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物理學 文章列表
#
物理學
約 10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藝文
華裔學者掀「返中潮」!美國加強調查,核物理學家劉暢等人回中國任教
美國對華裔科學家加強調查下,近年來越來越多在美國任職的中國教授選擇返回中國,香港《南華早報》報導,近期又有幾位中國學者自美國返國,分別有核物理學家劉暢離開普林斯頓大學,回母校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擔任助理教授;數學家林華新卸下在俄勒岡大學近30年的教職,在新成立的上海數學與交叉學科研究院(SIMIS)擔任教授。
兩岸中心
2025-03-13 16:34
風生活
國際
即時
世界
中國這1領域正重塑世界!最新自然指數:前10名他們占據8席,美國連麻省理工也只排13
最新公布的自然指數(NatureIndex)顯示,中國在物理學研究領域持續擴大領先優勢,排名前10的機構中,中國占據8席,而美國則無一上榜,排名最高的美國機構僅列第13位。這一變化反映出全球科技版圖的轉變,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在基礎科學研究上的競爭力正面臨挑戰,但也有專家表示美國在原創性與突破性研究方面仍具有優勢。
張啟敏
2025-02-11 17:00
新聞
國際
科技
AI
「在它面前,我們只是3歲小孩」AI教父辛頓再次警告,人類從未控制過比自己聰明的事物!
伴隨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慧(AI)平台橫空出世,不只讓全世界刮起一波AI熱潮,使得眾多企業因此受益,也讓人們開始倚賴這項新科技,希望透過它的幫助,讓你我達成更多目標或成果。但是面對這個兼具強大能力、速度與「智慧」的人工智慧,看在眾多專家眼中,卻是以一種悲觀且警惕的心態,不斷提出警告和提醒,希望人們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也得做好自己可能不小心被取代的心理準備。
李靖棠
2024-12-28 13:53
新聞
國際
科技
風專訪》量子革命先驅阿斯佩訪台!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盼「法台合作研發量子科學」
2022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法國知名量子力學家阿蘭・阿斯佩再度來台訪問,他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表示,「半導體是台灣最大的優勢產業,法國、台灣該針對此領域合作量子科學研發,兩國在推動量子科研可以做更多,法國該有更多學生到台灣念博士班,台灣也該有更多學生到法國進修」。
王秋燕
2024-10-16 14:55
風生活
國際
科技
商業
熱議華爾街
科技熱議》AI包辦2024諾貝爾獎!化學獎、物理獎,都由「AI概念」科學家獲得;AI需求不會是空包彈?
AI包辦諾貝爾獎!化學獎、物理獎,竟然都是由AI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授予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University)的JohnJ.Hopfield和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ofToronto)的GeoffreyE.Hinton,主要因為這兩位科學家利用物理學工具,幫助訓練了人工神經網路。
金牛幫幫忙
2024-10-15 13:00
評論
國際
專欄
科技
鄧鴻源觀點:對今年諾貝爾物理獎的感想
91歲約翰·霍普菲爾德在1982年發明聯想神經網路,76歲的傑佛瑞·辛頓則是反向傳播算法和對比散度算法的發明者之一,同時也是深度學習的推動者,被譽為是「深度學習教父」。
鄧鴻源
2024-10-12 05:40
新聞
國際
科技
AI
「AI教父」榮獲諾貝爾獎肯定 日經:Open AI與Nvidia都是幕後功臣
素有「AI教父」之稱的多倫多大學名譽教授傑佛瑞·辛頓(GeoffreyHinton)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殊榮,《日本經濟新聞》稱,包括OpenAI的生成式人工智慧、輝達(NVIDIA)的AI晶片,都要歸功於辛頓的研究與貢獻。不過也可以說,辛頓能夠獲得諾獎肯定,這一批作為AI業界大佬的學生確實貢獻良多。
國際中心
2024-10-09 17:51
新聞
國際
科技
AI
2024諾貝爾物理學獎:表彰發明「人工神經網路」實現「機器學習」,美加兩學者共享殊榮
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8日揭曉,由美國科學家霍普菲爾德(JohnJ.Hopfield)及英國出生的加拿大科學家辛頓(GeoffreyE.Hinton)共享殊榮。諾獎委員會指出,今年的物理學獎得主「利用人工神經網路實現機器學習」、「他們使用物理方法訓練人工神經網路」。
國際中心
2024-10-08 18:44
VIP
評論
國際
專欄
科技
名家專欄
閻紀宇專欄:鑄劍為犁─化核彈為核能的物理學家
「他們要將刀劍鑄成犁頭,把槍鑄成鐮刀。這國不舉刀劍攻擊那國;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
閻紀宇
2024-07-27 06:20
新聞
國際
科技
AI
輝達下一代架構叫Rubin,就是為了紀念她!暗物質研究先驅、諾貝爾物理學獎遺珠:薇拉・魯賓
輝達向來以科學家名字命名處理器架構,有紀念肯定之意。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在台演講透露,下一代GPU平台代碼是Rubin。Rubin是美國女天文學家,生前開闢宇宙看不見的暗物質研究領域。
中央社
2024-06-06 12:30
新聞
國際
提出「上帝粒子」理論,與愛因斯坦、普朗克齊名 諾貝爾物理學得主希格斯逝世
英國愛丁堡大學9日宣布,英國物理學家希格斯去世,享耆壽94歲。希格斯和比利時學者恩勒特因為發現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榮獲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中央社
2024-04-10 11:45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科技
歷史風傳媒:《奧本海默》的男主角,為什麼永遠改變了這個世界?
為什麼我們要回顧這篇報導
蔡娪嫣
2024-03-11 15:31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教育
快訊》李怡嚴教授離世!被封「台灣理論高能物理學先驅」 8500萬積蓄全捐清華大學
台灣物理學家李怡嚴是美國密西根大學物理學博士,也是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退休教授,不僅被封為國內理論高能物理學先驅之一,他將其一生奉獻在科學教育,更致力於古代科學史與中國古典學術的研究,也曾擔任國立清華大學教務長,而被同仁敬稱為「永遠的教務長」。不料,李怡嚴博士去(2023)年才將價值8500萬元的全部財產捐給清華大學,卻在今(5)日傳來離世噩耗,震驚學術界。
古靜兒
2024-01-05 16:47
風生活
國際
即時
史上第5位諾貝爾物理獎女得主…上課到一半「接到首席科學官來電」!霸氣回:我現在有點忙
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於昨(3)日揭曉,是由美國物理學家阿戈斯提尼(PierreAgostini)、德國物理學家克勞斯(FerencKrausz)和法國物理學家呂利耶(AnneL'Huillier)共同奪獎,而法國物理學家呂利耶在拿下此次獎項前,就曾獲得以色列沃爾夫獎,該獎即被視為「諾貝爾獎風向球」,特別的是,呂利耶日前受訪說道,她接到諾貝爾獎獲獎消息時,人正在上課,忙得難以接起電話,直到諾貝爾物理獎委員會連打3通電話給她,她才接起來。
周育信
2023-10-04 17:08
風生活
國際
即時
新知
世界
諾貝爾獎得主可拿3219萬「錢從哪裡來」?頒了123年「為什麼有無限獎金」?一文看懂設獎由來
今(2023)年度的諾貝爾獎從2日開始頒發,目前已頒發諾貝爾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至本月9日還會陸續公布文學獎、和平獎與經濟學獎。
侯詠晴
2023-10-04 09:26
新聞
國際
科技
2023諾貝爾物理獎》史上第5位女性得主!3位「原秒」脈衝研究開創者共獲殊榮
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3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揭曉,由美國物理學家阿戈斯蒂尼(PierreAgostini)、匈牙利-奧地利物理學家克勞斯(FerencKrausz)、法國-瑞典物理學家呂利耶(AnneL’Huillier)共獲殊榮,以表彰他們對微觀量子世界研究的貢獻,得獎理由是「他們的實驗方法,產生原秒脈衝光以研究物質中的電子動態」。其中呂利耶更成為史上第5位女性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蔡娪嫣
2023-10-03 18:02
新聞
國內
台大椰林講座開講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天野浩打頭陣
為拓展師生的國際視野,台灣大學今年新設置椰林講座,並邀請國內外具有卓越成就或國際影響力的學界或企業界人士到校演講,首場椰林講座即邀請到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天野浩教授(HiroshiAmano),於1日以「WhydidGaN-basedblueLEDemergefromapoorUniversity」為題發表演講,師生出席踴躍以一睹大師風采。
駱肇樑
2023-09-02 22:07
風生活
科學
新知
為什麼我們會被門把電到?物理專家授5招防靜電,再也不會被電到哀哀叫
這是我家兒子第一次身邊沒有父母或兄弟姊妹陪伴獨自搭火車長途旅行,今年11歲的他要穿越德國去距離魯爾區有點遠的布蘭登堡(Brandenburg)貝斯科(Beeskow),找他搬到那裡的最好朋友。在他開始這趟冒險前,我們討論了可能碰到的危機,以及應該如何應對。
商周出版
2022-12-18 19:00
VIP
評論
國際
專欄
名家專欄
閻紀宇專欄:如何成為一位偉大的國防部長,這位物理學家立下典範
「身為總統,我倚重他提供的策略,我們致力於創新,打造一支更強大、更聰明、更人性、長期運作的軍隊。」
閻紀宇
2022-11-01 14:20
評論
國際
專欄
鄧鴻源觀點:對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省思
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日前揭曉,艾斯佩特、柯羅瑟、吉林哲這3位科學家因為在量子力學領域的進展而獲獎,他們的研究促成日後超級電腦和加密通訊的發展。3人「以量子糾纏光子實驗、確認違反貝爾不等式、開拓量子資訊科學」而獲得表彰。
鄧鴻源
2022-10-16 15:00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