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減香 文章列表
#
減香
約 5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台中
中元普度落實防疫 減香減金誠心不打折
農曆七月中元普度即將到來,民間傳統習俗各宮廟將透過舉辦普度法會,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台中市府民政局長吳世瑋表示,為減緩溫室效應,同時改善並提升空氣品質,市府將於宮廟普度活動期間進行低碳宗教場所宣導,推廣「拜拜一炷香」及「紙錢集中燒」等環保減碳措施,呼籲民眾共同為維護空品盡一份心力,也提醒宗教場所落實相關防疫措施,讓民眾拜的誠心,也拜的安全。
王秀禾
2021-08-11 15:08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鍾文榮觀點:神明挑信眾,宮廟禁香不減誠
台北萬華龍山寺,繼2017年觀音爐減為1炷香後,宣告將自3月13日起停止供應香客免費香枝,遊客入寺參拜也將不得自行攜帶香枝。繼台北行天宮後,北市又一大型宮廟停止信徒燒香。
鍾文榮
2020-03-05 07:0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誰是假新聞
假新聞無所不在,但新聞所能呈現的僅是全貌中的一小部分,例如隱藏在海平面下的冰山,往往遠大於露出海面上的。《初稿》研究用「錯誤訊息」和「不實訊息」這兩種分法,來區分本質是否有惡意。由「錯誤訊息」中的誤導內容,到將真實事件被放在「錯誤情境」,無意到惡意或許就是假新聞與惡的距離。但假新聞的判別卻很不容易,需要追蹤觀察整個事件的變化跟延伸,才能浮現冰山的全貌,在講求新聞速度的報導,是否仍在意事實的真相?
蘇俊吉
2019-07-26 05:20
新聞
政治
國內
台南參拜宮廟 蔡總統:應給宗教足夠自主空間
總統蔡英文今天前往台南市後壁區泰安宮參拜,她說,應給宗教足夠的自主空間,維持宗教的自主性,讓政府和宗教間持續對話,相互間不要有誤解。
中央社
2019-05-31 20:37
新聞
政治
從來沒有要禁止民眾焚燒紙錢 蔡英文:說政府要滅香,這是謠言
蔡英文總統今接見道教聯合總會宮廟負責人時表示,政府鼓勵減香絕對沒有滅香,也從來沒有要禁止民眾焚燒紙錢或封爐,稱政府要滅香,「這是謠言」!
顏振凱
2019-03-07 18:24
新聞
政治
「力守台南文化底蘊」 高思博承諾要停止減香和封爐
台南市長候選人高思博今(14)日針對民進黨減香政策表示,他上任後將平等對待各宗教文化、族群民俗,並保障傳統的延續。
焦家卉
2018-09-14 14:44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公孫策專欄:吸管之亂都因硬幹
又一次,環保署的善政成了民怨。上次是宮廟減香鬧成眾神上凱道,這次是禁用塑膠吸管鬧成「用調羹吃珍珠」。
公孫策
2018-07-04 06:5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二行程機車不是幾百萬輛,只有汽機車5.1%,人數不像減香上凱道」 環保署長李應元重砲回擊
《空污法》修法日前三讀通過,其中針對二行程機車與10年以上舊車空污排放標準加嚴的規定,仍讓不少買不起電動車的機車族不滿,環保署長李應元今(28)日在行政院院會消毒,強調環取締的是「髒車」,不是老車、舊車,「我們還沒把標準訂在最嚴,只有針對車齡14年以上機車與16年以上柴油車,要求達到第三期排放標準,達標的舊車仍然可以上路。
林上祚
2018-06-28 16:05
評論
國內
專欄
文化
魚夫觀點:我是反鞭炮,不是反宗教!
前兩天,我直播了一場台南燃放煙火的畫面,其實在原地附近,我在數年前也曾「興高采烈」的拍了一段燃放鞭炮的影片放上YouTube,因為從不曾看見如此壯觀的煙火燃放,貼出後,住在附近的居民指責我說:「你魚夫看得很開心,但不知道我們住在這裡的人很痛苦。」那時候我剛到附近定居,從此以後,我才發現我錯了,果然體會到鄰居的痛苦,而且投訴無門。
魚夫
2018-04-12 05:5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減香有成!台中市77%寺廟「一爐一香」 年減8000萬支香
台中市環保局19日表示,台中市去年紙錢集中燃燒量高達3186.37公噸,成效全國第一;此外,約77%寺廟實施一爐一香,估計年減8000萬支香,成效卓越。
陳煜
2017-09-19 18:00
評論
政治
專欄
孫慶餘專欄:不要成為「自作孽,不可活」國家
一場抬出神明示威的「滅香」假議題,在政府全面讓步下,宮廟團體大獲全勝,示威真正目的達到,內政部主動宣佈宗教團體法「不急著推動」。而同樣中共不斷打壓、弱化、統戰、分化台灣,也看不到政府採取積極回應。歷年涉案匪諜全數輕判、緩刑,退休金照領。退將上大陸「兩岸一家親」,退役軍官及台方人士上陸媒「為匪張目」、掲台灣內部瘡疤,通通無事。至於軍中採購大陸劣質軍品,害死演習國軍、禍害國軍戰力,也只見法辦幾個士官了事。
孫慶餘
2017-07-31 07: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政府會被害死」,看出蔡英文可怕的三大思維
據媒體報導,蔡英文總統因為「滅香減香」的爭議,對內政部長葉俊榮發了一頓脾氣,認為內政部放任網路謠言瘋傳卻沒人出面澄清,這樣下去「政府會被害死」此言一出,輿論一片譁然,網友紛紛反嗆蔡總統:「台灣才會被妳玩死」。的確,蔡英文以總統的身分說出這種幹話,被嗆也只是剛好而已,網友嘻笑怒罵歸嘻笑怒罵,習慣就好,但蔡英文的這句話其實已然透露出她在領導上的三大缺陷,這才是她真正的危機。
張人義
2017-07-29 06:2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鬥雞眼看社會議題
最近小弟對於三則新聞底下的留言有感,第一則是蘋果日報的《【小心中鏢】萬華60歲性工作者染愛滋 近800人次陷危機》,第二則是立法院實習記者的水球相關新聞,第三則是公廟減(滅)香的相關新聞。其實這三則新聞都有很清楚的主軸,但是從底下網友的留言可以發現,現在的閱聽人只重鬥爭,根本看不到核心問題,更遑論能提出解決方案供政府參考。
王永志
2017-07-28 06:00
評論
政治
國內
觀點
筆震觀點:從減香事件看蔡政府的三大治理危機
宗教團體不滿蔡政府以減香之名,實為「封爐滅香」,欲立法管制宗教,上週日發動「眾神上凱道」,蔡政府緊急滅火,疲於奔命。一葉知秋,從此次「減香變滅香」事件,暴露出這一年來蔡政府不斷重複出現,幾成慣性的三大治理危機,如無意外,這種慣性危機會變成疲乏,變成政權一點一滴崩解的開始。
筆震
2017-07-26 06:3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宗教嘉年華與蔡政府執政問題
上週日(7月23日)的自由廣場及凱達格蘭大道是特殊又熱鬧的,不管是一開始所稱的「眾神上凱道」、還是修正後的「宗教嘉年華」,其實所代表的是政府溝通上的不足,演變成全台灣最大的廟會活動。但廟會過了,卻留下許多值得我們去思考的問題。
黃明祐
2017-07-26 06:10
地方新聞
「一爐一香」空污減量 宮廟自發性推動減香
地方中心/台東報導
台灣好新聞報
2017-07-25 17:1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朱淑娟專欄:好好的減香 竟然演變成眾神捍衛香火
燒香、燒紙錢是燃燒行為,屬空氣汙染防治法管制事項,宮廟也屬於固定汙染源,管制本是理所當然,「減香」更無關「滅香」。但行政機關先是事前說不清楚,事後又輕忽不積極處理,最後竟然演變成眾神上凱道「捍衛香火」。行政機關都這樣做事,凱道再寬也不夠抗議,也難怪總統要震怒了。
朱淑娟
2017-07-25 06:40
新聞
國內
龍山寺為何力推減香?員工透露:有10多名女員工罹患子宮肌瘤
台北艋舺龍山寺2017年6月起,將香爐從3爐減為1爐,信眾全程只需持一炷香參拜。有龍山寺員工透露,寺方推動減香的原因之一,是為了要維護員工的健康安全,因為龍山寺20多名女性員工中,有10多人都罹患子宮肌瘤。龍山寺副董黃書瑋也表示,自己的肺部以及心血管鈣化指數,這幾年也是逐年升高。
杜兆倫
2017-07-24 13:54
新聞
政治
國內
新知
「減香活動」有那麼可怕嗎?呂秋遠列出中國10大宗教管制政策,真的令人頭皮發麻
據說台灣道教界對於政府即將實施的「管制」非常在意,認為所謂的「減香」活動,只是剛開始而已,因此醞釀要反制政府。當然也有許多人認為,這次的謠言,其實是受到某些境外勢力影響所導致。基於台灣的道教信仰大部分都是從中國而來,也有人說過「兩岸一家親」,所以我們一定要瞭解中國政府如何對待宗教。
呂秋遠
2017-07-24 12:09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孫慶餘專欄:後真相年代的「滅香」奇聞
信仰極為自由的台灣,居然發生「減香」變「滅香」奇聞,上百座宮廟為此串連,要帶幾百尊神明及陣頭上凱道抗議,形成神界與人間政府的「中世紀式對抗」。幸好經過及時溝通,抗議名目改成「宗教嘉年華」。但廟方率神明上凱道,仍對民主國家的「政教分離」做出錯誤示範。這次事件需要檢討的不只是「後真相年代」的網路及社群媒體謠言,還包括把神明當奇貨可居的「現代義和團」。
孫慶餘
2017-07-24 07:1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