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上哈佛卻拒念,媽媽氣到崩潰…他一針見血點破家長「無理」之處,值得所有人深思!

硬要把孩子送進名校,很多家長表面上說是為了孩子好,實際上恐怕是自己心底的虛榮心作祟...(示意圖非本人/Dick Thomas Johnson@Flickr)

幾年前大熱銷的勵志書籍《先別急著吃棉花糖》中,主角阿瑟透過延遲享樂的概念幫了自己,也協助身邊的朋友找到人生志向。如今,作者再推出力作《萬一吃了棉花糖》,這次,阿瑟不再開導迷惘的人,反而論及人生的意義。面對一個堅持要把孩子送進哈佛「提升競爭力」的媽媽,阿瑟會如何開導呢?進入這樣一所好學校,真的保證孩子會快樂又有前途嗎?且聽聽他怎麼說吧。

「這都是我老公想出來的餿主意。他說你和那個什麼棉花糖理論可以讓我兒子恢復理智。結果你竟然叫他不要去哈佛,還叫他把吉他的音調好,要他離家出走,跑去好萊塢!」

「呃,嗨⋯⋯斯洛太太?」阿瑟試探的問。一直等到對方點頭後,他才繼續說話,並且希望這些話能保住自己的飯碗:「也許布萊恩誤解我的意思了,我絕對沒有叫他不要去哈佛,更沒有叫他離家出走去好萊塢。我只是給了他一些方法,讓他釐清自己的長程目標,並且針對這個目標做出聰明且堅定的決定。」

「他唯一需要做的聰明決定就是接受哈佛的入學邀請,而且他還得快一點,不然人家就會把他的位置給別人了。」斯洛太太這麼說。「但是他非但沒有這樣做,反而把時間都花在籌畫他的加州之行,他說這都是你教他的。我要你好好的跟他把道理講清楚,不然,你就給我閉上你的嘴。就這樣,懂了嗎?」

阿瑟唯一懂的是他惹上麻煩了,激怒老闆的另一半比激怒老闆危險得多。他可以說些什麼發自內心的話來讓斯洛太太滿意呢?阿瑟深深吸了一口氣:「如果妳願意,我可以跟妳從頭到尾講一遍,或許這樣會讓妳了解—」

「了解什麼?我什麼都不需要了解。布萊恩得去哈佛念書。就這樣。」

「或許這樣會讓妳了解,」阿瑟重複了一遍,「為什麼妳想要布萊恩去哈佛大學這件事,對妳來說是這麼重要。」阿瑟深呼吸了一口氣後問道:「為什麼這件事對妳來說這麼重要呢?」

「為什麼?因為我希望給布萊恩最好的。我要他成功、快樂,每個母親都希望小孩這樣。去哈佛可以讓他成功。

「如果妳真的這樣想,那麼請看一下第一個問題:妳需要做些什麼改變?斯洛太太,妳需要改變些什麼來達到讓布萊恩在哈佛大學既成功又快樂這個目標呢?

「改變?我幹麼要改變?是我兒子要去念哈佛,不是我。」斯洛太太說。

「如果哈佛大學是布萊恩自己想要去念的,我們現在就不會在這兒討論這件事了。」阿瑟反擊:「哈佛是妳的理想,而且妳沒辦法逼他去實現,因為這樣妳就會吃掉自己的棉花糖了。妳需要改變策略。」阿瑟其實很想多加一句「或是改變妳對哈佛的想法」,不過,他還沒準備好跟老闆的太太這樣直來直往,尤其是在他還沒拿到第一筆薪水之前。

「就算逼他去念又有什麼不對?這都是為了他好。」

「這樣講也有道理。說不定這會變成布萊恩的『磚塊』!」阿瑟說。

「磚塊?」

「上星期我和布萊恩談完後,我就找時間研究了一下在音樂產業的名人,希望列出一張名單讓他驚豔,其實有很多搖滾明星都是從常春藤名校或其他有名的大學畢業的,例如我的母校邁阿密大學。我還在列這份名單,不過在過程中我讀到一則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的故事,我想布萊恩應該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