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22)日表示,在邊境檢驗出國內首例Omicron BA.2.75的確定病例,而BA.2.75是在BA.2的基因上又多了16個突變位點,由於有9個突變位點是在疫苗及抗體主要作用的S蛋白,因此恐導致疫苗效力變差。
羅一鈞說明,該個案為印度境外移入的病例,為一名住在北部的30多歲本國籍男子,接種過3劑疫苗,7月10日和1名家人及1名朋友入境台灣,持有搭機前陰性證明,也有返家後進行檢疫。
羅一鈞說,3人在機場採檢就已經是陽性,隔天就收到陽性報告,轉為居家照護,2名親友後續病毒定序為BA.4,但個案本身確定是首例BA.2.75,顯示印度可能有多病毒同時流行。
羅一鈞指出,3人在7月10日都有發燒症狀,不過都屬於輕症,經過視訊診療後都沒有轉變為中重症,目前症狀都已緩解並解除隔離,因為隔離期間都沒有接觸到其他人或到社區活動,因此沒有匡列相關接觸者,目前也沒有外擴情形,並無社區擴散風險。 (相關報導: 明明有孩子要養,為何不找份好工作?社工15年看遍台北貧困家庭,道出壓垮單親最沉重關鍵 | 更多文章 )
羅一鈞說明,BA.2.75最早是在今年5月發現,在BA.2的基因上又多了16個突變位點,其中有9個是位在S蛋白,S蛋白是疫苗設計標的,也是染疫後抗體最主要作用處,所以主要擔心這些突變位點可能導致疫苗效力變差,及傳播力可能上升,目前最主要還是在印度傳播,其他國家都是偵測到境外移入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