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流亡作家 文章列表
#
流亡作家
約 8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再送武統陸配強制出境!小微拒離台被驅逐 機場崩潰喊:做堂堂正正中國人
中配網紅發布影片鼓吹武統事件延燒,繼「亞亞」劉振亞被移民署廢除依親居留許可搭機離境,中配「恩綺」張姓婦人及「小微」趙姓婦人也因類似言論被移民署廢除依親居留許可,並須在3月31日離境,但小微未依移民署要求離境。移民署今(1)日上午於新北市專勤隊召開審查會,決議將小微強制出境,會後,小微被直接送往桃園機場。據悉,小微將搭乘下午2時10分由華航執飛的班機,飛往中國廣東省廣州市。
鍾秉哲
2025-04-01 13:32
新聞
政治
因亞亞案被中國流亡作家抹「紅色教授」 羅世宏怒轟造謠喊告:不能就這樣算了
陸配網紅「亞亞」因在網路大肆鼓吹武統言論,移民署廢止其居留許可,亞亞於25日離台出境,而事實查核中心董事長羅世宏日前表示,他認為法院誤用國際人權公約,國家安全固然重要,但不應以犧牲人權與法治為代價。不過美籍中國作家余杰對此砲轟羅世宏是「紅色教授」,還稱其曾在香港居住等,讓羅世宏對此澄清並喊告,指出余杰通篇胡說八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不能就這樣算了」。
張大任
2025-03-31 15:42
評論
兩岸
藝文
專欄
張含專文:說故事的人─廖亦武
自1990年代起,廖亦武就開始收集中國人的口述歷史,從日常經歷到非凡經歷。2011年,在國家的刁難下,他離開了中國。作為一個異見者,講故事的人如何找到新的聲音?
張含
2024-12-08 07:10
新聞
政治
國會改革是習近平指示?楊照批「反中到不講理」:中共根本不了解民意機關
藍白日前聯手通過一系列國會改革相關法案,引發群眾聚集青島東路抗議,中國流亡作家袁紅冰更披露,中國欲藉國民黨在立院勢力達統戰目的,藉以內部分化台灣民主。對此,作家楊照認為,現今台灣社會已經反中反到不講理的地步了,因為從中共的角度來看,他們根本不了解民意機關,又如何「拿下」立法院。
文及均
2024-06-06 08:2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當陽光反照,正直與善良就會回來
距離國會抗議事件已過去一周(524),這一周也是台灣民主最動盪的篇章。從517、521到今晚的524,抗議黑箱的群眾此起彼落地上街,似乎只有出來抗議,才能平息對台灣社會的不滿。然而現在早已不是2014,網路的世界早已不是「側翼」的主場。而「側翼」為了幫頭目爭氣,只好走出家門,將青島東路打造為「另一個台灣」。
潘科伸
2024-05-29 05:4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流亡作家袁紅冰揭紅二代提供消息:中共想把國民黨打造成先頭部隊以裡應外合
中國流亡作家袁紅冰2月披露中國欲藉國民黨在立院勢力達統戰目的,引發政治風波。袁紅冰24日接受中央社採訪表示,該消息由習近平沒膽量撼動的紅二代提供,中共想將國民黨打造為共軍的先頭部隊,藉此裡應外合完成統一目標。
中央社
2024-05-24 19:00
新聞
政治
警方護送離開立院?黃國昌曝2度回絕警政署:得罪黑道也從未申請隨扈
中共在台灣周圍舉行「聯合利劍」軍演,對此,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今(23)日在立院召開記者會後受訪時表示,北京當局要正視,對台灣進行武力威嚇,在台海進行軍演挑釁,對兩岸關係改善毫無幫助,只會讓兩岸越走越遠,不管在什麼情況,他都反對北京片面的用軍演或任何其他挑釁的方式,來挑戰台灣人維護自由民主生活方式的企圖。
羅立邦
2024-05-23 18:12
新聞
政治
柯建銘稱藍白與中共軍演裡應外合 民眾黨反嗆:做賊喊抓賊,該去看眼科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今(23)日表示,中共環台軍演與藍白立委占領立法院,是「裡應外合的劇本」,對此,台灣民眾黨發言人吳怡萱反批,柯建銘「眼睛業障重」,一直以假亂真,執政黨帶頭作亂,做賊喊抓賊、製造社會紛亂,「該考慮去看眼科了。」
羅立邦
2024-05-23 15:19
新聞
國際
兩岸
藝文
歷史
文化
有毒的「中國民族主義」! 一文看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為何遭索賠15億人民幣
中國網民向來易受民族主義煽惑,攻擊那些「不夠愛國」的人,有評論將這些現象比擬文化大革命的失序混亂。好戰小粉紅的目標包括部落客、記者、藝術家、喜劇演員,連廚師也不放過,僅僅因為廚師王剛在毛澤東之子毛岸英逝世日之後公開蛋炒飯教學影片,而據傳毛岸英的死因,是韓戰期間煮蛋炒飯的炊煙引來轟炸,因此小粉紅認為王剛是在侮辱先烈。
劉俞妗
2024-03-14 08:37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呂恒君觀點:浮士德的悲歌—記李克強總理二三事
中國前總理李克強驟然離世,可謂象徵改革開放之後,中國一代知識菁英社會理想的黯然收場。並且,從某種意義而言,這也是秉持「太初有為」、努力改變社會,卻最終理想未竟的浮士德式悲劇。
德國之聲
2023-11-06 07:00
新聞
國際
藝文
曾因小說《魔鬼詩篇》被下達追殺令,魯西迪榮獲2023德國書業和平獎
德國書商基金會本周一宣布,今年的德國書業和平獎將授予印度裔英國作家薩爾曼‧魯西迪,以表彰他的不屈不撓、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講故事的樂趣。魯西迪自1988年以來因小說《魔鬼詩篇》遭受死亡威脅,去年在紐約被襲擊,身受重傷,一只眼睛失明。
德國之聲
2023-06-21 09:43
新聞
政治
國內
人選之人編劇簡莉穎控流亡作家貝嶺性騷擾:我不是唯一一個
近期性騷擾被害者接連站出來發聲,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編劇簡莉穎今晚也在臉書表示,大學時遭中國流亡作家貝嶺性騷擾,「我相信我不是唯一一個」。
中央社
2023-06-02 23:24
國際
兩岸
下班經濟學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脫口秀因解放軍梗被重罰,對中國言論自由的擔憂驟增
中國一位脫口秀演員因使用一句軍隊口號當梗引發憤怒回應,在這個審查嚴格的國家,對言論自由的擔憂由此上升到新高度,並有可能給中國的藝術和文化界帶來更大寒意。
Wenxin Fan
2023-05-24 19:30
評論
政治
兩岸
藝文
專欄
廖亦武觀點:無處話淒涼—「劉曉波在福爾摩沙」
以中國大陸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為主題的「劉曉波在福爾摩沙」紀錄片將於6月4日在台北首映,並於7月13日劉曉波逝世6周年紀念日在紐約首映。全片起源於鄭南榕紀念碑的雕塑家林文德遺孀鄭愛華應六四學運領袖吾爾開希之請,為劉曉波雕塑了一座紀念碑後,即使是自由台灣也無處可安置的故事開始。
廖亦武
2023-05-07 15: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德國總理啟程訪問中國,人權組織呼籲蕭爾茨:應在北京公開提及中國惡劣的人權記錄
德國總理蕭爾茨將於周四啟程前往北京。本周二,人權組織和維吾爾社團在柏林舉行新聞發布會,呼籲蕭爾茨在北京公開提及中國惡劣的人權記錄。與此同時,中國異議人士也發表聯署信,敦促蕭爾茨取消訪華計劃,以免向世界發出錯誤信號。
德國之聲
2022-11-04 03: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新年賀詞隻字不提改革開放,習近平傳遞什麼訊號?專家這樣解析
習近平2022年新年賀詞的一大看點是打破慣例,隻字不提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改革開放。習近平執政以來,第一個任期幾乎言必稱改革開放,進入第二個任期後,他也時常以改革開放裝潢門面。
美國之音
2022-01-05 21:10
評論
兩岸
專欄
廖亦武專文:我們等待著她的死訊—束手無策
2021年11月14日中午,人權工作者王劍虹又通過電子郵件,轉來張展家屬致上海市監獄管理局的《請予以張展保外就醫的書面申請》。
廖亦武
2021-11-21 07:0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專欄
廖亦武專文:人終歸塵土,書終將傳世
《子彈鴉片—天安門大屠殺的生與死》終極版問世,這是2021年7月。100年前的7月,一幫匪徒成立了他們的黨,從此,人類的災難像雪球越滾越大,逐漸鋪天蓋地,看似不可收拾。終於,他們用烈性病毒挾持了全人類。
廖亦武
2021-07-25 05:40
新聞
國際
兩岸
「香港國安法」一周年:政治、司法、教育、傳媒無一倖免,「東方之珠」如何淪為一座尋常中國城市
《國安法》立法一年,香港進入了「二次回歸」,北京不斷「完善」各種制度,並宣稱香港已經「由亂變治」。但對很多香港人而言,這座城市已變得陌生,社會彌漫著恐懼、不安與哀愁。
德國之聲
2021-06-30 21:10
評論
國際
歷史
專欄
李忠謙專欄》緬甸能否民主,全在這位大將的一念之間:可能師法習近平的總司令敏昂萊
那些身著軍綠色制服的人們,從來沒有真正退場過。
李忠謙
2021-02-08 06:10
1
2
3
4
5