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疫苗效力 文章列表
#
疫苗效力
約 11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本土「百日咳」增2例校園聚群案例 疾管署匡列30名接觸者
疾管署今(19)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校園群聚的本土百日咳病例,指標個案為北部12歲男童,他確診百日咳後,前座同學也開始出現發燒、咳嗽等類似症狀。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該署經疫調匡列了30名接觸者,將從即日起監測至明年1月7日止。
黃天如
2024-12-19 16:42
風生活
國內
下班經濟學
理財
健康
政府端午節前發錢!長輩免申請「現賺2000元」,忘記領就虧大了
疾管署自去年10月起,開放年滿65歲以上者可免費接種兩劑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下簡稱PPV23),然而接種率不如預期,為使疫苗有效運用,疾管署宣布,短期開放50至64歲民眾公費接種1劑PPV23,每人直接現省2000元。
吳欣蓉
2024-06-01 15:35
地方新聞
台南
藍白登革熱議題添亂!綠委王定宇痛批:政治口水比病毒還噁心
針對國民黨與民眾黨今(13)日召開記者會批評南部登革熱防疫情形,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反擊指出,今年登革熱疫情受到天候及後covid-19影響,防疫難度比往年要更加艱困,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全力防堵疫情擴散,此刻最不需要的就是政治口水,藍白不要當人間噁心機器,噴出來的口水比病毒還讓人想吐。
徐炳文
2023-09-13 19:26
評論
兩岸
財經
專欄
商業
經濟
傅長壽觀點:中國式解封對經濟將留下長期影響
中國2023年的經濟勢必復甦,但外資已經開始懷疑中共管理經濟的能力。
Matthew Fulco傅長壽
2023-02-06 15:00
評論
兩岸
國內
專欄
許詠翔觀點:靠中國解決晶片去台化問題,是想半導體業變成另一個石斑魚、鳳梨?
從疫情期間開始,各國忽然發現全球的半導體有絕高比率,居然在一個在戰爭邊緣的小島──台灣上面製造,基於現代社會沒有晶片,大概會比缺糧缺水毀滅的還快(頂多是退回石器時代罷了?別鬧了,你現在會用敲擊的辦法製造石頭起子?),如果這些政府不思考半導體去台化的方案,老實說是對國民不負責任的表現。
許詠翔
2022-12-25 13:50
VIP
評論
兩岸
公共政策
專欄
名家專欄
林宗弘專欄:兩岸防疫終局 從「沒有名字的病」到反清零抗爭
在今年的十月底,何美鄉博士的《從一個沒有名字的病開始:新冠疫情,人類的奇幻之旅,終結與再出發》新書出版,我很榮幸受邀到新書發表會與談。在學術界,何美鄉研究員早已是一位國際知名的台灣公共衛生與醫學學者,她最近受到台灣媒體與公眾注意,可能主要來自積極參與疫情期間對防疫的各種公共討論,給台灣民眾提供了不少官方之外的防疫知識。
林宗弘
2022-11-30 15: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科技
德國病毒學權威:新冠病毒殺傷力越來越弱,但可能會在中國發生進化!
病毒學權威教授德羅斯騰相信,隨著新冠病毒的進化,它已很難重新獲得原來的殺傷力,除非病毒在中國通過大量繁殖發生「革命」。他說,習近平知道放開前中國必須達到類似德國的接種水平。
德國之聲
2022-11-28 16:10
VIP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選舉成箭靶 解讀對高端疫苗的質疑孰真孰假
高端近日爭議不斷,除因高端日前雖壓線補件疫苗保護效益報告,但緊急使用授權被撤銷的警報尚未解除;另各國邊境陸續解封,高端未被世衛組織(WHO)及多數國家認證,也成為選舉話題。然高端做的是攸關生命與健康的疫苗,成敗應由科學證據說話;若最終證明高端疫苗保護效益不佳,誰都不應也無法護航。但高端畢竟是國產新冠肺炎疫苗唯一碩果,以政治語言打壓踐踏高端,也會對國內整體疫苗生技產業造成傷害,真的大可不必。
黃天如
2022-11-03 09:1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孔令信觀點:科學專業擺兩旁,高端疫苗成政治「產物」
對於疫苗的爭議特別是對於高端疫苗,這裡不僅如審計部所揭開的五大缺失,一筆爛帳之外,更要緊的是顯示當時的蔡政府完全是用政治來主導所有的防疫作戰,高端疫苗正是防疫與科學、專業擺兩旁,政治放中間的「產物」。
孔令信
2022-10-21 14:30
新聞
政治
政見被酸門外漢 蔣萬安:陳時中是長照悲歌最應被究責對象
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蔣萬安日前提出長照政見,遭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酸「門外漢」。對此,蔣萬安回應,陳時中才是長照悲歌最應該被究責的對象,要突破法規框架,才能解決市民朋友的問題。
羅立邦
2022-09-09 22:05
新聞
政治
「他牌疫苗早公布3期效力就高端拿不出?」藍委轟:陳時中還有臉幫忙辯解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日前質疑為何高端保護效力不能公開,衛福部前部長陳時中31日反擊指出,高端目前並沒有完整第3期的試驗,所以並沒有保護效力的資料,若國民黨連這都不了解,討論就失去意義。對此,國民黨立委林奕華於臉書發文質問,高端3期拖了這麼久還做不出來,衛福部到底有沒有重視國人的健康?陳時中還有臉幫高端辯解嗎?
鍾秉哲
2022-09-01 05:07
新聞
國內
首例BA.2.75入侵台灣!羅一鈞曝病毒特性:恐導致疫苗效力變差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22)日表示,在邊境檢驗出國內首例OmicronBA.2.75的確定病例,而BA.2.75是在BA.2的基因上又多了16個突變位點,由於有9個突變位點是在疫苗及抗體主要作用的S蛋白,因此恐導致疫苗效力變差。
羅立邦
2022-07-23 00:10
新聞
政治
揭「高端保護力84%」報告非實驗數據 藍委傻眼:第一作者竟是眼科專業?
媒體「新頭殼」今(23)日獨家刊登瑞士科學期刊MDPI的研究報告,指國產高端疫苗「保護力84%」,使得高端股價大漲9.95%。對此,國民黨籍立委林奕華23日於臉書發文指出,該篇報告的數據並非實驗數據,而是引用其他二手資料而來,刊出此篇報告的瑞士科學期刊,也被台灣知名大學建議「避免投稿」,種種資料讓林奕華批「沒有良知的生醫業」
賴彥伶
2022-06-24 05:45
新聞
國內
第4劑疫苗該不該打?醫揭數據:這族群不接種的重症比例高3.5倍
本土疫情持續嚴峻,多數民眾已接種玩第3劑滿5個月,疫苗的保護力逐漸下降。指揮中心在上月宣布,65歲以上、長照機構住民、18歲以上免疫不全或免疫低下且病情穩定者,可接種第4劑;醫療人員第4劑也在日前宣布開打。對此,醫師沈政男根據以色列的研究指出,醫療人員再第3劑滿4個月後若沒打第4劑,感染率是25%,60歲以上長者不打第4劑的重症比例是有打的2.3到3.5倍,第4劑對於預防重症則有不錯效果。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2-06-16 16:30
風生活
新冠肺炎》Omicron確診康復非100%無敵,仍可能再感染!醫揭最新研究數據:快做1件事
指揮中心曾表示確診康復後3個月內不會再被列為確診或重複匡列,如獲「無敵星星」。不過,北市聯醫醫師姜冠宇指出,丹麥在6月3日有一個全國性的追蹤剛出來,資料顯示超級免疫、無敵星星論,在OMC(Omicron)時代可能不適用在抗感染的層次,並呼籲若來不及打第三劑就確診,痊癒後還是要把第三劑打完。
王祉茜
2022-06-06 22:34
新聞
國內
打了3劑疫苗還變中重症?醫師:用前代疫苗應付新一代病毒
本土新冠肺炎延燒,不少中重症患者甚至死亡案例都接種了3劑疫苗,引起部分民眾質疑疫苗效力。輔仁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王宗倫於節目《少康戰情室》中表示,現在的疫苗適用Delta病毒,用前一代疫苗應付新一代變種病毒,是否有用可以合理懷疑。此外,輝瑞口服藥Paxlovid須在5天內給予,時序與特性導致投藥不容易,讓中重度盡量減少的目標較難達成。
賴彥伶
2022-05-20 16:10
新聞
國內
「疫苗無效論」網上發酵 前台大醫親算數據打臉:鍵盤專家不要吵了
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9日公告,新增1萬1974例確診個案,包含29例中症、1例重症,目前累積189例中重症中,有約5成曾接種2劑以上疫苗,網路上也開始瘋傳「疫苗無效論」。對此,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強調,不能只看中重症患者中接種過疫苗者的占比,也要考慮到「分母」,12歲以上各種不同接種狀況者的人數,再來看中重症的比例,才能看出疫苗真正的保護力。
郭怜妤
2022-04-30 16:40
風生活
兩岸
財經
下班經濟學
陸為何清零?研究:陸疫苗染疫死亡率遠高mRNA
Omicron變異株似乎揭露出陸製疫苗保護力較低的問題,科學家大聲疾呼,籲請北京當局開放外國疫苗,如此一來才能終結本波疫情,避免封城傷害經濟。
MoneyDJ
2022-04-21 18:40
風生活
BNT兒童疫苗比莫德納好?專家公布真實數據:所有選擇都有些妥協
國內專家指出,輝瑞BNT兒童疫苗效益不到5成,保護力下降快,而台灣核准的莫德納兒童疫苗,抗體效價與成人相當;面對COVID-19,所有選擇都要有些妥協,調整心態才是上策。
中央社
2022-04-20 18:31
新聞
國內
BNT兒童疫苗比莫德納好?何美鄉拿美國數據打臉:這樣的疫苗寄望什麼
我國採購BNT兒童疫苗卡關,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於臉書公布BNT兒童疫苗效益數據,據美國紐約州分析85萬12至17歲及36萬5至12歲兒童施打2劑疫苗的結果,BNT疫苗在5至12歲兒童的效益原本就不如12至17歲,原因可能是因為劑量減成3分之1,原本在5至12歲就僅5成不到的效益,在3周後居然快速下降,僅剩平均12%,「這樣的疫苗你還寄望什麼?你還一直要政府去買?」
鍾秉哲
2022-04-19 07:01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