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種族迫害 文章列表
#
種族迫害
約 3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汪志雄觀點:美國大學生的道德良知,台灣望塵莫及
過去幾週,隨著加薩戰爭的抗議活動在各大學校園接連爆發,我們再次看到美國年輕學子為他們所堅持的「反霸權、反屠殺」的自由精神與理想主義所展現出來的勇氣與道德良知,這與美國政客的虛偽投機和自大無知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汪志雄
2024-05-09 07:00
新聞
政治
維族女子出書揭中國「再教育營」暴行 跨黨派立委提決議文促政府研議制裁
見證中共政權迫害維吾爾人的《有去無回的地方:一個維吾爾女孩在新疆「再教育營」的真實經歷》一書,30日上午在立院舉行新書發表,由立法院人權委員會會長、民進黨立委王定宇主持,人權委員會秘書長吾爾開希與談,並和經歷迫害的本書口述者、33歲的米日古麗.圖爾蓀(MihrigulTursun)視訊連線,與會的立委范雲、邱顯智也呼籲,「我們應該替無法發聲的人大聲發聲。」
潘維庭
2022-12-30 22:16
新聞
國際
軍事
割讓國土給俄羅斯換取和平?烏克蘭最新民調出爐,近9成民眾這樣認為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進入第5個月,烏克蘭國計民生遭到重創,逾1600萬人流離失所。俄軍將主戰場轉移到東部頓巴斯地區之後,憑藉火砲優勢壓制烏軍、攻城略地,企圖以慘烈的消耗戰拖垮對手。在此同時,國際社會也興起呼籲烏克蘭「割讓國土換取和平」的聲浪,世人不免要問:戰火中的烏克蘭人怎麼看待?
閻紀宇
2022-06-30 10:33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從沙俄、蘇聯到普丁,烏克蘭人長期被打壓…回顧100年來,他們在海外捍衛祖國的艱辛歷程
面對極權來襲,有人選擇身土不二,留守故鄉,也有人選擇離鄉別井,呼吸自由的空氣,這兩類人都可以發揮各自角色。過去一個多世紀,由沙俄到蘇聯,烏克蘭人長期被打壓,很多人因而流亡海外,到今天烏克蘭再被俄國入侵,這班海外烏克蘭人就繼續捍衛民族認同和祖國的國家主權。
*CUP
2022-03-02 00:01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抗日戰爭VS獨立戰爭
最近非常榮幸,前往板橋府中15觀賞李立劭導演的最新紀錄片《我那遙遠的呼喚》,內容是以二戰末期中國遠征軍、中國駐印軍反攻緬甸為縮影,探討那複雜的兩岸關係、中日關係、中緬關係、中印關係、日印關係、日緬關係以及印緬關係。到目前為止,我認為海峽兩岸還沒有哪一個導演,在這個紀錄片主題的掌握上能超越李立劭導演的。
許劍虹
2021-11-21 0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日關係亮紅燈?專家呼籲日本發揮領導作用,與盟邦共同應對中國威脅
隨著中國對印太地區安全穩定的威脅與日俱增,國際專家呼籲,日本需要發揮區域領導作用,聯手美國等盟友更加積極地應對中國帶來的挑戰,維護地區的和平和穩定。
美國之音
2021-04-07 16: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新疆棉風暴:切割中國市場影響多大?《經濟學人》解析被北京掐喉的跨國企業
多家西方服飾大廠與科技公司試圖改善中國侵犯維吾爾族人權的行為,避免其供應鏈涉及強迫勞動維吾爾人,但這些大公司並沒有為保護人權的善舉感到自豪,反而擔心會激怒中國共產黨和14億中國消費者。中共深諳經濟霸凌的手段,也熱衷於懲罰批評其新疆政策的任何人,近期北京正在迫使跨國公司與藝人做出它/他們一直避免做出的選擇:支持中國?還是退出中國市場?
蔡娪嫣
2021-03-29 09:10
新聞
國際
兩岸
這些品牌統統辱華!「停用新疆棉」觸怒中國網友 H&M、NIKE、Uniqlo遭喊抵制
中國網路近日又掀起「抵制潮」,H&M、Uniqlo、NIKE等跨國服裝品牌同遭撻伐,起因是網友發現這些企業過去曾宣布「停用新疆產棉花」作為抵制新疆強迫勞動的行動。許多跨國媒體已經披露,中國以半脅迫的手段新疆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投入重勞力工作,但北京當局全盤否認,中國網友因此怒斥某些品牌「賺中國人的錢、背地裡黑中國人」,並在微博發起「我支持新疆棉花」的標籤,高喊抵制商家。
王穎芝
2021-03-25 15:10
新聞
國際
兩岸
露出馬腳?中國智庫「手滑」公開報告 承認「欲減少新疆維族人口密度」
中國大力推動的維吾爾族「東進就業」近年廣受質疑,北京當局始終稱為「脫貧計劃」重要一環,但根據智庫上交給官方的報告顯示,勞務輸出計劃的長遠目標之一,就是要稀釋維族在新疆的人口密度並加以同化,等同於坐實了外界批評,傾國家之力傷害少數民族的文化與社會發展。
王穎芝
2021-03-04 16: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歐洲第一槍!荷蘭國會譴責中國在新疆進行「種族滅絕」 維吾爾組織籲立法院跟進
加拿大和荷蘭國會相繼通過動議,認定中國治理新疆構成種族滅絕。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25日呼籲中華民國立法院通過動議,認定中國在新疆進行種族滅絕。
中央社
2021-02-26 1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美中外交掌門人布林肯、楊潔篪交鋒,台灣安全、新疆種族迫害、緬甸政變成焦點
美國第46位總統拜登上任之後,美中關係發展備受矚目,兩國外交首長6日首度直接對話,討論多個導致雙邊關係緊張的議題,包括中國對台灣的安全威脅、對新疆維吾爾人的迫害,對香港民主運動的鎮壓。
閻紀宇
2021-02-06 19:0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衣索比亞瀕臨內戰》新仇舊恨掀種族危機 政治亂局讓父親上戰場打兒子
衣索比亞北部的提格雷州日前拒絕接受聯邦政府派任的軍事將領,而聯邦政府指控提格雷州不服領導,還攻擊聯邦軍事基地,因此總理阿比4日下令出兵「拯救國家」,至今衝突已過逾2周,外界憂心此舉恐怕掀起內戰,不僅會重創經濟,引發的種族危機不只讓衣索比亞分崩離析,甚至會蔓延至周邊國家。
簡恒宇
2020-11-19 12:02
VIP
國際
新新聞
寰宇一周》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鎮壓地方叛變,俄羅斯國會送總統免死金牌,中國小粉紅征韓慘踢鐵板
東非大國衣索比亞,境內民族恩怨演變為瀕臨內戰,北部提格雷州(TigrayRegion)執政黨「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TPLF)與中央政府關係越來越緊張,3日爆發激烈武裝衝突。2019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的總理阿比(AbiyAhmed)指控TPLF觸犯「叛國罪」,下令衣索比亞國防軍「拯救國家」。分析家認為,這樣的舉動無疑代表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宣戰。
蔡娪嫣
2020-11-10 06:13
新聞
國際
最殘忍的心靈殺戮,發生在集中營之外:《異端鳥》排斥異己、剝削弱者的赤裸人性
想到二戰期間的種族迫害,你會想到什麼?也許是充滿指甲刮痕的毒氣室、激昂威嚇的納粹軍呼,或是一排排瘦骨嶙峋的猶太受害者。集中營或許是納粹德國最殘忍的暴行,但在營房之外,其實是社會根深蒂固的歧視讓屠殺得以發生。近期在國際影壇大放異彩的捷克電影《異端鳥》,即以一個男孩最純真的視角,見證二戰期間人性與獸性的一線之隔,不見血肉模糊,殘忍程度卻足以重創觀者五感。
王穎芝
2020-10-09 21:11
新聞
國際
歷史
重重打臉!翁山蘇姬聲稱羅興亞人「誇大」受虐遭遇 國際法院下令:緬甸必須立即阻止種族滅絕
緬甸近年針對穆斯林少數族群「羅興亞人」,推動當代亞洲規模最大的種族迫害行動,緬甸實質領導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卻一反捍衛人權形象,漠視羅興亞人的苦難。23日,聯合國國際法院就此案作出宣判,命令緬甸盡一切所能採取一切措施,防止羅興亞穆斯林在緬甸遭「種族滅絕」。
蔡娪嫣
2020-01-23 19:21
新聞
國際
歷史
從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淪為種族滅絕代言人 聯合國甩翁山蘇姬一巴掌,通過強烈譴責決議案
緬甸近年大力推行當代亞洲規模最大的種族迫害行動,甚至已達「種族滅絕」的程度,元凶之一正是199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27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決議案,強烈譴責翁山蘇姬領導的緬甸政府迫害羅興亞人等少數民族的人權,罪行包括任意逮捕、酷刑凌虐、強姦婦女、死亡拘禁。
閻紀宇
2019-12-28 16: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孔令信觀點:川普與巴格達迪
ISIS的首領巴格達迪(10/26)遭美軍伏擊而自爆身亡,這則新聞來源是美國總統川普周日(10/27)在白宫發表的重大聲明,然而,川普在10/26深夜就在twitter上就發了推文:「剛發生了非常大條的事!」也就是在美軍發動對巴格達迪突襲逼他自爆身亡後不久,川普已經忍不住,從twitter上來發布這樣重大的訊息,向世人表功。(典型的twitter治國模式)
孔令信
2019-11-03 07:00
新聞
國際
歷史
來自與台灣處境相似的巴爾幹小國》科索沃青年首次亞洲行:台灣人友善到令人驚訝!
經歷1年戰爭摧殘的巴爾幹半島國家科索沃,在美國與其盟邦的協助下,2008年正式獨立建國,但因塞爾維亞仍宣稱擁有科索沃主權,加上「斯拉夫一家親」得到俄羅斯撐腰,科索沃與台灣有著相似的命運,至今依然無法加入聯合國,而來台灣參加全球集思論壇的科索沃法務人員賈坦尼直言,沒有美國的幫助,科索沃無法建國,「大部分科索沃人很愛美國,且美國也展現尊重」。
簡恒宇
2019-09-13 09:00
風影音
評論
國際
歷史
專欄
閻紀宇專欄:一個同性戀者、無神論者有可能領導一個天主教國家?「馬克宏模式」的終極試煉
面對台灣2020年總統選舉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柯文哲,不少人開始談論「馬克宏模式」,認為柯文哲如果循法國現任總統馬克宏2016年─2017年的模式,在既有的兩大政黨之外另闢蹊徑,另組新政黨、標舉「第三條道路」投入總統大選,很有機會締造台灣政治史的新猷。
閻紀宇
2019-02-19 06:10
風影音
國際
歷史
銅像與轉型正義》南非種族隔離結束24載,白人政治家銅像該拆嗎?
1994年,人權鬥士曼德拉當選為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非洲民族議會(ANC)也取代南非國民黨執政,終結白人少數統治及近50年的種族隔離制度。外界普遍認為南非聖公會大主教屠圖(DesmondTutu)主持的真相與和解委員會(TRC)幫助南非人了解祖國的歷史,也鼓勵受害者說出迫害的真相、加害者認錯請求原諒,試圖撫平倖存者心中的怨恨。但是20年過去了,南非白人(阿非利堪人,Afrikaner)仍然掌握大部分政治經濟資源,種族歷史恩怨仍未消解,政治人物的銅像存廢問題總是引起激烈討論,正反雙方堅持不下。
劉俞妗
2018-12-20 10:0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