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病毒傳染 文章列表
#
病毒傳染
約 2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健康
新知
全台諾羅疫情持續延燒!該如何預防?醫生示警「酒精殺不死病毒」,要做1事才有用
台灣諾羅疫情持續延燒,感染諾羅病毒通常會引起急性腸胃炎,病患最常見的症狀為腹瀉,在初期也會有嘔吐之症狀,除此,也會有發燒、全身乏力等情形,許多民眾為預防此,會特意以酒精消毒周邊環境,盼能降低感染率,不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蘇一峰醫師於臉書指出,諾羅病毒其實並不能以酒精消滅。
江庭榛
2025-02-23 11:28
風生活
健康
新知
諾羅病毒大流行!初期症狀/傳染途徑來源/不能吃什麼/如何預防,一文看懂
編按:衛福部疾管署於2025年2月11日表示,2月2日至8日,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破30.2萬人次,為近10年同期最高,其傳染力強,潛伏期約10至50小時,小於5歲的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症狀會較嚴重,需要多加留意。
優活健康網
2025-02-12 18:00
風生活
教育
國小緊急停課!腸病毒釀552個班級放假,傳染途徑、症狀一次看
依疾管署報導,國內上周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突破1萬6千人次,比前一周多出13.4%,創下10年來同期新高。全台上周有167個小學、幼兒園班級停課,預估在6月初將到達最高峰。疾管署點名新北、桃園、台中、雲林、高雄、屏東共6縣市、8個鄉鎮市區被列為高風險區域。
風傳媒新聞焦點
2024-05-09 09:25
風生活
國內
教育
健康
腸病毒流行,全台破500個班級緊急停課!國小、幼兒園拉警報
我國腸病毒正處流行期,疫情持續上升中。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實驗室監測資料顯示,4月28日至5月4日,急診就診共計16240人次,較前一周的14316人次,上升13.4%。疾管署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目前6縣市8鄉鎮市區已出現重症或腸病毒71型,屬高風險區域,近1個月全國停課班數為552班,比去(2023)年同期409班還更多。疾管署也推估,疫情將於6月初或6月中旬達到高峰,之後隨學校放暑假可望開始趨緩。
胡冠廷
2024-05-08 10:58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1.1萬人掛急診」1病毒進入大流行!醫急喊「酒精無效」最重併發腦炎、心肺衰竭
台灣已經5年沒有大流行腸病毒,然而衛福部疾管署數據顯示,今年4月14日至20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共1萬1643人次,較前週9518人次上升22.3%,已達流行閾值的1.1萬人次,為近10年同期最高,預估4月底就會進入流行期。另外,諾羅病毒也處於流行期,醫師提醒,一定要勤用肥皂清洗雙手,特別是諾羅病毒傳染力極強,「一人中獎,全家分享」。
林瑩真
2024-04-23 17:18
風生活
國內
健康
士林溪山里患者驗出諾羅!諾羅病毒是什麼?症狀、預防、治療方式懶人包一次看
台北市士林區溪山里爆發百人集體腹瀉的病況,患者舔體送驗後,已有多人驗出是諾羅病毒感染,為何諾羅病毒可以感染這麼多人?感染途徑有哪些?症狀、預防方法、治療方式...完整懶人包風傳媒新聞焦點帶你一文看懂。
風傳媒新聞焦點
2024-04-16 14:45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健康
高燒7天、大量黃眼屎!「燒久姬」腺病毒傳染力超高 醫示警:酒精殺不死還沒特效藥
近期有很多小孩出現感冒症狀,但高燒近7天不退,甚至伴隨眼睛紅癢、出現黃色眼屎等症狀,讓家長相當焦急,趕忙帶小孩前往診所就診,才發現是感染「腺病毒」。腺病毒不僅無法以酒精消毒消滅,還沒有特效藥能治療,因此有醫師在網路上分享預防、治療腺病毒的方法,提醒家有幼童的父母多加注意。
侯詠晴
2023-11-25 17:52
風生活
為何飯店必放保險套和潤滑油?背後最關鍵原因揭曉,不是為了情趣!
大部分摩鐵都會提供保險套,有時甚至會有潤滑油,許多人以為是業者的小貼心,然而如果摩鐵沒有準備,恐會觸法!很多民眾不知道的是,其實有法規明確指出,業者必須提供旅客保險套及潤滑劑,若民眾發現房內沒有放置的話還能檢舉,而這條法規已行之有年,以下帶您了解背後的原因與歷史!
徐華蔓
2023-07-19 10:17
風生活
健康
腸病毒疫苗7月可接種!2款副作用、保護力、自費價格比較,7大Q&A懶人包
免疫負債來襲,腸病毒疫情再起,疾管署示警6月起,腸病毒將大流行,台灣本土開發的2支腸病毒71型疫苗,最快7月開放接種。究竟我家小孩該打腸病毒疫苗嗎?腸病毒可免疫嗎?《優活健康網》整理出2支腸病毒疫苗施打對象、疫苗保護力、副作用、自費價格比較,提供民眾一篇文看懂。
優活健康網
2023-06-02 14:00
風生活
國內
腸病毒71型疫苗最快7月自費接種!專家:兒童出現4症狀,須立即送醫
台灣正處腸病毒流行期,其中以腸病毒71型最容易導致嚴重併發症,5歲以下幼兒是重症高危險群。衛生福利部5月底將召開ACIP兒少疫苗工作小組,自費國產疫苗最快7月開打。
中央社
2023-05-20 05:12
風生活
健康
「殭屍病毒」來了!冰凍上萬年的病毒復活,醫示警:人類免疫系統從未遇過
全球暖化,氣溫上升,黃軒醫師表示,古老的冰凍地面由於氣溫上升,逐漸失去其「永久凍土」標誌,越來越多現代人類從未遇到過的病毒,將會浮現在地球,而這些病毒,曾經被冰凍在冰中數已經萬年了,具體地說是27,000到48,500年左右,「殭屍病毒,來了!」大家要特別小心。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03-19 19:05
風生活
健康
諾羅病毒》症狀、傳染途徑、預防方法懶人包!感染後有5大事項要注意
冬天一到,人待在室內的時間相對很高,因此也帶來了諾羅病毒(Norovirus)感染的風險,如果您發現有嚴重腹瀉及嘔吐的症狀1~2天,很有可能就是徵兆;諾羅病毒感染途徑,通常透過食物和水傳給人,傳染力強,容易造成群聚傳染;《Hello醫師》帶您了解關於諾羅病毒的症狀、感染途徑及感染後注意事項。
Hello醫師
2023-02-02 00:48
風生活
健康
諾羅病毒潛伏期只有短短1天!醫師揭5大關鍵症狀,只要1人中標全家都會中
農曆春節將至,民眾遇上聚餐場合,千萬別以為用酒精消毒就萬無一失!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截至16日,全國門急診腹瀉就診為13萬9728人次,高於2022及2021年同期,且在過去一個月內就通報了64起腹瀉群聚,病原多以諾羅病毒為主。對此,兒科醫師陳映庄指出,諾羅病毒現在並沒有疫苗可以預防,且傳染力極強「一人中全家中」,大家認為的酒精消毒並無法殺死諾羅病毒,醫師也給出有效的預防方法。
蘇淳閔
2023-01-17 23:17
風生活
Omicron變種病毒傳染力多強?小孩子比成人更容易被感染?重症醫2張圖解答常見疑問
近日新冠病毒又傳變種消息,繼Delta變異株後,Omicron開始於世界各地散開,各國皆陸續傳出確診病例。台灣雖然國內疫情控制穩定,但不免也擔心這新的變種病毒將可能帶來的影響,對此胸腔內科暨重症醫學黃軒醫師提出觀點。
今健康
2021-12-09 10:01
新聞
國際
新冠病毒又升級了!專家:「Delta+」變種病毒傳染性可能更高
一種新的新冠病毒變種被一些人稱作「Delta+(德爾塔加)」。英國專家表示,它可能比常規的Delta變種更加容易傳播。
BBC News 中文
2021-10-25 21:00
新聞
國內
「提升第2劑覆蓋率才能管控Delta病毒傳染!」詹長權籲學生延後打BNT
由永齡基金會、台積電、慈濟3個民間組織和公司捐贈給台灣1500萬劑的BNT疫苗陸續到貨。對此,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詹長權在臉書發文指出,依據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聲稱,在年底前BNT疫苗有可能有800萬到900萬劑疫苗送到台灣。詹長權建議把BNT疫苗做為9月到12月之間台灣新冠疫苗接種的主力疫苗,規劃全民施打,未來這4個月的接種目標應該設定在「極大化新冠肺炎高風險族群完整接種覆蓋率」。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1-09-13 08:20
風生活
新增18例本土確診、4例死亡!醫師曝與柯文哲通話內容,2證據斷言解封後不會再封城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0)日宣布有本土確診18例,境外移入6例,總共24例確診(包含4例死亡)。陳時中表示,確診人數當中,台北市有7例、新北市6例、基隆市3例、桃園市2例。
蕭嘉宏
2021-07-20 14:04
風生活
健康
新冠肺炎》如何有效預防病毒傳染?感染科醫師揭3大關鍵,斷絕所有危險傳播鏈
編按: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全台除了進入三級警戒外,各級學校也紛紛停改成遠距教學。儘管如此,還是有不可避免要出門的時候,民眾該如何保護自己不被傳染呢?日本傳染科醫師道出3個自保關鍵。
台灣東販
2021-05-25 13:19
新聞
國際
兩岸
新冠疫情》人類會被食品包裝上的病毒傳染嗎?專家:比起冷凍鮭魚,你更該擔心「超級傳播者」
近日中國疫情逐步趨穩,但深圳、大連多地的進口冷凍產品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再次引發民眾對生鮮冷凍食品的擔憂。
BBC News 中文
2020-08-19 21:30
新聞
兩岸
國內
香港新冠病毒傳染性變高 張上淳揭疫情加速恐有其他原因
香港大學醫學院長梁卓偉日前受訪時指出,香港的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持續爆發,且研究單位已發現病毒出現變異,將使傳播率比原先的病毒更強、每名確診者最多可傳染給3到4人,梁卓偉坦言,香港可能正面臨疫情以來「首次正式有持續的本地爆發」情況嚴重。
盧逸峰
2020-07-16 08:3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