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生物科學 文章列表
#
生物科學
約 1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理財
教育
職場
大學讀什麼系最後悔?過來人點名它「低薪過勞出路窄」,逾半數畢業生直呼快逃
114學年學科能力測驗成績於2月25日放榜,3月19日開放報名個人申請入學,如何選擇合適的科系成為考生與家長關注的焦點。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先前曾公開表示,他認為「生命科學」是最複雜且影響力深遠的領域之一,且即將迎來工程化的時代,若能重新選擇,他會選擇就讀「生命科學」,不過許多網友卻認為「生科學群」為CP值最低的科系,不僅課業負擔沉重,未來出路也不佳,因此有56.8%的畢業生表示後悔選擇該科系。
王若桐
2025-03-14 16:28
風生活
教育
職場
不是社工系!台大1科系碩士畢業「月薪僅37K」,過來人嘆:整個業界都一樣
普遍人為了提升自己的起薪,大學畢業後則選擇繼續進修碩士,希望能用學歷換取高薪。然而一名男網友卻分享,在台大碩士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擔任藥廠品管職務,但薪水卻只有37K加上年終兩個月,讓他感到失望與無奈。不過文章曝光後,有大批網友留言指出,學歷不等同於薪水,更有台大生物科技研究所畢業的學長回應,其猜測原PO也是同系所,並表示「我自己第一份工作也只領38K」。
徐華蔓
2024-03-21 12:10
風生活
國內
教育
職場
哪個科系讀了會後悔?她北一女畢業想念這1系,網狂喊「沒未來」:台大出來也悲劇
許多人在選擇大學科系時,同時會考量畢業後的職業生涯規劃。日前則有網友在PTT上發文表示,有位唸北一女的親戚,成績相當優秀,足以進入醫學系就讀,但親戚想選擇生物科學,並計劃大學畢業後再出國讀書,然而長輩得知後,堅決反對,因而向鄉民尋求意見。文章曝光後,部分網友指出,即使念台大生科,後續的職涯路途也不如想像中理想,建議不要輕易放棄醫學系。
徐華蔓
2024-03-07 12:13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科技
「狼真的來了」?澳洲智庫:全球尖端科技研究,中國多數領先西方民主國家
專注安全的國際智庫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TheAustralianStrategicPolicyInstituteASPI)星期四表示,通過跟蹤防衛、太空、能源及生物科技後發現,在全球44個關鍵及新興技術上,中國在37項上佔據「驚人的領先」地位,而西方國家在研究產出方面正在失去全球競爭。
美國之音
2023-03-04 19:00
新聞
國際
面積達2萬個足球場、擁有4500年歷史!最新研究:澳洲西海岸發現「地球上最大植物」
英國科學期刊《皇家學會報告生物科學版》1日刊登的最新研究指出,科學家在澳洲西海岸發現「澳洲海神草」在海底佔地面積達2萬個足球場,是「地球上的最大植物」,而且這種植物有4500年的歷史。
廖綉玉
2022-06-02 01:00
風生活
健康
人類有跟斑馬魚一樣的再生基因,為何斷肢長不回來?專家揭「再生能力」的驚人真相
自然界中,許多生物受傷後具有再生能力,但這些組織與器官是如何啟動再生機制,至今人們仍然不了解。例如,切斷蠑螈的手臂和手指後,不同部位再生所費時間竟然相同。在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陳振輝助研究員與其團隊以基因突變篩檢出失去再生能力的斑馬魚,進行深入研究,了解再生過程的分子機制,期待有助於再生醫學的發展。
時報出版
2022-04-01 00:25
新聞
國際
全球暖化竟讓這種鳥類「離婚率」飆升!牠們被迫遠地覓食、壓力升高導致關係破裂
海鳥信天翁以對伴侶忠貞不渝而聞名,一生通常只有一個伴侶。然而,英國期刊《皇家學會報告生物科學版》24日刊登的最新研究指出,全球暖化讓信天翁的「離婚率」飆升,這是海水變暖導致信天翁得飛到更遠的地方覓食,壓力變大,進而引發關係破裂
廖綉玉
2021-11-24 20:00
新聞
國際
泰國大規模施打疫苗:全國六成劑量訂單都給國王旗下公司!決策透明度惹議
泰國7日展開大規模新冠疫苗接種計劃,目標是在年底前達成70%人口接種。但專家與異議人士質疑疫苗供應來源,由隸屬於王室、此前沒有生產疫苗經驗的暹羅生物科學集團生產阿斯特捷利康疫苗,供應全國六成需求,政府決策過程的透明程度令人擔憂。
蔡娪嫣
2021-06-08 21:10
新聞
國際
科技
看過的臉你都記得嗎?研究:人類平均能記住5000張臉孔,比自動人臉辨識系統還厲害!
你有想過人類能夠記得幾張臉嗎?英國心理學團隊的最新研究估計,從日常生活中所見的家人、朋友,每天搭捷運看到的陌生人,乃至新聞上常出現的電影名人、運動明星、政治人物,人類平均能記得5000張人臉。研究團隊期待,這項人臉辨識研究,最終能應用在自動化人臉辨識系統上,改進辨識系統的技術。
蔡亦寧
2018-10-11 12:10
風影音
國際
人類該不該扮上帝?澳洲科學家可望「復活」絕種袋狼 引發科學與倫理爭議
現代生物科技發達,人工繁殖或複製動物都不在話下,科學家更打算「復活」絕種動物。近日澳洲科學家從絕種動物「袋狼」的標本上成功提取DNA序列,踏出復活袋狼的第一步。科學家的技術與企圖,再次掀起道德和倫理的討論:我們能夠復活絕種動物,但我們是否應該這麼做?
劉俞妗
2018-01-03 10:40
風生活
風書房
科學
新知
你對朝夕相處的寵物真的了解嗎?專家:動物快樂或難過,或許只是擬人的幻想…
「狗狗搖尾巴一定是高興啦!」人類常常為動物行為賦予意義,並且深信不疑。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在心智專家眼裡,這些解釋可能只是人類過度擬人化的想像,動物其實不一定有那些情緒與意識……。
洪裕宏
2017-02-08 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