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病毒溯源 文章列表
#
病毒溯源
約 10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VIP
大國博弈
川普速退WHO中國更擴權?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歐盟國家更有多邊合作決心
川普宣誓就職美國總統後8小時後,迅速簽署退出全球衛生組織(WHO)行政命令,立刻招致公衛專家大舉抨擊,憂心此舉只會讓中國趁機奪取對WHO控制權,而美國也無法有效對抗下一次的疫情大流行。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全球衛生研究中心不認為中國有機會取代美國在WHO的地位,反倒是德國等歐盟國家更有捍衛多邊合作的決心。
王秋燕
2025-01-22 08:50
新聞
國際
兩岸
經濟
財經
下班經濟學
中國2024年有哪些灰犀牛、黑天鵝和灰天鵝?
進入2024新的一年,分析人士表示,中國房地產產業持續爆雷所引發的經濟危機恐是中國今年最大的「灰犀牛」事件,而疫情不透明和官場人事動盪則是「黑天鵝」。而上述各種危機加總起來產生的互連效應可能造成整體社會動盪不安,讓2024的中國充滿更多的不確定性。
美國之音
2024-01-02 10: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經濟
澳洲要與中國大和解?澳洲總理艾班尼斯訪問北京,哪三個因素將左右兩國關係
澳大利亞總理安東尼·艾班尼斯(AnthonyAlbanese)於周六(11月4日)開啟為期四天的訪華之旅,這將是自2016年以來澳大利亞領導人首次訪華。
BBC News 中文
2023-11-05 15:0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外宣在異鄉:海外華人的平行媒體時空-馬來西亞篇
紐西蘭和馬來西亞相距9000公里,自然氣候迥然不同,社會文化也涇渭分明。
自由亞洲電台
2023-06-24 12: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新冠病毒溯源》中國知名病毒學家、疾控中心前主任高福坦言:不該排除實驗室洩露的可能性
一位前中國政府高級科學家告訴BBC,不應排除新冠病毒從實驗室洩露這一可能性。
BBC News 中文
2023-05-31 22:30
新聞
國際
兩岸
WHO要求中國提交疫情資訊 譚德塞:沒提供就會一直猜測COVID-19起源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中國肯定還掌握著更多有助於解密COVID-19病毒起源的數據。世衛總幹事譚德塞要求中國分享所有相關的重要訊息,他說,「在沒有辦法拿到中國的訊息之前,所有對COVID-19起源的猜測都會存在下去。」他說,如果北京方面提供尚缺的數據,我們將知道「發生了什麼或者它是怎樣發生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堅持要求中國在這一點上進行合作」。
德國之聲
2023-04-09 00:00
國際
兩岸
「美國應停止破壞全球穩定!」習近平與普京共同譴責美國,重申中俄友好不會輕易改變
「俄羅斯需要繁榮穩定的中國,中國需要強大成功的俄羅斯。」
李忠謙
2023-03-22 18:31
新聞
國際
兩岸
新冠溯源新發現:新冠陽性樣本含有狸貓基因,這可能意味著什麼?
一組國際科學家最新通過分析中方提供的信息發現,新冠病毒更有可能是起源於動物而不是實驗室。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新冠溯源仍未有答案,稱中方在國際病毒信息庫短暫上傳了相關信息後又將其刪除。
德國之聲
2023-03-20 04:00
國際
兩岸
新冠病毒溯源》美媒揭機密報告結論:美國能源部認為疫情始於「實驗室洩漏」
據《華爾街日報》26日獨家報導,美國能源部在最近提供給白宮和國會的一份機密情報報告結論中指出,2019年末開始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很可能是由實驗室洩漏引起的。然而閱讀過這份機密報告的人士表示,能源部對這個結論的信心程度為「低度」(lowconfidence)。
蔡娪嫣
2023-02-28 00:10
評論
國際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美眾議院議長重提新冠溯源—是強硬還是妥協?
2023年1月7日,凱文・麥卡錫在美國眾議院議長就職演講中提到,要對新冠病毒溯源展開調查,直指中國。
王明宇
2023-01-16 13:30
國際
兩岸
國內
應對未來疫情》前美副國安顧問:民主國家組CPR聯盟 病毒專家:全球建立P4實驗室標準
距離COVID-19疫情爆發已過3年,而當全球逐漸恢復往來時,同樣重新開放邊境的中國疫情升溫,對未來疫情帶來新挑戰。曾在美國疾病管制預防中心任職的病毒學家楊小燕11日說,全球應建立生物安全第四級實驗室的運作及防護標準;美國前副國安顧問博明稱,民主國家應建立類似世界衛生組織的機構。
簡恒宇
2023-01-12 05:45
評論
兩岸
專欄
張倫觀點:抗疫、批評與決策 —再談「民主與科學」
新冠病毒海嘯般席卷中國大地。短短十數天內,幾億人感染病毒。醫院人滿為患,火葬場無法按時火化逝者。然而三年來,政府除了強制實行清零政策,又做過什麼相關預案,以減少人們在大流行的情況下的各種損失?這些難道不是中國政府該給中國人乃至全世界的一個解釋的嗎?
德國之聲
2023-01-04 15: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大野狼化身小綿羊?!習近平展開外交「魅力攻勢」,密集會晤至少26國領導人
在經歷近三年的疫情封閉和隱居後,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自10月中旬中共二十大打破慣例連任第三任總書記和軍委主席,為未來無限期統治鋪平道路以來,正式會晤了來自各大洲的至少26位國家或政府領導人,展開了新一輪的「魅力攻勢」,塑造自己的務實一面。
美國之音
2022-12-06 20: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習近平怎麼了?暫停「戰狼」外交、釋出合作訊號 《華郵》解析箇中原因
新冠疫情爆發近三年後,一直待在國內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開始發起全球外交攻勢。自他獲得第三任期、為長久執政鋪平道路以來,他正式會見了各大洲至少26位國家政府領導人或元首。
蔡娪嫣
2022-12-05 23:10
新聞
國際
兩岸
極端防疫激化社會矛盾,中國改推「二十條」軟化清零苛政
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病大流行在武漢爆發三週年即將來臨,中國多地疫情出現反復,抗疫和經濟社會活動形勢嚴峻。相關行政部門推出了所謂「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二十條具體規定,顯示當局一直強調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的強硬立場出現了一些軟化放鬆的調整。
美國之音
2022-11-15 23:00
新聞
國際
共和黨人的勝選計畫:期中選舉若攻下眾院,將成立「中國委員會」整合應對中國挑戰
在美國期中選舉11月8日即將來臨之際,國會眾議院共和黨人表示,如果他們在本次選舉贏得國會多數地位,他們計劃成立一個特別委員會,應對來自中國的各種挑戰。
美國之音
2022-11-09 00:30
國際
兩岸
專訪廖亦武》新冠病毒到底從哪來?紀實小說《武漢》用「下載備份」留真相
2020年1月23日,中國武漢市新冠疫情全面爆發,中共連夜宣布封城,全市1108萬人被迫在家「坐牢」,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亂。數百萬網友如螻蟻傾瀉,全衝上網哀嚎悲鳴,貼出一則則病死、跳河、求援的訊息。當時遠在柏林的中國異議作家廖亦武,隔著螢幕關注武漢的一舉一動,爭分奪秒下載備份資料,只為了趕在網警刪除之前、趕在國家機器抹殺一切之前,替歷史留點真相。
陳艾伶
2022-08-21 1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新冠病毒溯源:華南海鮮市場或武漢病毒研究所?最新研究有結論!
科學家們說,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武漢的華南海鮮和野生動物市場是新冠病毒爆發的中心。
BBC News 中文
2022-07-28 19:59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專欄
觀點
長平觀察: 「祖國強大了,就沒人敢來幫我們了」為什麼國際社會對北韓伸出援手,對中國人道災難反應遲鈍?
為什麼國際社會紛紛對北韓伸出援手,卻對中國正在發生的人道災難反應遲鈍?時評人長平借用「外示飢荒」與「人為而且被否認的飢荒」的概念對此進行了分析。
德國之聲
2022-05-23 03:1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劉國忠觀點:請儘速召開兩岸和平論壇
由俄烏間的戰爭不難想像到:若中共武統台灣,台灣將變成戰場,台灣人民將陷入悲慘的戰火。因此,〔儘速召開兩岸和平論壇〕頗值得兩岸的中華民族共同努力,尤其是台灣的政治人物。
劉國忠
2022-03-15 15:00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