統大人都按讚,電視台也早早談妥下一季的製播計畫。但是,5月29日,她大受歡迎的影集慘遭腰斬,她本人慘遭經紀公司釋出,連在賭城拉斯維加斯的演出計劃都被取消。為什麼?因為她告訴世人,她是一個不折不扣、惡劣至極的種族歧視者。
閻紀宇
2018-05-30 08:32
新聞
國際
血腥鎮壓加薩走廊》以色列恐犯下戰爭罪 哈瑪斯從中獲得政治聲望
3月30日,居住在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邊界發起「返鄉大遊行」,結果遭到以色列軍方無情砲火鎮壓,加上7日的衝突,已造成近30人死亡,包括1名巴勒斯坦攝影記者莫塔加。30日的遊行是由獨立社群媒體倡議者阿提瑪發起,之後獲得治理加薩走廊的軍政組織「哈瑪斯」支持。美國期刊《外交政策》直言,只要以色列持續武力反制,哈瑪斯就能從抗爭中獲得更多好處。
簡恒宇
2018-04-09 18:28
風影音
國際
#MeToo風暴》歐洲當代最具影響力伊斯蘭學者遭控性侵!法國執法當局羈押、起訴
歐美伊斯蘭研究權威學者、英國牛津大學教授拉瑪丹,去年在法國遭兩名女子指控性侵,案情近來急轉直下,拉瑪丹1月28日被巴黎警方逮捕,2日被檢方以性侵罪起訴,目前仍被羈押。拉瑪丹曾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世界最有影響力100人和21世紀宗教改革者。
宋繼昀
2018-02-04 09:00
新聞
國際
歷史
歐美性侵風暴延燒校園》牛津大學伊斯蘭研究泰斗遭控性侵 請假打官司捍衛名譽
好萊塢性侵、性騷擾風波不僅蔓延美國演藝圈,英國政壇和法國社會也掀起勇敢指證性侵犯的浪潮,牛津大學當代伊斯蘭研究權威拉瑪丹10月也被多名女性控告,說他曾藉著討論宗教名義性侵、毆打她們,但拉瑪丹本人強烈否認所有指控。牛津大學近日聲明表示,允許拉瑪丹休假「暫離」學校,強調一切是為了學生與教職員權益著想,仍尊重司法程序,不會逕自認定拉瑪丹犯罪。
王穎芝
2017-11-13 11:00
新聞
國際
巴勒斯坦民族大和解?哈瑪斯交出加薩走廊 將與約旦河西岸的法塔成立統一政府
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17日宣布,將解散其於加薩地帶的行政委員會,並同意由掌握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法塔」接管,法塔也已表示歡迎,將推動雙邊會議,巴勒斯坦分治10年來,內部和解終於出現重大進展,不過雙方之間的歧見能否一筆勾銷,尚待觀察。
王穎芝
2017-09-21 13:00
新聞
國際
沙國要求土耳其從卡達撤軍遭拒 艾爾多安:這是干預雙邊關係!
卡達斷交危機延燒近3周,海灣國家23日提出「十三項要求」想迫使卡達臣服之後,力挺卡達的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25日痛批,這些要求非常「不尊重」卡達與他國的雙邊關係,並稱絕不會依照要求從卡達撤軍。
王穎芝
2017-06-26 17:1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