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漢學獎 文章列表
#
漢學獎
約 1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文化
大國博弈
唐獎專題影片》「半個人掛在樹上,小孩趴在死去母親身上吃奶」 許倬雲反思戰爭殘酷與美國崩落,寄望兩岸合作復興中國文化
唐獎教育基金會於20日推出2024年6位唐獎得主專題影片,並於11日在台大歷史系舉辦漢學獎得主許倬雲專題影片試映交流會。該影片精要完整介紹了許倬雲的學思歷程與學術貢獻外,許倬雲也在片中提及幼年見證戰爭的殘酷,以及近年來感受美國霸權的崩落。他寄望兩岸能夠相偕而行,度過災難漩渦,以「天人合一」的精神基礎,復興中國文化。
張鈞凱
2025-02-21 12:11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藝文
歷史
文化
科技
唐獎漢學獎》「大禹治水」只是傳說?許倬雲提出「新方法」加以論證
30日在台灣大學舉行的唐獎大師論壇,漢學獎得主、中研院院士許倬雲以「經緯華夏:從大陸到海洋」發表專題演說,側重於其史學研究的方法學。許倬雲以「大禹治水」的傳說為例,說明如何利用地理學與考古學的方法,來印證歷史學的變化與課題。
張鈞凱
2024-09-30 15:47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藝文
歷史
文化
唐獎漢學獎》痛批美國霸權政治 王德威:許倬雲對中國文明有深切寄託
唐獎漢學獎得主許倬雲28日發表主題演講「在迷茫的世界中尋路」,強調面對國際情勢的失衡與衝突,不要拋棄中華文化重視人與自然調和的精神。由於許倬雲高齡94歲,未能親自來台參與唐獎盛會,由中研院院士王德威代表其參加記者會。王德威指出,許倬雲對美國批判強烈,出發點在於對台灣的關懷,台灣政治你死我活的簡化意識形態論述,許倬雲都覺得格局太小。
張鈞凱
2024-09-28 23:34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藝文
歷史
文化
唐獎漢學獎》美國霸權利劍高懸令人惶恐不安 許倬雲:不要丟掉中華文化「修己安人」永恆價值
2024「唐獎」於6月20日公布得獎人,並於9月28日舉行唐獎得獎人演講。漢學獎得主中研院院士許倬雲,透過預錄影片的方式發表演講,強調美國立國理想已經失落,二戰後的世界秩序也已破碎,世人陷入了惶恐、困惑與不安,而中華文化「修己安人」的價值,可以是在困惑中求取出路的另一套永恆模式。
張鈞凱
2024-09-28 22:10
新聞
國內
唐獎漢學講得主許倬雲提攜後進 獎金5000萬全捐蔣經國基金會
唐獎漢學獎得主許倬雲將獎金全數捐給蔣經國基金會,設置獎學金提攜人文學領域博士生。漢學獎召集人王德威今天說,許倬雲期盼吸引年輕學者來台,並向世界推展漢學新的可能。
中央社
2024-09-28 21:42
新聞
國際
國內
唐獎頒獎典禮於北藝中心隆重舉辦 800貴賓齊聚表彰祝賀六位得主
第六屆唐獎頒獎典禮27日於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劇場舉辦,來自美國、丹麥、愛爾蘭等國的2024年唐獎得主以實體或線上方式齊聚一堂,由唐獎獎項召集人劉兆漢院士、張文昌院士、王德威院士以及葉俊榮講座教授依序介紹得主及頒獎,台下800多位國際貴賓及產官學界代表共同見證榮耀。
國際中心
2024-09-27 20:28
新聞
國際
藝文
歷史
唐獎》漢學獎得主特寫:先天性肌肉萎縮,許倬雲行動不便仍勤學親為
中國史研究大家許倬雲因先天性肌肉萎縮導致手腳彎曲,老年後又癱瘓數年,無力翻書、視力惡化,但每天仍用僅有兩根可施力的手指敲打電腦、讀書看報。94歲之齡獲唐獎,他說,人生路走向盡頭,仍要學習。
中央社
2024-06-20 14:38
新聞
國內
首位台灣出身得主!歷史學者許倬雲獲頒唐獎漢學獎
唐獎第6屆漢學獎揭曉,94歲歷史學家許倬雲獲獎。他善於發掘長期歷史的本質問題,除了學術專論外也有通史著作,是一名博雅兼具的學者,也是在嚴格定義下首名台灣出身的得主。
中央社
2024-06-20 11:23
地方新聞
台北
外籍訪問學者齊聚宜蘭,體驗臺灣在地文化產業共慶端午佳節
國家圖書館 「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與受外交部委辦之「臺灣獎助金」兩項獎助金獲獎學人在臺研究期間,深入體驗臺灣傳統文化及認識臺灣重要節慶端午佳節,同時增進學人相互交流與情誼,於(112)年6月14日辦理端午節慶暨文化參訪活動。
翁一如
2023-06-15 22:38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專欄
謝錦芳專欄:王賡武的南方視角
「為什麼毛澤東會呼籲中國人民摧毀自己的文化遺產?為什麼中國的年輕人似乎都情願追隨他?」這是中國史與東南亞華人研究先驅、唐獎漢學獎得主王賡武多年來一直在探索的問題。
謝錦芳
2021-11-28 06:4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歷史
細究中國與南方鄰國複雜關係,重新詮釋華人世界地位 史學家王賡武榮膺2020年「唐獎漢學獎」
2020年唐獎漢學獎,由著名史學家王賡武獲得,以表彰其在中國的世界秩序、海外華人以及華人移民變遷等領域上具開拓性且深入的剖析。身為中國及東南亞關係專家,王賡武細究中國歷史上與南方鄰國的複雜關係,以此獨特的視角理解中國。相較於傳統上從中國內在觀點或由西方相對視角來觀看中國,其豐富的學識與敏銳的洞察力,對華人的世界地位的詮釋有新穎重要的貢獻。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0-06-20 13:49
新聞
國際
國內
第3屆唐獎》「漢學獎」首次同屆出現2位得主!日美兩學者共享殊榮
唐獎第3屆「漢學獎」得主今(20)天揭曉,由日本學者斯波義信、美國學者宇文所安(StephenOwen)共享,也是漢學獎第一次出現兩位得主。
中央社
2018-06-20 11:50
新聞
國內
狄培理鑽研東西文化數十載 王德威:證明儒學不是中國現代化絆腳石
第2屆唐獎漢學獎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狄培理(WilliamTheodoredeBary),今(25)日由女兒布瑞特.狄培理(BrettdeBarry)代表領獎,中研院院士王德威表示,狄培理是他在哥大同僚,對儒學所做的比較文化研究,向世界證明儒學絕對不是中國現代化的絆腳石,任何談論亞洲公民社會議題,都不能避談儒家對社會的影響,讓世界可以透過多元視角看待東西方文明,讓東西方文明有了對話的基礎。
林上祚
2016-09-25 18:07
新聞
政治
國內
唐獎宣布會上談「去中國化」學者:希望年輕世代以寬廣心胸看待中華文化
高齡97歲的美國儒學大師狄百瑞(WilliamTheodoredeBary),學術生涯致力於中國儒學研究與推向國際,獲得2016年第2屆唐獎(TangPrize)「漢學獎」。在得主宣布會上,對於台灣社會出現「去中國化」聲浪,應如何傳承漢學,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長黃進興指出,台灣發展出獨特的多元文化,中華文化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年輕世代應以寬廣眼界看待。
華智豪
2016-06-20 19:04
新聞
國內
將儒學推向國際 97歲美國學者狄百瑞獲第2屆唐獎「漢學獎」
致力打造「東方諾貝爾獎」的研究大獎「唐獎」(TangPrize)20日公布2016年「漢學獎」得主,由高齡97歲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榮譽教授狄百瑞(WilliamTheodoredeBary)獲獎。狄百瑞將近70年的學術生涯中,編寫30餘冊專書,對中國儒學思想的研究及推向國際貢獻卓著,為西方儒學研究的開創性人物。
華智豪
2016-06-20 13:55
新聞
國內
唐獎得主 余英時:漢學無國界
全球公認最有影響力的華裔學者余英時今(18)日獲頒唐獎漢學獎,他在得獎感言中自曝輕狂往事,並表示今日的漢學研究正逐漸走向無國界。
葉瑜娟
2014-09-18 19:37
新聞
國內
史學泰斗余英時 獲首屆唐獎「漢學獎」
唐獎教育基金會20日公布第1屆唐獎「漢學獎」,由中央研究院院士余英時獲獎。該獎以彰顯中華文化、促進人類內在的精神自覺為主軸,表揚余英時逾半世紀對中國思想、政治、文化史獨樹一格的研究。
謝懿安
2014-06-20 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