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聽覺、視覺、觸覺、味覺」……如此直擊且具體明確的給力功能,彷彿嗅覺的被創造似乎是可有可無。殊不知文獻言道:細數人類細膩幽微的感官裡,唯有「嗅覺」最最能夠扣連得上,一個人曾經感受過的現象現場與時空記憶。畢竟當「記憶」作為一種「感受」,二者或歷時或共時的存在,無疑那正是一份既抽象又形上的明確知覺。就像風,明明看不見也摸不著,但你就是感覺得到它的存在。甚至如氣溫、氣壓、收視率、點閱率……等各種族繁一切牽涉到「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嘗不出」:那些種種無法具體「見聞」或「聽聞」的形上存在時;那麼接下來恐怕你就得要試試看,能不能純粹就單單只用嗅覺來「聞聞」……。一旦聞到了當下的氣息且又能敏覺串流上,彼時應有共在的「人/事/時/地/物」;索性後續大腦的記憶便會以「嗅覺」做為一條「合理化」的途徑,將之既迅速又有效地封存歸檔。直到某年某月的某日某時,當你觸動到某個吉光下的片羽,傾刻之間原本無風無雨的浪靜風平,將會瞬間引爆一場冷不防的莫名天雷,勾起又一把意料之外的地火,然後經由嗅覺渠道的蔓延,排山倒海地喚醒其他的感官,讓你毫無招架之力地或欣喜異常,甚至氣炸淚崩崩潰當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