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環境法律人協會 文章列表
#
環境法律人協會
約 10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風評
風評:國難・秘款・沈伯洋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的贊助金備受爭議,其所創辦的「黑熊學院」被爆出收受「境外勢力」資助,接受美國資金。根據錄音,沈伯洋自稱美國在台協會(AIT)匯入他的個人帳戶,會有AIT的人會過來看訓練結果。他還說:「中國飛彈打過來對我們有很大幫助!」聞之令人毛骨悚然——不只是因其收受贊助金,更在於他見獵心喜、大發國難財的心態。
主筆室
2025-03-12 07:2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軍事
觀點投書:民主黨詐騙全世界,民進黨詐騙全台灣
記得在俄烏戰爭爆發的時候,我查詢戰爭的原因,但發現google的結果八成都只有風向,沒有內容,它們非常一致,都只在教育我「普丁萬惡」、「澤倫斯基是英雄」、「美國是正義聯盟」等等概念而已。戰爭是利益問題,俄烏戰爭的利益衝突點有北約東擴、軍火、土地資源、天然氣、金流流向等等,但一般的報導都沒有分析這些,我都要自己思考,才能拼湊出部份原貌,才能知道誰是始作俑者,誰是兒皇帝,誰又才是真正無辜的人。
工程師看政治
2025-03-05 05:30
新聞
政治
沈伯洋收USAID贊助5700萬?趙少康質疑「美援不斷」恐涉介選:大學教授憑什麼
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後強勢為政府部門瘦身,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率領的政府效率部,大刀砍向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預計數千名員工受到影響;近日,民進黨立委沈伯洋被爆成立的相關團體收到USAID高達4、5000萬元的贊助,但他對此出面澄清。中廣董事長趙少康質疑,沈伯洋憑什麼不斷拿到「美援」?在台灣做的事是自身意願,還是拿錢辦事?
李瑋萱
2025-02-27 10:44
新聞
國際
政治
唐獎得主統計出爐 來自這21所世界名校 哈佛大學10人摘獎居冠
由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創立的唐獎,過去12年來每屆皆選出39位得主,已成為兼顧自然及社會科學,重視人文的世界大獎。而統計歷屆唐獎得主的服務單位及畢業學校,發現大致出自世界排名前百大的學術機構,其中以來自哈佛大學的10位得主居冠;在性別方面,10位女性唐獎得主共佔個人得主比例高達28%,遠高於諾貝爾獎的6%
張大任
2024-08-09 07:40
風生活
財經
品味生活
理財
接軌國際IFRS 評估氣候風險,富邦金呼籲加快腳步奔向永續轉型
世界經濟論壇最新發布的《2024全球風險調查》指出,世界局勢正受到氣候變遷與地緣政治衝突兩大危機嚴重影響,全球前景仍充滿著不確定性,未來十年可能出現並加速惡化經濟、環境及社會面風險。
張小燕
2024-06-13 09:23
新聞
政治
國內
中高污違章工廠闖關合法 公民團體控地方政府:農地違章有在審嗎?
今年3月20是申請納管的未登記工廠繳交「工廠改善計畫」最後期限,依《工廠管理輔導法》(以下簡稱工輔法),未如期遞交工廠改善計畫者,將面臨斷水斷電處分。經濟部中辦自今年初已多次呼籲業者把握繳交期限。然而,長期關心違章工廠議題的公民團體卻發現,許多在納管審核階段的工廠根本不符合納管資格,不應該進入納管審查的環節。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3-03-14 23:29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核電復活-核廢篇》用不用核電都頭痛,全台4000噸核廢料無處去
民進黨政府2025年非核家園正在倒數計時中,核二廠2號機今年3月14日停止運轉,核三廠也預計在2025年5月除役。不過核電歸零容易,但要解決留下來的核廢料卻相當困難,台灣目前3座核電廠核廢料已累績高達1萬9149束(約4021公噸),至今仍然不知該何去何從?借鏡國際處理核廢料做法,台灣接下來無論要不要繼續使用核電,都不可再逃避此問題。《新新聞》特別策畫「核電復活」專題,深入探討這股「核能復興」浪潮對全球與台灣有著什麼樣的意義?
唐筱恬
2023-03-14 16:3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多種常見魚類體長「越來越小」!綠色和平籲政府:加強管理過度捕撈
台灣漁業資源豐饒,如今卻面臨過度捕撈危機,綠色和平今(9)日舉辦記者會,公布台灣漁港常見魚類體長調查,白腹鯖、黑喉、竹筴魚、日本馬頭魚、盤仔,以及白鯧高達7成未達成熟體長,前3類魚種超過97%未達成熟體長就被捕撈販賣,長期恐造成魚類越來越少且小,甚至族群崩解。為此,綠色和平要求行政院承諾月底前送審《海洋保育法》,加強管理魚群生態棲地、改善過度捕撈現況。
許維庭
2023-03-10 00:53
VIP
政治
公共政策
新新聞
淨零慢半拍1》柯文哲卸任前的北市淨零自治條例,送政院半年竟沒核定?
隨著全球暖化速度愈演愈烈,歐洲如火如荼推動全球淨零排放政策,而台灣也立法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只不過環保界人士直言「現在淨零是只會把脈,卻不降血壓」,如何不讓淨零只是空談或畫大餅,中央與地方政府能否一起積極執行,相當關鍵。
唐筱恬
2023-03-01 17:1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區段徵收與否爭議未歇 社子島牽動台北防洪降溫,蔣萬安黃珊珊陳時中怎解?
如何替禁限建超過50年的社子島解套?這是歷次台北市長選舉的必考題。社子島的發展除了關乎超過1萬個在地居民的居住安全與正義,更涉及台北市的綠地與農地空間分布,影響都市的防洪、降溫、抗震的防災力,下任市長的政策將牽一髮動全身。
李佳穎
2022-10-10 17:10
評論
國際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郭鴻儀觀點:越鋼海洋污染已過6年,越南沿海居民盼不到台灣司法救濟
2016年4月,台塑集團旗下的台塑越南河靜鋼鐵公司(簡稱台塑越鋼)因排放有毒廢水,造成越南河靜省附近海域出現大量魚群死亡,不僅嚴重影響越南沿海省分數萬人生計,還引發了一連串的「人權迫害」事件。該起海洋污染,台塑集團第一時間徹底撇清,嗣後才於2016年6月28日承認為下包廠商之疏失,並向越南政府承諾賠償5億美元(約台幣149億元),卻始終沒有正面面對統計受害省分居民的損失。
郭鴻儀
2022-07-09 15:1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文化
郭鴻儀觀點:「舊」的想像與新創—有形文化資產保存
近期,台灣知名影集「花甲少年轉大人」故事背景—臺中大肚瑞井社區所保留古早的三合院聚落,其中一處瑞井段500多坪三合院,因鄰地建商收購其中30餘坪產權,為出入方便,在6月初,趁機鑿毀古厝。當然,這樣的新聞早就不是新聞,高雄仁武劉氏古厝、楊梅京兆堂、新竹古厝太原第等,舉凡涉及土地所有權爭議和開發利益,別說是古厝,台北市「西區門戶計畫」在忠孝橋拆除後,周邊的三井倉庫到底該拆或遷,也吵了好一陣子。
郭鴻儀
2022-06-21 14:30
評論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郭鴻儀觀點:文化資產─為見證歷史而存續
墳墓,死者安息之地。在臺灣,人民對於亡者的墳場多半避而遠之。但臺灣透過墳墓,記錄著臺灣每段時期的殖民記憶。從原住民族的遺址陸續發現、明鄭時期寧靖王的五妃廟、清國漢人古墓,以及日本殖民時期,同時經歷二次世界大戰,臺灣人民既作為日本帝國的皇軍,同時亦俘虜大批來自其他盟軍戰俘,在臺從事勞動及遭受日軍的凌虐死亡的戰俘墳墓,到中華民國治臺的白色恐怖時期,政治犯死亡的安息地。
郭鴻儀
2022-05-28 14:4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調查
新新聞
露營.管理》既要防民宿化又要讓小型場區合法化 觀光局怎確保產業生機並解決亂象
露營地在近幾年有如雨後春筍般成立,交通部觀光局擬修正《非都市土地管制規則》中有關農牧、林業用地的容許使用,放寬1公頃以下營地,在滿足特定條件下合法納管,解決近9成露營地非法亂象。然而,這項修法涉及環境生態保育、民眾安全與業者生計的修法,怎麼修才不致淪為「為放寬而放寬」?(系列2之2)
游婉琪
2022-03-16 17:1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調查
新新聞
獨家》核一除役3年燃料棒仍無家可歸 台電悄將92束反應爐內燃料棒送美拆解
四項公投即將於18日舉行,重啟核四公投案聚焦在核能安全與核廢料爭議,引發朝野唇槍舌劍,檢視台灣已運轉核電廠,即使除役,核安及核廢料問題仍未解,《新新聞》獨家掌握,台電為降低安全風險,去年底已祕密抽出核一廠一號機反應爐內的92束燃料棒,連同未拆封的20束共112束燃料棒,以海運方式運回美國奇異(GE)原廠,是國內將已放入反應爐的燃料棒退出運往他國拆解的首例。(核廢難題系列2之1)
洪敏隆
2021-12-14 17:1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風書房
專欄
彭作奎專文:「農地正義」的棍子與紅蘿蔔
以目前台灣國情而言,農地的議題是一個高度複雜敏感,甚至政治性的議題。農發條例修正二十年來引發的農地問題若再不解決,未來青年農民將沒有合理價位的農地可耕種,台灣也無法提升糧食自給率,更遑論要保障國人的食品安全。
彭作奎
2021-05-01 06:40
新聞
政治
幕後》藻礁公投現轉機?「雙贏派」環團對三接外推態度鬆動
藻礁公投成案,確定將在8月28日投票,為了再梳理議題的方向,13個環團14日共同舉辦「三接與藻礁保育、能源轉型關係對焦會議」討論。知情人士指出,相關團體是希望營造一個大家共同思考所有可能替代方案的場合,不希望因為少數團體的堅持,讓減煤期程、藻礁保護的規劃排斥特定選項,希望能就兩者的所有可能方案進行討論,執政團隊多位成員、環團人士居間穿梭協調,降低「拒讓派」與「雙贏派」環團歧異,多數環團大抵不排斥三接外推方案。
黃信維
2021-04-14 22:03
新聞
政治
藻礁公投逾70萬份連署書送中選會 環團:支持非核減煤不認同核四
環保團體今天將逾70萬份「珍愛藻礁」公投案連署書送往中選會,珍愛藻礁公投連署領銜人潘忠政說,政府應積極反思政策、召開聽證會釐清謊言,提出替代方案保護藻礁。
中央社
2021-03-18 12:47
新聞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新新聞》環保律師助攻,樂生喜迎16年法庭首勝
日前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就「樂生療養院入口意象工程」裁准假處分,成功要求院方暫停院區入口的陸橋工程。樂生療養院保存運動持續十六、七年,這是聲援團體第一次向法院提起「假處分」、「停止執行」及「公民訴訟」時沒有被法院駁回,被視為樂生院民首次在法院取得「勝利」。
李佳穎
2020-08-17 10:00
新聞
國內
指淡北道路環評審查過程違法 環團憂危及紅樹林自然生態
淡水地區近年發展蓬勃、人口快速增加,但僅有1條省道台2乙線作為往返淡水、台北間的交通要道,因此20多年前即提出興建淡北道路構想,在今年1月通過環評審查、並於6月1日公告審查結論。然而,環境法律人協會認為,淡北道路的環評結果違法且具爭議,在6月30日提出訴願聲請,並於28日偕淡水地區居民及律師團召開記者會,說明環評處分中的各項爭議情事,提出訴願理由書將呈交至行政院及環保署。
盧逸峰
2020-07-28 14:38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